詞條概要
郭芙,《神雕俠侶》的人物。14歲時,郭靖向楊過提出郭芙的婚事,遭到楊過拒絕。蒙古攻宋前,郭芙用劍砍下楊過右臂。在古墓中,放飛針誤傷小龍女。在絕情谷,郭芙與耶律齊兩情相悅。
人物簡介
郭芙是郭靖和黃蓉的長女。因自小得到父母寵愛,性格驕傲自信,自尊心強,沒有女孩子常見的自悲自憐,自怨自艾。與武敦儒、武修文兩兄弟青梅竹馬,這對兄弟的愛慕和奉承更加助長她的自尊自滿。性格沒心眼、不懂人情世故、沖動而不斷得罪男主角。雖然遺傳了母親黃蓉的美貌,但她卻遺傳不到其智慧;只得她父親郭靖的純直,卻又遺傳不到其勤奮。郭芙雖然任性、莽撞,然而她所做的錯事,多屬于「無心之過」。郭芙雖然出生于武林世家,擁有相當?shù)臋鄤,但從未用來做過任何一件壞事,而且遭遇危機時她從未忘記自己身為郭家女兒的身份,在酒樓遇到金輪國師,她明知武功不敵,仍然和二武并肩圍斗金輪國師,不肯臨難脫逃。即便是武氏兄弟為了她而爭吵,她也不忘告誡二武該以國家大事為重,誰立了戰(zhàn)功,她就嫁給誰。郭芙本性其實是正義的,有難時不會逃跑,遇到敵人時她不受威脅利誘、不向敵人低頭求饒,同時深知「國家為重,私情為輕」,富有愛國精神又重義氣、威武不能屈,無愧為大俠之女。
姓名:郭芙
起名含意:和黃蓉名字一起成芙蓉
陳紫函版郭芙
小時興趣:研究動物昆蟲,遺傳了外公黃藥師的科學精神,可惜長大后沒有朝這方向發(fā)展
武功:資質(zhì)雖不平庸,但幼時怠惰而不勤于練武,因而總是徘徊在二三流之間。
對大小武:師兄妹,少年時對他們甚有情意,亦有親友之情,后來轉(zhuǎn)化為普通親戚。
對耶律齊:夫妻,耶律齊待她恩愛情深,十六年如一日,雖然郭芙偶爾使小性子,內(nèi)心亦十分欽佩和愛護他,甘愿為救他放下尊嚴
對楊過:世交兄妹,直至后來一連串的事件,使二人結成冤家
對郭襄:姐姐對妹妹的深愛,卻又常爭吵
人物性格
囂張跋扈、自私任性、自負狂妄
原文如下:
1、武修文走近說道:“這兩只雕兒是你家養(yǎng)的么?”那女孩小嘴微撅,做了個輕蔑神色,道:“我不認得你,不跟你玩!蔽湫尬囊膊灰詾殁,伸手去摸雕背。
2、武修文打了個滾站起,望著雙雕,心下好生羨慕,說道:“這對雕兒真好,肯聽你話。我回頭要爹爹也去捉一對來養(yǎng)了玩。”那女孩道:“哼,你爹爹捉得著么?”
3、那女孩扁了扁小嘴,哼的一聲,道:“我不跟野孩子玩。”說著轉(zhuǎn)身便走。武修文呆了一呆,叫道:“我不是野孩子。”一邊叫,一邊隨后跟去。
4、那女孩見血,不禁慌了,登時沒做理會處,只想拔足逃走,忽然身后有人喝道:“芙兒,你又在欺侮人了,是不是?”那女孩并不回頭,辯道:“誰說的?他自己摔交,管我甚么事?你可別跟我爹亂
郭芙
說。”
5、郭靖每管一回,結果女兒反而更加放肆一回。到郭芙五歲那年,黃蓉開始授她武藝。這一來,桃花島上的蟲鳥走獸可就遭了殃,不是羽毛被拔得精光,就是尾巴給剪去了一截,昔時清清靜靜的隱士養(yǎng)性之所,竟成了雞飛狗走的頑童肆虐之場。
6、那少年跟了她過去。郭芙瞥見他手掌漆黑,便道:“你手這么臟,我不跟你玩。你摘的花兒也給你弄臭啦!蹦巧倌昀淙坏溃骸罢l愛跟你玩了?”大踏步便走。
人物外貌
原著中描述郭芙美貌的片段:
武修文初見郭芙:武修文連討三個沒趣,訕訕的很是不好意思,定睛瞧時,只見【她身穿淡綠羅衣,頸中掛著一串明珠,臉色白嫩無比,猶如奶油一般,似乎要滴出水來,雙目流動,秀眉纖長。】武修文雖是小童,也覺她【秀麗之極】,不由自主的心生親近之意,但見她神色凜然,卻又不禁感到畏縮。
李莫愁初見郭芙:李莫愁向她望去,見這女孩兒【膚似玉雪,眉目如畫】,心里一動:「聽說【郭夫人是當世英俠中的美人】,不知比我如何?【這小娃兒難道是她女兒】嗎?」
楊過初見少年郭芙:
馬上騎著個紅衣少女,連人帶馬,宛如一塊大火炭般撲將過來,只有她【一張雪白的臉龐】才不是紅色。楊過見了雙雕紅馬,早料到馬上少女是郭靖、黃蓉的女兒郭芙。楊過與郭芙多年不見,偶爾想到她時,總紀得她是個驕縱蠻橫的女孩,那知此時已長成一個【顏若春花的美貌少女】。她一陣急馳之后,額頭微微見汗,【雙頰被紅衣一映,更增嬌艷】。
楊過再見少年郭芙:
楊過轉(zhuǎn)過頭來,只見一個少女穿著淡綠衫子,從廟里快步而出,她【雙眉彎彎,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臉如白玉,顏若朝華】,正是郭芙。她服飾打扮也不如何華貴,只項頸中掛了一串明珠,發(fā)出淡淡光暈,映得她更如【粉裝玉琢】一般。楊過只向她瞧了一眼,不由得自慚形穢,便轉(zhuǎn)過了頭不看。
楊過正吃之間,【眼前斗然一亮,只見郭芙笑語盈盈,飄然進殿】,武氏兄弟分侍左右。
郭芙
【楊過見她這么一笑,猶似一朵玫瑰花兒忽然開放,明媚嬌艷,心中不覺一動,臉上微微一紅,將頭轉(zhuǎn)了開去!抗阶詠韺⑽涫闲值軘[布得團團亂轉(zhuǎn),早已不當一回事,這時見到楊過的神色,【知他已為自己的美貌傾倒】,暗自得意。
楊過見她臉色嬌紅,秀眉微蹙,【確是個絕美的姑娘,比之陸無雙、完顏萍、耶律燕等還更美上三分,心中微微一動】,說道:「我知道你為甚么煩心!
郭芙伸出一根白白嫩嫩的小手指抵著右頰,【星眸閃動,嘴角蘊笑】,道:「好,你猜。」
楊過與周伯通談論郭芙:
周伯通哈哈大笑,只吹得白須根根飄動,說道:「是你對,是你對!他們夫妻小兩口兒,生的女兒可也挺俊嗎?」楊過道:「那女孩兒【相貌像郭夫人多些,像郭靖少些】,你說俊不俊呢?」
郭芙責問楊過:
郭芙
見她【雖然生氣,但容顏嬌美,不由得見之生憐】。他性兒中生來帶著三分風流,忍不住笑道:「郭姑娘,你是怪我跟武家兄弟說的這番話么?」
楊過追殺郭芙:
楊過凝神看去,那人【身形苗條】,一身黑衣,背上斜插長劍,依稀便是郭芙。楊過心想:「她深夜出外,干甚么了?」
躡足在那人之后,見那人【身形婀娜】,正是郭芙。楊過心道:「好!瞧你躲到那里?」
楊過見她【臉色蒼白,目光中盡是懼色,同時顯得嬌弱無助,楚楚可憐。】他此時要斬斷她右臂,可說易如反掌,【突然間心中升起一股憐惜之情,竟下不了手】,哼的一聲,揮出右臂,空袖子已裹住了她長劍,向外甩出。
奔了一陣,轉(zhuǎn)念又想:「楊過啊楊過,是不是你【天生的風流性兒作祟,見了郭芙這美貌少女】,天大的仇怨也拋到了腦后?倘若斬斷你手臂的是個男人,是武氏弟中的那一個,你難道也肯饒了他?」想了半日,只好搖頭苦笑。他對自己激烈易變的【性格非但管制不住,甚且自己也難以明白。】
霍都初見郭芙:
郭芙
【霍都見她嬌艷美貌,笑吟吟的點了點頭!抗降闪怂谎,轉(zhuǎn)過頭不理。
公孫止初見郭芙:
公孫止【向郭芙看了一眼,又向黃蓉望了一眼】,笑嘻嘻的道:「嘖嘖,很美,【母女倆都很美,倒像是姊妹】,【美麗之極】!」
武氏兄弟見郭芙:
武修文向著郭芙【俊俏的臉孔】戀戀不舍的望了幾眼,說道:「好,那你也早些睡罷!
陸無雙初見郭芙:忽然背后一個女子的聲音冷冷的道:“你這般背后罵人,難道便不卑鄙么?”陸無雙等吃了一驚,回過頭來,只見說話的【是個美貌少女,唇若涂朱,眉如染黛】,正是郭芙,她手按劍柄,怒容滿面,身旁男男女女站著好幾個人....
賓客初見少年郭芙:眾賓客指指點點:「這位是郭大俠,這位是黃幫主郭夫人!埂高@個【花朵般的閨女】是誰?」「是郭大俠夫婦的女兒。」
眾人初見青年郭芙:
【眾人見到這女子(郭芙),眼前都斗然一亮】,只見她年紀三十有余,【杏臉桃腮,容顏端麗】,身穿寶藍色錦緞皮襖,領口處露出一塊貂皮,服飾頗為華貴。
尼摩星再見郭芙:
他聽郭芙認出了自己,說道:「郭大姑娘眼力好,【多年不見,你是更加美麗的!看蠹颐鈧蜌猓@就乖乖隨我去吧!」
人物劇情
小孩子打架事件
自小便認識小說男主角楊過,小孩子吵架時曾指使武氏兄弟欺負他,激起楊過憤慨心和自卑心,進而對幼時桃花島的生活曾經(jīng)充滿怨恨,不能融入郭家氛圍。兩人相處不到半年,后因楊過的離開,天各一方,感情也就慢慢的淡了下來。
落荒而逃事件
郭芙和楊過重遇時,兩人都長大了。郭芙樣子絕艷無倫,衣著光鮮。與楊過當時的乞丐裝形成強烈對比,郭芙一個無意的眼神便刺激了楊過的自卑心結,驅(qū)使楊過落荒而逃。
臉紅事件
正式再見時,楊過對她讓人驚艷的外貌臉紅心動,一度產(chǎn)生不錯的好感,但這份好感,又因她無意中流露出瞧不起他身份低微而撲滅了。而郭芙早已忘記少時打架的往事,還怕楊過介懷,在重遇后對他像普通的世交哥哥,盡量親切禮貌待他,楊過卻習慣對美貌女子輕浮調(diào)情,郭芙是家教嚴謹?shù)奈醇扌〗,感覺像被登徒子冒犯了,于是不假辭色冷著臉,讓楊過感到訕訕的難為情,于是再見仍然不歡而散。
拒婚事件
一天,其父郭靖在眾人前向楊過提出郭芙的婚事,欲把她嫁與楊過。郭芙只當楊過是遭遇落魄的陌生世交,不了解他,所以氣急敗壞。后楊過傳出師生不倫戀,驚世駭俗,武林中人都對他甚為鄙視,郭芙也不例外。但楊過在她與眾人前斷然拒婚,亦使郭芙稍感無奈失意,只得獨自出門散心,被金輪法王所抓,再次為楊過所救。
未婚夫事件
武氏兄弟后來為了爭執(zhí)誰可娶她為妻幾乎反目成仇,但楊過謊稱自己是郭芙的未婚夫,又打敗了武氏兄弟,使武氏兄弟放棄了追求郭芙。
砍臂事件
在宋朝污蔑女子清白名聲比性命要緊,楊過謊稱自己是郭芙的未婚夫,令郭芙對楊過感到大怒。加上郭芙得悉其剛出生之妹郭襄被小龍女抱去換藥,郭芙本性愛家人如命,嫉惡如仇,終于,她對楊過的怒火爆發(fā),狠狠地去責問楊過。言語之間,她道出小龍女和道士茍合的事實,引起楊過大怒,打了她一巴掌。郭芙便在盛怒之下拿起淑女劍揮向楊過。楊過的武功本來很好,卻因情花毒發(fā)作無力閃避,加以淑女劍鋒利非常,遭其砍下右臂。
復仇事件
楊過本想砍郭芙復仇,但是見她臉色蒼白,目光中盡是懼色,顯得嬌弱無助,楚楚可憐。他要斬斷她右臂可說易如反掌,突然間心中升起一股憐惜之情,始終下不了手,只有揮出空袖子以裹住她長劍甩出。事后自我檢討天生風流作祟,見郭芙美貌而饒了她,他對自己激烈易變的性格非但管制不住,甚且自己也難以明白,想了半日也想不通。
飛針事件
在古墓的石棺中楊過替小龍女運功驅(qū)毒時,郭芙等人來到此處,尋找被李莫愁抓了的郭襄,郭芙估計李莫愁躲在棺中,她左掌用力將棺蓋一推,兩枚冰魄銀針便激射進去,正中楊龍二人,使五毒神掌上的毒質(zhì)盡數(shù)倒流,使小龍女中毒難治。楊過激憤之下,砍碎了旁邊一口石棺。
火海事件
當郭芙差點葬身火海時,救她的不是追了她十幾年的大小武,不是未來的夫婿耶律齊,真正肯舍命來救她的仍是站在最遠的楊過。
擋釘事件
當郭芙差點被裘千尺口中飛釘打中時,第一時間救她的仍是楊過。
廟內(nèi)事件
在楊過等待小龍女的那十六年間,郭芙與耶律齊成為夫妻。十六年后,郭芙因其妹郭襄的關系,再次重提上楊過。郭芙和郭襄的說話,激起楊過為郭襄辦生日會的念頭。尼摩星來襲,楊過暗中出手相救。
生日事件
楊過為郭襄辦生日會,郭芙因其妹郭襄的關系,再次重遇上楊過,心里感覺不是滋味。
下跪事件
郭芙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對楊過的真情--原來數(shù)次蒙楊過相救后,內(nèi)心逐漸對他信任,甚至隱約希冀他的示好,所以內(nèi)心矛盾微妙,與楊過有關的事情,她顯得特別的任性和不滿,而且經(jīng)常發(fā)怒。那時,她已成為人妻,夫妻恩愛,所以她遺憾了一下子,便釋懷了,解開十年多來的心結。此段描述具爭議性,有人認為是神來之筆,有人認為是金庸敗筆,有人認為金庸借郭芙道出楊過對她的情感等。
人物評價
說到郭芙,絕大多數(shù)人提起她就是咬牙切齒——因為她斬斷了楊過的一只臂膀。
是的,斬斷了一只臂膀,當然是絕對不應該的,然而,她是有心的嗎?倘若她有心,只怕楊過的命早就不在了。
世間總有許多事情,發(fā)生得很突然,很可笑,同人們原本的想法相距甚遠,世間也總會有一些無心之失,令人抱憾終生。不然,喬峰也不會為了誤殺阿朱而悔恨難言了。當然,郭芙與大俠喬峰不能相提并論,但是,作為一個平凡人,她難道就不為自己的無心之失懊悔嗎?以她的性格,她一定會懊悔,只是她絕不會說出來給外人聽。
郭芙之所以招人厭,決不是因為她的這些缺點,而是因為,她的這些缺點害了楊龍兩人16年不能相見。
誠如上面所說,這也完全是她的無心之失,看過原書的都會知道,這只是因為她的魯莽,只是因為她急于對付李莫愁,——為什么要對付李莫愁?因為李搶走了她才出世的妹妹。她的心中,畢竟還有親情,而這親情,又完全發(fā)乎內(nèi)心,半點也不矯揉。
她存心想讓楊龍二人十六年不相見嗎?當然不是。
那么,話題回來。郭芙為什么斬斷楊過的臂膀? 反正,我就是把你砍了!能奈我何?以后,我嫁了,有了歸宿,再對你道歉,擺出一副賢惠,
顯示出成長的穩(wěn)重成熟,討得眾人的歡心。
因愛成恨嗎?當然不是。她是無心的。她想過傷害一個人嗎?沒有?她在被楊過打了一耳光以后,一時沖動,便提起那把鋒利的淑女劍,一劍砍下去。在那一瞬間,她什么也沒想。她并不知道楊過會完全不抵抗,她并不知道那把劍會那么鋒利,她只怕也完全沒想到自己那一劍會刺到他。
而楊龍兩人,是確確實實想過要傷害別人的。
兩人都中了情花毒時,為了能長相廝守,一起計劃了要混到郭靖身邊,殺了郭靖夫婦。兩個人臉不紅心不跳,還只當這是多么偉大的事情。
為了彼此兩人的未來,就要剝奪他人的生命。楊過沒良心,枉了郭靖曾經(jīng)待他有如己出;小龍女更加荒唐,根本是自私自利。
楊龍兩人因為一系列的變故和巧合,沒能殺了郭黃二人,機緣巧合反倒使他們成了英雄,救了人。
楊龍本意要殺人要害人,沒有成功而變成好事;郭芙?jīng)]有想過殺誰害誰,無情的命運卻讓她闖下一個滔天大禍。
他們其實是一樣的,又不一樣。郭芙完全是無心之過。事情即使發(fā)生了,我們也只是對她怪責,難道真的像郭靖那樣,砍下她一只臂膀嗎?那又有什么用?
但是當時楊龍二人的計策如果成功,真正殺了郭黃兩人的話,卻不知道所有的人,甚或他們本身,又會怎么看待?
郭芙并不是一個殘忍狠毒的人,她也不是沒有同情心。中有一次提到,郭芙長大后首次見到楊過,看到楊過如同乞丐,心生憐意,有心去接近他,而當時的楊過,卻動不動就心感自卑,對郭芙的好心不加理睬。
郭芙曾經(jīng)不止一次因為武氏兄弟欺侮楊過而與他們不和,她其實是同情楊過,是憐憫楊過,不是愛。
她有對父母的愛,也有對小妹妹郭襄的愛,盡管她表現(xiàn)的很不得要領,但那是真愛,不是做作。
她是個大小姐,也是個普通人。她有缺點。不像金庸筆下有些人物那樣,比如阿紫,殘忍無情,想盡主意去折磨人;比如丁當,對石中玉的惡行縱容放任,視人命如草芥……郭芙是個普通人,是個現(xiàn)實社會也能常遇見的普通人,她身上種種毛病,許多人身上都有。她只是碰巧闖了個大禍,她只是屢屢與楊龍不和。沒有野心,也沒想過害什么人,只是一個平凡人。她是平凡人,而非大俠,我們就根本沒有必要以特別的標準要求她。
郭芙招人討厭,是因為這個人物,實際上是不符合武俠小說的規(guī)則的。以武俠小說的規(guī)則,殺人,其實不算什么,再正派的人,比如郭靖,也殺過人。甚至于,就算是殺人不眨眼,也不算什么,金蛇郎君殺人,黃藥師殺人,李莫愁殺人,趙敏殺人……可是,仍然有人崇敬,愛慕,可憐他(她)們,為他們哭,為他們笑,為他們牽腸掛肚。在這樣規(guī)則的社會中,似乎只要是真性情,即使殺人傷人,也是性情所至,讀者不會深究。那么,郭芙只要收斂了她的大小姐脾氣,就算真的殺了人,可能也會有人為她而感動。
可是,沒有人為她感動。
不討厭郭芙,始終是這樣的感覺。她只是一個平凡人,一個絕對的平凡人,年輕時使小性兒,闖了禍傷了人,一肚子委屈逃跑;長大了,遇上意中人,嫁人做主婦,父母在江湖上有威名她炫耀,丈夫做丐幫幫主她喜歡,丈夫受傷她會心疼會可憐,她只是個平凡人,何罪之有?一個平凡的女孩,讓她背著那么沉重的罪過,遭千人鄙夷唾罵,又是何苦?前生緣今世債,她與楊過合該如此了結。況且若非有她那偏巧的一劍,楊過又怎練得絕世武功,他日成就大俠之名?人生際遇如此,只能嘆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又何必強求?
單從書中文字來看,似乎郭芙對二武、耶律齊都不是真愛,只有楊過的愛情才是真的,書中也這么寫道:
“我難道討厭他嗎?當真恨他么?武氏兄弟一直拼命的想討我喜歡,可他卻從不理我。只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愿。我為什么老是這么沒來由的恨他?只因為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
二十年來,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楊過,總是將他當作了對頭,實則內(nèi)心深處,對他的眷念關注,固非言語所能形容。……
(神雕俠侶第三十九回)
在我看來,與其說是愛,不若說是迷戀(這個詞有點不太恰當,只是我想不出更適合的詞了——偶的詞匯量還是太貧乏啊太貧乏)
郭芙自幼便被雙親溺愛加之父母均是當世大俠,有誰會頂撞她?有誰會得罪她?只有楊過,郭芙引以為傲的一切在楊過面前失去作用,對著這個狂放驕傲不肯對自己有絲毫退讓的少年,郭芙自然而然感到他是特別的,是她無法輕易得到的。楊過不象武氏兄弟那樣對她意亂情迷百依百順,不肯象她身邊的人那樣對她低聲下氣,這樣的楊過對于自小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郭芙來說無疑是具有極大吸引力,加之楊過俊美瀟灑中帶著三分風流,也無怪郭芙對他芳心可可。似乎郭大小姐是真愛楊過,一愛就是二十多年,但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其實那所謂的“愛”大體只是對自己永遠無法得到的事物的執(zhí)著——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要。正是因為“他卻從來不理我”才會“只要他順著我一點兒,我便是為他死了,也所甘愿”
這是一種孩子氣的心理,郭芙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心理發(fā)育停止在十五、六歲的大孩子,她三十余歲時為人處世還遠不及十幾歲的郭襄成熟,心態(tài)還留在孩子的階段,所以當她明白楊過送妹子大禮、助耶律齊得任丐幫幫主自己會生氣,是因為妒忌楊過對妹子溫柔體貼時,便怒意頓生,孩子氣的性格依然未變。她對楊過的感情也依然是孩子般不成熟的向往和迷戀。
對楊過既然非愛,那她對二武和耶律齊呢?是愛嗎?很明顯,郭芙不愛武氏兄弟。愛情是一種二人共有容不進第三人的東西,而郭芙對武敦儒敬重,對武修文投緣,兩個少年各有各的好,兩個都難以取舍,這就明顯不是愛情了?傆X得郭芙對武氏兄弟是一種青梅竹馬的情誼,手足之情的成分遠多于男女之情,郭芙對二武隨意使小性兒,事事差遣他們,大半倒是出于妹妹對兄長的撒嬌心理,而武氏兄弟對郭芙的呵護縱容也更象兄長對妹妹的寵愛,只是他們被自以為“愛情”的東西弄昏了頭,彼此種下心病難以化解。幸運的是,他們聽信楊過之言后離開郭芙,遇上耶律燕和完顏萍,當時他們心灰意冷,對郭芙的激情冷淡后反而明了自己真正的心意,找到了真愛,而這也給郭芙帶來了幸運,讓她再遇耶律齊。
郭芙心中卻凈是想著自己被公孫止所擒、耶律齊出手相救之事,幾次偷眼瞧他,見這人長身玉立,英秀挺拔,不禁暗自奇怪:“去年與他初會,事過后也便忘了,那知此人的武功竟如此了得。媽媽和他相對大笑,卻不知笑些什么?”…………
(見神雕俠侶第二十九回)
郭芙暗自奇怪,只怕是奇怪自己和這“長身玉立,英秀挺拔”的耶律齊初見后便忘了他,奇怪于初見時為何不曾發(fā)現(xiàn)他竟是如此出眾的一位俊杰。其實并不奇怪,初見時,耶律齊一身蒙古貴介子弟打扮,郭芙父母卻是力抗蒙軍的俠士。與楊過相比,乍見之下,老成穩(wěn)重的耶律齊在郭芙眼中看來也是沒什么特別引人注意的地方——因為這樣的人在她身邊實在是太多了。而再次相見,危急時耶律齊出手相救,抱著郭芙護她安全。一個少女生平第一次被年齡相近的男子抱在懷里,自會有嬌羞之感,何況耶律齊又是一個武功人品罕有人及的少年俊杰,郭芙對他生了情意也是情理之中,不僅是出于感激,而是年輕男女之間相互吸引的本能。
可以說郭芙真正愛上的是耶律齊,既然如此,又為何金庸會在《神雕俠侶》最后一段郭芙的內(nèi)心獨白中寫她對楊過二十余年的牽掛?郭芙雖然蠻橫,卻不會沒來由的恨一個人,除了對楊過。讀者也不是傻瓜,多少能看出點端倪,金老先生索性便把真相公于天下,郭芙對楊過的恨意一去才發(fā)現(xiàn)掩蓋在恨意下的情意,在這個時候郭芙才讓我覺得她不是個孩子了,因為孩子不可能冷靜剖析自己的感情。其實郭芙真正成熟的時候就是在她能正視內(nèi)心的時候,這時她明白了自己對楊過的愛,同時這愛也離終結不遠了,因為成熟的女人能分清愛與迷戀的不同。所謂的迷戀大抵就是隔河的景色總是最美,熊熊燃燒的烈焰總是那么攝人心魄,這是距離(包括了性格、環(huán)境、地位的差異)產(chǎn)生的感情。書中說郭芙自覺一生什么也不缺,但最想要的東西卻從未得到,乍看之下似乎說的是楊過的愛情,深思則不然,郭芙確實什么都不缺,但沒有一樣東西是她費勁氣力用勁智計才得來,她不用為追求某種東西而費神,她從來都是接受,所以她無法感受獲得的喜悅。父母給她安排了優(yōu)裕的生活,在物質(zhì)上從不匱乏,在精神上,她一直不缺身邊人的呵護嬌寵,她擁有的太多了,卻從不曾追求過什么,不曾用自己的力量爭取過什么,這才是郭芙真正的悲劇,郭芙的生活太過平坦,她的生命中不存在激情,因此她才會對充滿激情的楊過迷戀如此長的時間。
郭芙愛著耶律齊,如果她不是深愛耶律齊,她絕不會想都不想便為了他向楊過下跪,她可是寧愿死也不愿哪怕僅僅是在口頭上輸于楊過。只可惜耶律齊少年老成,對郭芙的愛情也注定不會是激情四溢的那種,而是平靜深厚如一潭湖水。郭芙對耶律齊愛中有敬,她之所以老是沒來由的發(fā)脾氣,是因為心中仍向往每一個少女都渴求的轟轟烈烈的感情,那是耶律齊無法帶給她的感覺,我覺得郭芙清楚自己對楊過的感情后,她固然會遺憾固然會心中受到煎熬,但那不過是暫時的,少年時狂熱迷戀的東西到成人后再回首不過是一場春夢,就如同完顏萍亦曾迷戀過楊過,但解開心結得遇武修文后一樣與武修文相敬相愛。
人會成長,郭芙也會有成熟的一天,何況所謂迷戀這種情感一旦解開,是會如夢般散去,或許三十歲的郭芙還沒有成熟還會一味為了少年時的夢而癡迷,但幾十年后的郭芙回想前塵往事時只怕會握住耶律齊的手對丈夫微微一笑罷了。
——細看神雕全書最后華山論劍那篇吧,郭芙與丈夫、雙親、弟妹、楊過等人一起共游華山,談笑間并無特異之處,此時的郭芙對丈夫有愧,對楊過更是無法自拔,避都來不及,以大小姐的性子又怎可能相互伴出游呢?在華山見到狂妄之徒擅斗時郭芙只是大笑,若換了以前的郭大小姐早就口出惡言了,而后郭芙又喚楊過夫婦去和大家一起吃飯,若她對楊過仍有意,自是不會如此坦蕩。這些細微之處非常難以觀察,但從這些細處不難看出郭芙已由刁蠻少女蛻變成溫婉少婦。我想這代表了她已經(jīng)明白了自己真正所愛的究竟是誰了吧。
同是魯莽憨直的姑娘,郭芙卻比周綺品格差得多了,周綺到底沒有闖過什么大禍,而且
只是言語不夠客氣,行為總是出于善意的,但郭芙卻是驕傲而自大任性,恃著父母威望到處教訓人,結果連連闖禍,砍斷了楊過的手臂,以毒針射得小龍女重傷,令他們夫妻受苦受難,分離十六年,崇拜這對璧人的讀者,自然把郭芙恨之入骨。
但郭芙也有她的悲劇意味。首先,她個性的形成,并不全是她的錯;其次,雖然莽撞闖禍是她的錯,但她所闖的禍之巨大,又遠遠超出比例,也可說是她的不幸。要是她持的不剛巧是削鐵如泥的淑女劍,或楊過并非中毒,她這一劍的后果便不可能那么嚴重。要是小龍女不是已經(jīng)中毒,躲在石棺內(nèi)療傷至緊張關頭,郭芙亂發(fā)的飛針也不致令她毒入腑肺,金庸讓郭芙一個人連闖兩次禍,分別害了楊過小龍女兩人,一定是別有深意的。
相關影視
電影作品
年份 | 版本劇名 | 飾演者 |
---|---|---|
1982年 | 邵氏電影《,神雕俠侶,》,傅聲,版 | 文雪兒 |
1983年 | 邵氏電影《楊過與,小龍女,》張國榮版 | 侯炳瑩 |
電視劇作品
年份 | 制片 | 飾演者 |
---|---|---|
1976年 | 香港佳藝電視 | 林巧兒 |
1984年 | 香港無線電視 | 廖,安麗 |
1984年 | 臺灣中視 | 林靈 |
1995年 | 香港無線電視 | 傅明憲 |
1998年 | 新加坡新傳媒 | 陳秀麗 |
1998年 | 臺灣臺視 | 季芹 |
2006年 | 中國內(nèi)地 | 陳紫函 |
動畫作品
年份 | 制作 | 出自動畫 | 配音演員 |
---|---|---|---|
2003年 | 翡翠動畫+日本制作公司 | 《神雕俠侶Ⅰ古墓奇緣》 | 鄭麗麗 |
2004年 | 翡翠動畫 | 《神雕俠侶IⅡ襄陽風云》 | 鄭麗麗 |
2007年 | 翡翠動畫 | 《神雕俠侶Ⅲ十六年之約》 | 鄭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