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58
于9月 22 日生于意大利比薩省的拉加提克。
他在早在孩童時期就對教堂的樂器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
1970
安德烈在Viareggio 以“我的太陽”贏得了他的第一個歌唱比賽的勝利。
1980 年代
在完成學(xué)業(yè)之后,安德烈的工作是一名律師,一年之后他完全投入到音樂中。躲他跟隨83歲的Bettarini學(xué)習(xí)聲樂,直到1997年大師去世。
1992
春天,意大利搖滾歌星 Zucchero 需要與一個男高音合作演唱他和U2樂隊的樂手 Bono 合作的歌曲《求主憐憫》 ,而理想中的合作者是怕瓦羅蒂。Zucchero請安德烈錄制了此歌的試音帶,當(dāng)帕瓦羅蒂聽了安德烈錄制的試音帶之后,問道:“這個人是誰?我認為你們不需要我了,我不會比他唱的更好。”雖然如此,帕瓦羅蒂與Zucchero還是共同錄制了這首《求主憐憫》。
1993
夏天,他獲邀加入Zucchero在歐洲各地舉行的巡回演唱會,演唱《求主憐憫》中帕瓦羅蒂的部分。
當(dāng)他單獨表演時,他對歌曲的演繹完全不同于搖滾歌手,他演唱的普契尼的歌劇《圖蘭多》中的《今夜無人入睡》為他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1994
2月,他在意大利重要的音樂節(jié)“the San Remo Festival”的比賽中以一首《夜晚的寧靜海洋》獲得了大獎。并發(fā)行了他的首張同名CD,一經(jīng)發(fā)行就進入暢銷行列,并為安德烈贏得了他的第一個金唱片獎。
9月,他應(yīng)邀在意大利摩德納參加帕瓦羅蒂的個人慈善音樂會,并與大師同臺演唱雷昂卡發(fā)洛的《早晨》。
九月,他初次登上了歌劇舞臺,參加演出了威爾第的《馬克白》。
當(dāng)年圣誕節(jié),他在意大利圣彼得廣場演唱了"Adeste Fideles" 。
1995
2月,他參加了在Sanremo舉行的音樂比賽,獲得了第四名。
此間,他的第一個兒子埃莫斯出生了。
1996
1996年10月,德國,在拳王亨利的告別賽上,他與英國歌唱家莎拉布萊曼合唱了動人的“告別時刻”,全場為之震撼。這首歌打敗了所有唱片業(yè)紀錄,在排行榜的前十名停留達半年之久。
1997
春天,他發(fā)行了第四部專輯《浪漫曲》
3月3日,在德國漢堡 “艾科獎”的頒獎典禮上,波切利和莎拉共同領(lǐng)取了“年度最暢銷單曲獎”。
八月,他參加了在Torre del Lago舉行的普契尼節(jié),和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青年節(jié),并在教皇面前進行了演唱。9月27日在Bologna的圣餐典禮上,波切利又一次在教皇面前演唱。
10月8日,他的第二個兒子馬蒂歐出生。
10月 19 日,他與卡雷拉斯一起在梵蒂岡參加了由世界抵抗饑餓組織舉行的慈善音樂會。
1998
3月,他發(fā)行了第四張專輯《詠嘆調(diào)》 。
4月 19 日,他走上了美國的演藝舞臺,在華盛頓的肯尼迪中心舉行了個人音樂會,并在第二天在白宮受到了克林頓總統(tǒng)的接見。
5月5日,他在蒙地卡羅的世界音樂大獎頒獎典禮上,贏得了“最佳意大利歌手”和“最佳古典音樂詮釋”兩項大獎
7月至9月,他進行了北美和南美的巡演。其中,最后在麥迪遜廣場舉行的音樂會門票以最短的時間銷售一空。
9月,他以《詠嘆調(diào)》接受了第二個古典音樂艾科獎“最暢銷古典音樂專輯獎”。
11月,他參加了Celine Dion的圣誕音樂會,并與她合唱了《祈禱》,使他在美國迅速走紅,Celine Dion這樣評價安德烈·波切利:“如果上帝會歌唱,那末他的歌聲應(yīng)該像波切利那樣”。
1999
1月25日,他應(yīng)邀為華納兄弟公司的動畫片《魔劍奇兵》與Celine Dion一起配唱主題曲《祈禱》,這首歌同年在洛杉磯為他贏得了“金球獎”。
2月24日,安德烈在洛杉磯葛萊美獎的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藝術(shù)新人獎”的提名。
3月21日,安德烈和席林·迪翁因《祈禱》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歌曲獎”提名。
3月22日,他發(fā)行了第六張專輯《大地之夢》
4月11-24日,他從圣地牙哥到溫哥華進行了美國西海岸的巡演,并在洛杉磯Hollywood Bowl劇場受到了來自18000觀眾的熱烈歡迎。
5月 15 日,在洛杉磯為克林頓總統(tǒng)演唱。
6月27日,他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參加了麥克爾杰克遜為苦難兒童舉行的慈善音樂會。
11月8日,全球同步發(fā)行了波切利的第七張專輯《圣歌》,廣泛收錄了彌撒曲,兩星期之后,這一專輯就占據(jù)了美國古典音樂宣傳排行榜的首位,同時排行榜的前三位依次為波切利的《圣歌》、《詠嘆調(diào)》、《美哉意大利》。
同月,他的《圣歌》《詠嘆調(diào)》《美哉意大利》也占據(jù)了美國古典音樂專輯銷售排行榜的前三位。
11月29日,他受英國女王的邀請,在伯明翰參加了女王每年一度的皇室綜藝演出。
11月30日,他的自傳《黑暗中的天籟》在意大利發(fā)行。
2000
2月 23 日,他在42屆葛萊美獎上獲得兩大提名:" 最佳流行男歌手" 和 " 最佳流行合唱組合"
3月6日,他被任命為盧卡Boccherini音樂學(xué)院院長。
5月,英國古典調(diào)頻FM的聽眾,投票選舉《圣歌》為年度最佳專輯。
9月11日發(fā)行了他第7張專輯《威爾第》。
在由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參加的在華盛頓舉行的第28屆的NIAF(意美合作論壇)上,波切利通過衛(wèi)星從盧卡傳輸送上了他的歌聲,并同時獲得了“意美友誼”獎。
11月,他完成了他的第一個歌劇專輯: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
2001
整個夏天,他流連于托斯卡尼的美景中并為他的新專輯《托斯卡納的天空》錄制DVD版。其中的主角都是當(dāng)?shù)氐脑,還有他的親戚、朋友們,連他的經(jīng)紀人Michele Torpedine都在其中擔(dān)當(dāng)了鼓手的角色。
9月25日,他在米蘭參加了一場魯貝奇(Massimo Rebecchi)的時裝發(fā)布會,其間為地球上的和平發(fā)表了宣言:在美國兩個星期前遭受了可怕的恐怖襲擊之后,我們的世界重新迎來了美麗。
10月,安德烈的專輯在全球銷售超過4千萬張,并因此獲得了一個特別獎。
《托斯卡納的天空》僅僅幾個星期的銷售就達到幾百萬張,躍居CNN全球?qū)]嬩N售排行榜的首位。在英國官方的專輯排行榜上也得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績,這是外語流行音樂專輯在此排行榜上取得的最好成績。
它同期占據(jù)了德國、香港、荷蘭、愛爾蘭、挪威、葡萄牙和瑞典的專輯排行的前三位。
10月28日,受紐約市長Rudolph Giuliani的邀請,在Ground Zero舉行的紀念9·11遇難者的音樂會上,波切利唱了Schubert’s 的《福哉馬里亞》表達了一個天主教徒的虔誠。
11月,他被授予歐洲白金唱片獎,以紀念他最后的專輯《托斯卡納的天空》銷售超過一百萬張。
2002
3月6日,安德烈在蒙地卡羅接受了兩項世界音樂大獎:全球最熱賣的古典藝術(shù)家獎和最熱買的意大利藝術(shù)家獎。
3月11日,他參加了在威尼斯圣·馬可廣場舉行的紀念9·11遇難者的和平音樂會。
5月23日,因其對音樂的杰出貢獻,他被授予了全英音樂獎。
5月27日,安德烈在羅馬為喬治 W. 布什和意大利總統(tǒng) Silvio Berlusconi 演唱。
5月28日,他參加了“帕瓦羅蒂和他的朋友們”的慈善音樂會,當(dāng)年的主題為“為了安哥拉”。
9月11日,他在羅馬的美國大使館演唱了《福哉馬里亞》。
10月14日,他和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一起灌錄了專輯《戀戀情聲》。
波切利的突出貢獻在于它將意大利文化帶給了全世界,同年他還被授予了許多其它的音樂獎項和被二次提名一些曾經(jīng)獲得的獎項。
2003
3月,他以制作人的身份參加了意大利歌曲節(jié),并擁有了自己的制作公司,Clacksong.
5月,發(fā)行了他的第二張歌劇專輯《托斯卡》,一經(jīng)出版就占據(jù)了若干個世界古典音樂排行榜的前幾位。
5月22日,他因《戀戀情聲》在英國皇家艾伯特音樂廳被授予了兩項全英音樂獎:最暢銷古典音樂獎和年度專輯獎。
5月27日,他又一次受邀與許多知名藝術(shù)家參加了名為“帕瓦羅蒂&朋友們”的盛會,與帕瓦羅蒂同臺演唱了一首那不勒斯歌曲。
11月,他主要在美國進行巡演,并于12月首次在上海舉行了他的個人音樂會。
2004
1月,安德烈在博洛尼亞的Teatro Comunale劇院出演了連續(xù)四場的《維特》。
5月,發(fā)行了CD 《游吟詩人》。
7月24-30日,安德烈在Torre del Lago的普契尼節(jié)上演出了歌劇《托斯卡》。
9月,安德烈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舉行了名為“一生僅有一次”的巡演。
10月,安德烈將在亞洲舉行音樂會。
11月,安德烈將忙于他最新專輯的宣傳活動。
社會評價
安德列-波切利為什么這樣紅?這個問題從歌唱家剛剛成名就始終縈繞在聽眾們的心頭。面對并不景氣的古典音樂市場,波切利究竟具備了何種天才素質(zhì)才能在今天的音樂舞臺上取得成功?在更多人心目中,波切利在自己的音樂事業(yè)上創(chuàng)造了奇跡。而這奇跡的出現(xiàn)正是波切利人生經(jīng)歷的綜合結(jié)果。1958年9月22日,安德烈-波切利出生于意大利的拉亞蒂科。他從小就對音樂產(chǎn)生濃厚興趣,并且深愛歌唱。波切利自幼是一個弱視兒童。12歲時,一次意外傷害卻使他的雙眼全盲,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面對著無盡的黑暗,波切利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的學(xué)習(xí)自己心愛的音樂。也許正是由于失明,波切利才能將自己的歌唱發(fā)展得精益求精。在他的成長道路上才會有那么多良師益友被他的歌聲所感動。著名歌唱家貝塔里尼和F-柯萊里都對波切利的演唱贊賞有加,將他收在自己門下學(xué)習(xí)。而一代歌王帕瓦羅蒂在初次聽到波切利的歌聲時,立刻發(fā)現(xiàn)了他遠大的藝術(shù)前途。加拿大女歌星塞琳-迪翁有言,“如果上帝也會歌唱,那一定是波切利的歌聲。”身體的缺憾卻鑄就了波切利心靈上追求完美聲樂藝術(shù)的獨特氣質(zhì)和風(fēng)格,眼前的黑暗遮不住他內(nèi)心的光明。除了歌唱家對音樂世界的執(zhí)著探索和追求,波切利走紅的第二個因素在于他優(yōu)秀的個人修養(yǎng)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波切利曾經(jīng)就讀于意大利比薩大學(xué)法律系,取得了法律博士學(xué)位。艱苦而漫長的求學(xué)之路使他的文化素養(yǎng)有了全面的提高。正是這些來自其它學(xué)科的知識和成就才促使他更加熱愛文化藝術(shù),了解到音樂在人類靈魂中的意義和價值。波切利的學(xué)習(xí)經(jīng)歷向我們表明,豐厚的文化積淀對于一位音樂家的成長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單純的音樂灌輸并不能造就偉大的藝術(shù)家。
然而,與眾多歌唱家不同的是,波切利成功的第三個因素還孕育在他對古典與流行的完美結(jié)合中。多年以來,古典與流行在音樂行當(dāng)里始終有著明顯的分野。而波切利卻能巧妙的將兩種不同的藝術(shù)方向完美地融為一體。在他的歌聲中,我們既能感受到古典音樂高雅、輝煌的藝術(shù)震撼力,也能領(lǐng)悟到流行音樂時常流露出來的性感和激情。這種大膽的藝術(shù)選擇成就了波切利獨特的演唱風(fēng)格,與此同時也得到了全世界最廣泛聽眾的歡迎。從1994年起,波切利在自己的音樂道路上闊步前進。他的歌唱專集如《歌劇詠嘆調(diào)集粹》、《浪漫曲》、《托斯卡的天空》、《夢》等無不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今,安德烈-波切利已經(jīng)成長為令世界驚嘆的歌唱明星。他的每次演出都將掀起一場強勁的“波切利旋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