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工學院院長
個人簡介
焦作工學院(今中國礦業(yè)大學)院長張清漣,字文濤,號陶然,1896年生,河南南陽人,我國著名的工程教育家、冶金學家。191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采礦冶金系,后相繼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學校留學,獲碩士學位。1929年后歷任焦作工學院教授、院長,曾在西北工學院、廣西大學、西北大學、蘇魯豫皖邊區(qū)學院、河南大學等任教授、訓導長、教務長等職。
個人履歷
張清漣教授,1896年8月生于河南省南陽縣。
1918年肄業(yè)于北京大學采礦冶金系,同年赴美學習。1921年畢業(yè)于美國科羅拉多礦業(yè)學院,又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和比茲堡 卡內(nèi)格理工大學研究院選修冶金科目課程。翌年,為補足學習經(jīng)費,參加福特汽車公司鼓風部工作。
1923年張清漣教授歸國,先后在河南開封等地中學、?茖W校、西安西北大學、河南宏予鐵礦公司及廣州兩廣地質調(diào)查所工作,講授過英文、化學、礦物、工程地質學等課程和指導熔礦、化驗等實驗。
1929年10月,張清漣教授至焦作,任福中礦務大學冶金系教授,擔任英文、化學、地質學、鋼鐵冶金學的教學工作。1931年,福中礦務大學改為焦作工學院,張清漣繼任教授并兼秘書,后代理院長。1933年,由校董會聘請做院長。1937年10月日軍入侵河南,張清漣教授組織焦作工學院遷往西北,后與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和東北大學工學院合并為西北大學工學院。張清漣教授先為西北大學工學院籌備委員會委員,后任西北大學教授兼訓導長。1939年后執(zhí)教于廣西大學、魯蘇皖豫邊區(qū)學院,歷任教授兼訓導長、教務長、副院長、院長等職?箲(zhàn)勝利后,他于1946年3月返回河南,任河南大學教授兼訓導長,在此期間為恢復焦作工學院做了許多工作。同年8月,焦作工學院恢復,張清漣再任教授兼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1950年10月,焦作工學院冶金系并入東北工學院,張清漣教授亦調(diào)至東北工學院任教授兼冶金系主任、院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專心致力于教學工作。
代表作品
《英漢雙解冶金詞典》
個人成就
張清漣教授從事教育工作近半個世紀。建國前,他在革命思想的影響下,曾營救過革命青年,保護過我黨的干部,支持青年參加革命活動。在舊社會,在從事教育活動中,他依靠自己的菲薄力量和個人努力,曾培養(yǎng)了許多專業(yè)人才。新中國成立后,他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積極參加各項政治運動,努力改造世界觀。1951年,張清漣教授雖已50多歲,仍以高度的政治熱情參加了東北的土改復查運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他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為培養(yǎng)我國冶金科技人才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對教材建設,他也積極貢獻力量。早在1931年就開始了傳記體《鋼鐵史》的著述,后完成了《鐵史》。建國后,主要從事冶金方面的教材和辭典的編譯和著述,編寫了煉鐵業(yè)應用的《英語詞匯》上、下冊。1958年和1960年參加了《現(xiàn)代煉鐵學》和《冶金大辭典》的編寫。1961年著《普通冶金學》,作為全國高等學校薦用教材。1962年后,他曾多次參加全國性冶金類型專業(yè)編審會議,參加審定教科書、參考書和專著。?
張清漣教授治學嚴謹,教學認真,受到師生的好評。他熱情地關懷青年教師的成長,把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年教師。在指導青年教師進修提高上,他總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他生活上艱苦樸素,作風上謙虛誠懇、平易近人。他經(jīng)常在學習上、工作上熱情幫助別人,給同志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代表作品
他在晚年更加意氣風發(fā),不顧年老體衰,更加勤奮地工作,除了繼續(xù)做好本職工作和輔導青年教師外,還著手編寫《英漢雙解冶金詞典》,直至1979年5月14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