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山海經大荒北經》: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鄉(xiāng)(xiàng)。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妭(bá)]①。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妭],雨止,遂殺蚩尤。(魃)[妭]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妭]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dú)。
、倥畩偅合鄠魇遣婚L一根頭發(fā)的光禿女神,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不下雨。
有鐘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魃]①。
①赤水女子魃:即上文所說的被黃帝安置在赤水之北的女妭。
史籍
郝懿行箋疏:“ 《玉篇》引《文字指歸》曰:女妭,禿無發(fā),所居之處天不雨也,同魃!
《后漢書·張衡傳》:“夫女魃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崩钯t注:“ 女魃 ,旱神也。”
唐獨孤及 《禜土龍文》:“陽驕陰伏,女魃作孽,孟夏不雨,至於是月,后土將乾,百谷恐竭。”
女魃與旱魃
山海經原本里的女魃衣青衣,是天女,后來被放到赤水之北,而且很有可能是赤水女子獻。而到了后人的注解里面才開始說女魃禿無發(fā),而注解又引神異經里面說的魃“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墒恰耙虑嘁隆焙汀疤簧怼泵黠@相矛盾。也就是名字相近,而且都可以造成旱災,搞不好神話來源都不一樣。至于所謂的僵尸之祖,那是從清朝袁枚那開始傳的,跟女魃更一點兒關系沒有。
右圖為汪紱本山海經圖說。左邊是女魃,右邊是赤水女子獻,第一個圖里面有個美人和某不明生物,第二個圖里面的美人跟第一個圖里面的美人簡直是一個模子。僅僅是巧合?
有前人推測那個不明生物是女魃,請自動忽略之。
總而言之,女魃不管跟后世流傳的那個旱魃有沒有淵源上的關系,但是至少在山海經古本里面不是那種丑陋的模樣,相反,很可能就是一赤水女子獻的身份被后人稱頌著她的美貌。
“江有窈窕,水生艷濱。彼美靈獻,可以寤神。交甫喪佩,無思遠人!薄秷D贊》東晉·郭璞
女魃戰(zhàn)雨師
蚩尤攻打黃帝,被風后的八卦陣法打得慘敗,因而,終日一籌莫展,命將士死守蚩尤寨,一連數月不敢出戰(zhàn)。一日夸父進言說:“主公,臣聞聽人言,說東泰山之上,有風伯、雨師二位先師,能呼風喚雨,道行極深,何不請來助一臂之力?”蚩尤聞聽大喜,連說:“好好好,快快請來!睋f夸父有追日本領,涿鹿與東泰山不過千里之遙,不到一日,就將風伯、雨師請到。蚩尤一見是兩個怪人,心想必會妖術,就待為上賓。第二日,蚩尤命夸父打開寨門,領一隊人馬,前往涿鹿城前叫陣。黃帝一見蚩尤士兵叫陣,即令力牧、常先、大鴻也帶領一支人馬出戰(zhàn)迎敵。兩軍就在涿鹿之野排開戰(zhàn)場,只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血流成河。兩軍正在酣戰(zhàn),突然云端出現兩個怪人:一個是雀頭人身蛇尾,手持一把芭蕉大扇,在空中搖來擺去,頓時狂風大作,飛砂走石,樹倒屋塌;一個是蠶頭人身大蟲,躬著身腰,張著黑洞似的大嘴,對著黃帝軍隊吹氣,頓時,烏云翻滾,電閃雷鳴,大雨滂沱。你知道這兩個怪人是誰?就是蚩尤請的風伯、雨師。那風伯,名叫飛廉;雨師,名叫萍號,都有采天地之陰氣,經千年練成的妖術。力牧、常先、大鴻等正在與夸父等鏖戰(zhàn),突然被狂風吹得東倒西歪,士兵有的被大風卷走,有的被傾盆大雨澆得暈頭轉向,有的被大水沖走。力牧立即呼叫撤兵。說來也怪,黃帝軍隊跑到哪里,那風雨就追到哪里。蚩尤見黃帝兵敗,即命乘勝追擊。黃帝軍隊大敗而歸。
黃帝被風伯、雨師所敗,即命祝融回中原有熊國都(今河南新鄭)請應龍助戰(zhàn)。這應龍也是黃帝身旁一員大將,傳說是天上管雨水之神,有蓄水本領。應龍得到黃帝傳令,立即奔赴涿鹿。三日之后,夸父又來叫陣,黃帝仍命力牧、常先、大鴻率軍隊迎戰(zhàn)。兩軍正在廝殺之時,風伯、雨師又站立云端使用妖術,刮起狂風,傾下暴雨。這時,應龍化作一條巨大的黑龍,在烏云中昂頭擺尾,張開門扇似的大口,將那傾盆暴雨吸入口中。風伯、雨師見一條巨龍將那大水吸去,又加大妖術,大風將巨龍刮得搖搖晃晃,難以在云端停立;大雨似江河決口,使巨龍難以盡收。應龍與風伯、雨師相持一個時辰,漸漸支持不住,耗盡功力,不能歸天,逃到南方去了。傳說,南方多雨,就是因為應龍被風伯、雨師所敗后,居住在那里的緣故。
應龍被雨師、風伯打敗,力牧、常先等也被風雨吹打得潰不成軍。黃帝在涿鹿城頭,立即命令風后揮旗撤兵。正在這時,突然從遠處傳來呼叫聲:“爹爹且慢!”黃帝、風后正要揮旗,抬頭尋聲望去,只見從西北天空飛來一位女子,頭似金雞,面如月盤,身似青蛇,兩翼如孔雀開屏,兩腳似鳳爪,倏然落在黃帝身邊說:“爹爹,勿憂,待我破他妖術!”說罷,從翅膀上拔出一根羽毛,放在手掌之上,用嘴一吹,變成一根火棍,霎時,那火棍由細變粗,發(fā)出一道巨光射向風伯、雨師。那風伯、雨師正在得意作法,突然見一道紅光射來,頓時手抖嘴顫,扇落口閉,風雨消逝。那正在追殺黃帝士兵的夸父將士,也頓時感到渾身酥軟,大汗淋漓,口干舌燥,步履難行。這時,風后在城頭之上,急揮“熊”旗,力牧、常先立即命令軍隊調頭向蚩尤軍殺去。蚩尤軍見黃帝軍殺來,立即回頭奔逃,跑得慢的死于刀下。力牧、常先凱旋入城,黃帝設宴慶賀,令樂師、舞師演奏《鼓曲》慶祝勝利。
傳說,這位女郎名叫女魃,乃是天上一位灶神,是黃帝的四女兒,居住在有熊國西南的一個叫昆侖山地方,在山中采集日、月之光,練就趕雨驅風之術,曾云游各地,驅趕暴風淫雨,拯救百姓。這次從昆侖山上趕來幫助黃帝攻打風伯、雨師,也耗盡身上功力,再也飛不上天空,只好留在人間。傳說她居住在北方,所以,北方經常缺雨少水,人們稱她為“旱魃”。
衍生形象
游戲《幻想三國志2》中的女魃
傳說女魃是黃帝的女兒,原為天宮一神。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翼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從大風雨。黃帝乃令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u2018神北行,u2019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在圣戰(zhàn)勝利打敗蚩尤的同時,眾神等莫不舉聲歡呼。然而,在消滅蚩尤勢力的同時,黃帝也失去了忠臣風后,與其至愛鳳曦。而大將應龍與義女女魃,卻也因感染了人間的污穢濁氣,無法在回到天界……
好不容易有此機會能夠見上應龍一面的女魃,在戰(zhàn)后,曾經躲至一旁,在遠處偷偷的看望,才知,原來她偷偷愛慕的人,竟生得如此俊逸,但眉宇間卻帶著一股化不開的憂郁,愁的讓她心疼,對應龍的愛慕更因此加深。
但在得知應龍也于自己一樣因染了人間濁氣而無法回到天界時,便暗自設法將應龍身上的濁氣全數轉移至自己身上。為此,女魃卻也付出了代價。自己因為神氣盡失,而受到邪氣的支配而禍亂人間,春夏秋冬、四季失調,人間所到之處盡皆大旱,人民因此苦不堪言。
回到天界,對女魃的心意于犧牲毫不知情的應龍,還以為是眾神大獲特赦,他才能再度返回天界;也以為自己所深愛的那名女子,是在圣戰(zhàn)時,那名不斷協(xié)助他的那個只女仙,因而將愛意轉至那名女仙身上,對她疼愛有加。之后,因為人民的怨怪、指責于諸神相繼勸柬,不得已,黃帝只好下旨,要應龍前往討伐女魃,因只有應龍之水才能收伏女魃之火。
兩人相戰(zhàn)于黃泉冥海之上。戰(zhàn)到最后,女魃恢復了神智,抬眼一見,站在眼前與她對戰(zhàn)的人,竟是她日思夜念、最最深愛的男子-應龍。想起自己因為邪氣與為了吸收應龍身上濁氣的關系,必須不斷的接近應龍,而導致自己的面目丑惡,女魃低下頭,不愿應龍見到自己這副丑陋的模樣?吹侥_下那片荒涼無青的大地,這時女魃才知為何應龍會站在這里。也明白自己喪失理智后所做出的,竟是一件這么不可原諒的過錯。女魃笑了笑,面對眼前的他,她已無心再戀戰(zhàn),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張開雙臂,等待應龍給予她最后致命的一擊。
不明女魃為何有如此轉變的應龍,為了完成眾神所托付給他的任務,高高舉起手中的刀,筆直的朝女魃的胸口射去……
「來吧!能死在你的手中,對我來說,也算是幸福的……」女魃坦然的一笑。溫柔的眼神和柔美的嗓音讓應龍赫然悟醒,原來,面目丑惡的女魃竟然是他一直在找尋、一直深深愛著的那名女子,那美麗歌聲的主人…………
只可惜,為時已晚,大刀直直的插入女魃的胸口,朵朵的血花自女魃的身軀流出。中刀的女魃,已無力氣再繼續(xù)飛在天上,身體直直的朝著黃泉海沉落。望著悲傷悔恨不已的應龍,臨死的女魃,希望能化解應龍心中的悲傷與自責,再度唱起了當初他倆相遇的那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