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鄺麗莎,著有《花網(wǎng)》、《內(nèi)部》、《龍骨》以及備受評論界推崇的回憶錄《 百年金山》。 鄺麗莎被中美婦女組織評選為2001全國年度女性,目前生活在美國洛杉磯。個人檔案
鄺麗莎
鄺麗莎
英文名:Lisa See
國籍:美國
出生日期:1955年2月18日
出生地:法國巴黎
配偶:Richard Kendall 職業(yè):作家,小說家
個人介紹
1955年,鄺麗莎生于 巴黎,僅八分之一中國 血統(tǒng),高鼻深目,一頭紅發(fā),難現(xiàn)東方面容,亦不會講 中文,但她歷來堅持自己的 華裔身份,始終在研究 中國,寫華人故事。2005年出版的 《雪花和秘密的扇子》(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便取材于 湖南的 女書,曾轟動一時,銷量超過100萬冊,并被翻譯為包括中文(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忻元潔譯本)在內(nèi)的35種語言,從而一舉確立了她的文名。2007年的《戀愛中的牡丹》(Peony in Love)則將故事放在17世紀的中國,借東方“音樂劇”《 牡丹亭》,講述懷春文藝少女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愛情故事,亦成為暢銷書。2009年出版的 《上海女孩》(Shanghai Girls),一舉成為《 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痘ňW(wǎng)》一書曾獲推理文學(xué) 愛倫·坡獎提名。個人作品
《上海女郎》/《上海女孩》 | 1937年的上海,東方的巴黎,是個財富和誘惑之都,在這里,中外的百萬富翁和乞丐、黑幫和賭徒、愛國者和革命者、藝術(shù)家和軍閥各得其所?恐赣H擁有一家興旺的黃包車行,21歲的珍珠和18歲的妹妹梅,生活優(yōu)裕,快活地享樂著。姐妹倆都很漂亮、摩登、無憂無慮……直到有一天,父親告訴她們,他賭博輸?shù)袅怂胸敭a(chǎn),為了還青幫的債,必須把兩個女兒賣給從洛杉磯來上海找新娘的兩個華裔男人為妻…… 《上海女孩》還是一個姐妹情感的故事。珍珠和梅是密不可分的最好的朋友,她們有共同的希望、夢想以及相互間深深的眷戀,但是,就像任何姐妹一樣,她們之間也有小小的嫉妒和競爭。她們相互愛著對方,但兩個人都知道怎樣才能給對方造成最大的傷害。她們在人生旅途上一路走著,面臨著巨大的犧牲,做出了不可能的選擇,遇到過毀滅性的打擊,保守著一個改變一生的秘密…… |
《雪花和秘密的扇子》 | 作品根據(jù)“女書”的流傳范圍及特點,在小說中塑造了百合和雪花兩個主要人物,他們在七歲的時候,就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時光的流逝中,無論是經(jīng)歷了饑荒、動亂,還是遭遇到婚姻中的孤獨與絕望,她們都能相互安慰,但當(dāng)誤解出現(xiàn)的時候,她們終生的友誼卻突然面臨著破裂的危險…… 小說結(jié)構(gòu)巧妙,作者不僅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女書”這一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還栩栩如生地描繪出那個時代中國婦女所經(jīng)受的種種痛。在字里行間,充滿了對人物深切的同情,并探索了女性友誼這一人類關(guān)系中永恒的主題。 |
《戀愛中的牡丹》 | 年方二八的陳牡丹是大戶人家的幼女,已由父母作主,許配給了牡丹從未見過的一個男人。戲班子在陳家大院里演出《牡丹亭》,在父親大人的允許下,牡丹躲在屏風(fēng)后面觀戲,卻不料窺見了父親的好友、一位長相英俊的年輕詩人。受到《牡丹亭》的啟發(fā),牡丹與詩人在御風(fēng)亭私會,品評詩文,一對年輕的男女陷入了熱戀之中。之后,抗拒婚姻的牡丹被父母鎖于閨房之中,等待婚期的到來。無助的牡丹以絕食抗爭,卻在吉日前五天香消玉隕,化為女鬼,游蕩于人世之間……敏銳的中國讀者或許還能猜測到,牡丹未曾謀面的丈夫就是那位年輕的詩人。 《戀愛中的牡丹》的主情節(jié),在一些才子佳人小說都可找到影子,并不算很新鮮。然而鄺麗莎著眼于舊中國婦女地位與命運的刻畫,再加上對古老中國的風(fēng)俗和器物的描摹,令作品對于外國作者有著不可小覷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還涉及到中國民間對地獄和鬼魂的種種描述,而國外的書評者大多對此部分表示了不解或者疑惑?磥,“亂力怪神”等不可說之事,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絆腳石。 |
《On Gold Mountain 》《百年金山》/《在金山上》 | 泗家族是20世紀美國西海岸最為成功和顯赫的華裔家族之一。家族的創(chuàng)立者鄺泗,是廣東佛山南海大瀝鎮(zhèn)點頭村的一個鄉(xiāng)村少年。1871年,在族人的資助下,十四歲的鄺泗只身漂洋,到達金山(中國人對美國的舊稱),憑借自身的機變和膽識,在華工群體中脫穎而出,開創(chuàng)了百年華裔家族企業(yè)--鄺泗公司。其間,他結(jié)識并迎娶了白人少女萊蒂茜,創(chuàng)立混血家族“泗”姓。 經(jīng)過幾代人披荊斬棘,奮力拼搏,泗家族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贏得了尊崇的社會地位,創(chuàng)造了傳奇的發(fā)跡神話,演繹了美國大陸少數(shù)族群躋身主流甚至上流社會的華麗夢想。 鄺泗于1921年在家鄉(xiāng)佛山市南海區(qū)大瀝大鎮(zhèn)點頭村建造了“鄺泗益堂”莊園、在佛山市禪城區(qū)建造了佛山開埠時的地標性建筑——“佛山大酒店”。 作為鄺泗的曾孫女、泗氏家族第四代人,泗麗莎有著濃烈的“中國根”情結(jié)。為了撰寫《百年金山》,她奔波于散居在美國各地的鄺姓與泗姓親族之間,聆聽老人們講述百年來塵封的家族往事。書中,她將兩姓家族一代一代艱辛困苦、奇跡迭現(xiàn)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悱惻纏綿、銘感后人的愛情故事,甚至眾多族親間在所難免的恩怨糾葛,一一細數(shù),娓娓道來,令人回腸蕩氣,如醉如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