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97年開始發(fā)表小說和散文,作品入多種選本;2004年開始專欄寫作,曾在或正在《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南都娛樂周刊》、《北京青年周刊》、《新聞晨報》、《廣州日報》,以及《GQ》中文版、《時尚芭莎》、《香港電影》、《瑞麗》等處開有專欄。
特點
他的文字,看起來細膩,但更準確地說,是他眼毒心靜。他躲在窗后,看路人的發(fā)梢,那上面粘著的灰塵、昨夜的噩夢、夢里的血腥和醬油味、氣息深處的脈搏、一息尚存的希望……眼毒的人通常心靜,因為與世事有距離。而心靜的人,我們都知道,其實都包藏著翻云覆雨的海。 ——顏峻
這是我們時代我最喜歡的文字,它們深情,卻自甘于隱秘;它們安靜,卻又飽含熱烈與悲愴的汁液。一字一句,就算寫在天邊,皆有來歷和出處,其骨血發(fā)膚,全都受自讓我們長跪不起的風(fēng)土和父母。看著它們,我想起的是那些節(jié)氣的名字:清明,谷雨,白露,霜降。它們和這些名字一樣美好、艱難而讓人信服。所以,寫下它們的人,韓松落,既讓我親近,又讓我敬畏。 ——作家 李修文
所謂的七零后作家依然給人一個糾結(jié)的形象,在他們疲于較量的壓頂現(xiàn)實之深處,卻是他們曾窺見和踐行的一部分可堪執(zhí)著的真理。韓松落的文字敏感于七、八十年代樸素之美又不止于美,按耐不住的是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那些銳利的悲傷,或是明凈的怒火。 ——廖偉棠
所謂怒河春醒,就是冰河一寸寸開裂,是北方大河的盛大節(jié)日,是一個人的泥沙俱下,是他自己的破冰之旅。然后從此浩浩蕩蕩,奔流至海。 ——張海龍
他的文字,呈現(xiàn)著一種遼遠的寂寥,有曠野長風(fēng),有落葉嫩霜,深秋的碎葉淹沒了他的腳踝,他一個人低頭走在兩排白楊之間的狹路上。 ——王元濤 松落真是她們的知心人,對那些演藝人生的江湖兒女,他用體察入微隱秘細致的筆觸,用一副溫厚與憐憫的心腸告別蒼涼絕望;在這些繁花女子身上,不僅看到了花開的燦爛聞到了馥郁的芬芳還看到了落葉的繽紛與離別的惆悵。真如他在書扉頁寫給我的兩句詩:小溪春深處,萬千碧柳枝。 ——李廣平 “唯其清寂遙遠,所以切近豐富” ——柏邦妮
特別喜歡松落老師寫的娛評。如今日益浮躁看不下去三百字以上的文章,但韓老師寫的東西總能一氣呵成看完。我覺得您開創(chuàng)了娛評的一個全新的話語系統(tǒng)和精神。它是參透的,毒辣的,帶有哲思的,甚而悲涼的。真好,特別感性,真實,微妙,又特別有味道。 ——木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