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吳玉東 女,1974年生,廣東潮劇院一團主要花旦演員。1993年畢業(yè)后分配到廣東潮劇院二團工作以來,在《桃花過渡》飾桃花、《鬧釵》飾小英、《老兵回鄉(xiāng)》飾惜弟、《無意神醫(yī)》飾小菊、《絳玉送粿》飾絳玉、《斷橋會》飾小青、《安安送米》飾安安、《古港傳奇》飾阿玉、《巧姻緣》飾靈芝、《藍(lán)繼子》飾藍(lán)紹萁、《紅絲錯》飾榴兒、《雙青天》飾秋菊、《告親夫》飾若云、《屠夫狀元》飾黨鳳英、《血染南梁宮》飾歐陽云芳、《珍珠塔》飾紅云《秦香蓮》飾冬哥等劇目,并多次隨團出訪新加坡、香港、上海、深圳等地演出。 2000年4月調(diào)到一團工作,期間演出《葫蘆廟》飾梅香、《春草闖堂》飾春草、《張春郎削發(fā)》飾小紅、《鬧釵》飾小英、《回書》飾劉承佑、《白高粱》飾紅梅、《梅英表花》飾梅英、《楊令婆剝殼》飾柏靈女、《雙玉蟬》飾玉)、《紅鬃烈馬》飾心蘭、《蘇后復(fù)國》飾梅白頻《煙霞山遺恨》飾杜娟、《趙少卿》飾林素月、《大義巾幗》飾柴玉英、《楚宮風(fēng)云》飾秋葉,〈女吊〉飾玉芙蓉《羅衫記》飾肖環(huán)等角色。常隨團到泰國、新加坡、北京、廣州、廣西、珠海、深圳等地演出。從藝期間期間,參加重要演出任務(wù)及文藝活動:1994年7月參加廣東省戲曲藝術(shù)研究會并以《桃花過渡》飾桃花;1997年和潮丑方展榮在廣東電視臺錄制的《鬧釵》飾小英片段,被選送到中央電視臺《九州藝苑》欄目播映;參加廣東省國際藝術(shù)節(jié),演出《岳銀瓶》,獲演出獎及榮獲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第二屆“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1998年9月參加“廣東省第七屆藝術(shù)節(jié)”,演出《翁萬達(dá)》,獲劇目獎等十項獎項;1999年參加姚璇秋50周年藝術(shù)專場演出;參加國際潮劇節(jié)開幕式晚會,扮演桃花、益春等角色;2000年10月,加入廣東省戲劇家協(xié)會;4月參加廣東省迎接新世紀(jì)文藝展演2001年5月參加在深圳舉辦的潮汕文化風(fēng)情節(jié)文藝活動,擔(dān)任節(jié)目主持人;參加“鄭建英從藝四十周年專場晚會和“李廷波”音樂作品欣賞會的演出; 7月參加慶祝建黨80周年大型現(xiàn)代潮劇《蝶戀花》的獻禮演出;10月參加晉京演出,演出《葫蘆廟》等劇目;2001年11月赴廣西柳州參加第七屆中國藝術(shù)節(jié),演出《葫蘆廟》;2001年接受汕頭電臺“潮藝大觀”欄目采訪;2002年5月參加潮丑方展榮藝術(shù)專場演出,演出《鬧釵》;7月代表廣東潮劇院赴湖南參加全國第一屆地方戲曲精品折子戲評比展演暨“芙蓉王”杯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演出《鬧釵》飾小英。8月參加大型新編歷史劇《德政碑》的演出既第八屆廣東省藝術(shù)節(jié)參賽劇目;參加廣東省中青年演藝比賽。9月28晚參加廣東潮劇院藝術(shù)顧問蔡錦坤,黃秋葵,林明才老藝術(shù)家從藝70周年紀(jì)念晚會;演出《鬧釵》扮演小英。2005年5月參加張怡凰申請梅花獎的演出參加2006年2月赴廣州參加為慶!皟蓵眲倮匍_的“春滿花城”文藝晚會和方展榮合作演出《桃花過渡》片段,扮演桃花;2006年7月隨團赴新加坡演出;12月8日隨團赴泰國演出;2007年1月6日在香港參加《潮樂雅韻》音樂會。4月份在深圳蛇口演出5場;7月份赴香港演出4場后又在深圳大會堂演出;8月隨團在廣州參加“全國舞臺藝術(shù)精品工程”節(jié)目演出。2008年1月26晚至28在藝都首次進城演出,演出《告親夫》;4月中旬錄制個人演藝專輯;5月8日表演《鬧釵》片段,接待北京專家來廣東考察“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1998年9月參加廣東省第二屆戲劇演藝大賽,演出《桃花過渡》飾桃花獲“銀獎”;同年榮獲1998年度汕頭文藝獎表演“二等獎”。1998年因思想進步,工作出色,被廣東潮劇院評為“1998年度優(yōu)秀團員”。1999年參加廣東省中青年唱腔比賽獲“三等獎”;同年榮獲1999年度汕頭文藝獎表演“三等獎”。2000年4月參加廣東潮劇院和廣東省戲劇家協(xié)會主辦的“2000年中青年演員基本功比賽”,獲“二等獎”。2002年參加廣東潮劇院迎“五四”卡拉OK比賽榮獲“二等獎”。2002年月9月參加廣東省第三屆戲劇演藝大賽,演出《梅英表花》飾梅英獲“銀獎”同年獲汕頭文藝獎“表演二等”獎。2003年10月參加廣東潮劇院中青年繼承傳統(tǒng)劇目展演演出,演出《鬧釵》飾小英獲“一等獎”。2006年8月參加廣東省第五屆戲劇演藝大賽,演出〈女吊〉(飾玉芙蓉)獲“銀獎”。2007年10月參加“2007汕頭中潮劇青年唱腔演講比賽”榮獲一等獎。榮獲2007年度汕頭市青年崗位能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