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日語原文:織田信行假名:おだのぶゆき
平文式羅馬字:OdaNobuyuki
個人簡介
他有許多名字,一般以信行這個名字最廣為流傳,也有稱之為信勝、達(dá)成、信成等等。幼名為勘十郎,后來官位為武藏守,被封為末森城主。兒子為信澄、信兼及信糺其兄信長個性不羈又予人沒有教樣的感覺,而信行卻是個打扮與行為舉止都很有禮貌的人,因此身為母親的土田御前對信行非常疼愛,希望由信行繼承織田家,也因此造成信長與信行兄弟之間的不和。信秀死后,信長在葬禮上不但穿著邋遢,又在佛壇前做出無禮的舉動,相較于舉止端正的信行,讓一些家臣更是傾向支持信行繼承織田家,其中包括了林秀貞與柴田勝家兩大重臣。
1556年,由林秀貞、柴田勝家等信行派的人士與信長發(fā)生戰(zhàn)爭,稱為“稻生之戰(zhàn)”,信行的末森城被包圍。后來由土田御前出面斡旋,向信長表達(dá)謝罪之意,使信長赦免林秀貞與柴田勝家,信行也與信長和睦。但是第二年,信行仍有叛心,策劃叛亂之事;柴田勝家得知后,通報給信長知道。于是信長便假裝生病,將信行騙到清洲城來探病,最后將他在臥房中殺害。
知識延伸--稻生之戰(zhàn)
稻生之戰(zhàn),又稱為稻生原之戰(zhàn)。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1556年9月27日(弘治2年8月24日)的一場戰(zhàn)爭。當(dāng)時尾張國織田信長與織田信勝(信行)在稻生(今愛知縣名古屋市西區(qū))交鋒。稻生是尾張國春日井郡莊內(nèi)川的一個地名。戰(zhàn)因及戰(zhàn)事經(jīng)過
織田信長及信勝的父親織田信秀在尾張國開始抬頭,領(lǐng)土與今川氏、齋藤氏及松平氏鄰接,勢力范圍急劇擴張。1551年信秀病逝,繼承者是織田信長,在那古野城為根據(jù)地。至于信秀在晚年與信勝在未森城居住。
不過信長繼任家督后表現(xiàn)怪異,傅役平手政秀在1553年向信長死諫而亡。導(dǎo)致家中部份家臣對信長有所懷疑。
首先是三河邊境要城鳴海城主山口教繼投靠今川氏。1556年信長的岳父齋藤道三遭到長子齋藤義龍背叛,道三在內(nèi)亂中陣亡,義龍與下四郡巖倉伊勢家合作,使織田家進入困局。
另一方面,1555年織田信長利用斯波氏的權(quán)威消滅了下四郡守護代織田信友,信長遷移到清洲城。
在此情況下,信長宿老林秀貞及林美作守以及柴田勝家支持家中威望較高的織田信勝繼承家督。此事被信長察覺,信長與信勝兩軍8月在稻生交戰(zhàn)。
信長方面的兵力約700左右,當(dāng)中包括了擁護信長的直臣(佐久間盛重、佐久間信盛、前田利家、丹羽長秀等)。至于信勝方面的規(guī)模達(dá)1700多人,兵力差距超過2倍。
信勝方的柴田勝家表現(xiàn)活躍,擊敗了信方的佐佐孫介(成政之兄,小豆坂七本槍之一),使信長方面陷入下風(fēng)。不過織田信長卻親自擊敗了林美作守,令信長方士氣提升,最終擊退了信勝的勢力。
其生母土田御前一直對信勝有好意,她向信長請求饒命,信勝沒被處死。而信勝的部下林通勝和柴田勝家則向織田信長謝罪、并發(fā)誓效忠?椞镄艅僭俣戎\反,此次謀反被柴田勝家發(fā)現(xiàn)報告給信長,1557年11月(弘治3年)信勝遭到河尻秀隆暗殺而死。
1580年織田信長將林秀貞問罪并放逐,其中一個的原因是稻生之戰(zhàn)曾經(jīng)背叛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