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春秋時期人,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xué)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xué)生。
“南頓侯”陳亢(約公元前508——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字“子亢”,春秋時頓子國(今項城市南頓鎮(zhèn))人。他十八歲入孔門,后隨孔子到衛(wèi)國(今河南滑縣、濮陽一帶),以儒士身份,留在衛(wèi)國做了官。河南郡志記載,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贈封孔子為“玄圣文宣王”,陳亢同時被贈封為“南頓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為“至圣先師”,陳亢被陪祀于孔廟。
舊《項城縣志人物志》的《儒林》第一篇,記載的就是陳亢的事跡。說陳亢的哥哥子車在衛(wèi)國因病去世,他嫂子與家大夫商量要舉辦殉葬禮,對陳亢說:“您哥哥不幸去世,我們準(zhǔn)備為他舉行隆重的殉葬禮!标惪赫f:“殉葬并不合乎周禮。真要殉葬的話,用你們兩個人才比較合適。因為哥哥在世時,是你們奉養(yǎng)的啊!币痪湓捳f得嫂子和家大夫竟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話了。
《論語》記載說:陳亢認(rèn)為孔子教自己的兒子,一定會與別的學(xué)生不同,會給兒子一些特殊的傳授。所以他就私下里問孔子的兒子伯魚(名鯉)說:“你也許聽到過老師的特殊教訓(xùn)罷?”伯魚回答說:“沒有啊。曾經(jīng)有一天,父親一個人站在廳上,我很快地走過庭前,父親問我:u2018有沒有溫習(xí)《詩》?u2019我答說:u2018沒有啊。u2019父親說:u2018《詩》里面知識豐富,不把《詩》溫習(xí)熟,就缺乏說話材料。事理不通達(dá),心氣不和平,便不能從容應(yīng)對說話。u2019我就退下去溫習(xí)《詩》。又一天,遇到父親一個人站在廳上,我也是很快地走過庭前,父親問我:u2018你有沒有溫習(xí)《禮》?u2019我回答說:u2018沒有啊。u2019父親說:u2018學(xué)禮就是學(xué)做人,不把《禮》溫習(xí)熟,品節(jié)不詳明,德性不堅定,將來便不能立身處世!u2019我就退下去溫習(xí)《禮》。我所聽到的教訓(xùn)就是這兩點!标惪夯氐郊抑校軞g喜地說:“我去問伯魚一件事,卻得到了三種知識:一是學(xué)詩可以言,二是學(xué)禮可以立,三是君子對兒子也和對弟子一樣教導(dǎo),并不偏愛兒子!
這則故事從另一方面介紹了陳亢的勤學(xué)好問和聰穎過人。
在《論語學(xué)而》中還有一段故事,說陳亢因看見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必定熟悉這個國家的政治,感到很奇怪,就問子貢說:“老師每到一國,總清楚這一國的政事。究竟是夫子自己請求國君告訴他的呢?還是國君自己情愿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國君認(rèn)為我們的老師有u2018溫良恭儉讓u2019這五種美德,所以每到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君主,就會自動把一國的政事告訴老師,向他請教。哪里是老師請求呢?若要說是老師請求,那末,老師大約也和別人的請求一樣吧!”
陳亢做官,遵循的是無為而治。明代學(xué)者顧龍裳《公堂清燕》詩中,有“緬想鳴琴治邑時,雍容雅化坐無為”,就是寫陳亢在衛(wèi)國當(dāng)官的時候,專施德化不用刑罰、公堂撫琴、“無為而治”的情景。
據(jù)《太康縣志》和太康《陳氏家譜》記載,公元前430年,陳亢在衛(wèi)國病死,家人將他的靈柩南遷,準(zhǔn)備安葬在他老家南頓?墒悄闲兄撂怠皝盹L(fēng)崗”時,不知何因,家人把他安葬在崗子上了。其家人亦在此定居守墓,繁衍生息,“來風(fēng)崗”因此更名為“子禽墓村”。
陳亢事跡散見于《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論語》。舊《項城縣志》、《太康縣志》均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