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羅敷, 邯鄲人(今 河北省 邯鄲市 邯鄲縣三陵鄉(xiāng)姜窯村),中國古代美女,她忠于愛情,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是古趙 邯鄲美女的代表。作為 邯鄲歷史文化的著名典故之一,她的故事被廣為傳頌,在《 陌上桑》與《 孔雀東南飛》中都曾出現(xiàn),不過《孔雀東南飛》故事發(fā)生在千里之外的廬江府且時間不一致,詩中的秦羅敷應(yīng)該是代指美女。
羅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外,更重要的是羅敷的“德”美和“心靈”美。她不畏強(qiáng)暴,不慕權(quán)勢,是一個美麗、純潔、善良的民間女子。她忠于愛情,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農(nóng)家生活。當(dāng)她被趙王遷追至黑龍?zhí)稌r,為保自己的清白,選擇了沉潭遺恨的結(jié)局,成為一個貞烈美女,引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贊揚。他們詠詩賦文,至今留下三十多篇贊美詩文 。
邯鄲縣有關(guān)羅敷的傳說很多,羅敷出生在邯鄲縣三陵鄉(xiāng)姜窯村,祖父秦義合,一生務(wù)農(nóng),性情耿直。父親秦敏,能歌善舞、頗有文才,后參軍殉國。母親是附近黃窯村的張門之女。羅敷兄妹三人,哥秦寶、姐秦蓮,羅敷小名小英。10歲那年,家遭洪水沖刷,搬至西崗臥龍崗上,在五龍廟的西廂居住,廟中尼姑見小英聰明伶俐,便收其為徒,起名“羅敷”。羅敷長至韶華之年,與鄉(xiāng)鄰北高村村民王仁相愛,二人兩小無猜、相親相愛。不久,邊關(guān)緊急,王仁戎邊,別前與羅敷互贈琴劍,相定終身。至今,姜窯村仍有羅敷的遺跡,像五龍廟、龍興寺、臥龍坡、龍井、老黿坑、斷石橋、落鳳坡、醫(yī)家池、羅敷潭、羅敷崖、趙王跑馬場、桑園、趙王思女閣、李白亭、李白路等名勝古跡。清光緒年間的《 廣平府志》中對羅敷潭的記載是:“相傳夏季每有白氣起于潭中,上達(dá)云際,歷久不散,如龍之吸水!
在邯鄲縣歷史上,自明朝以來僅存的8部縣志中,每一部縣志都有羅敷的記載。早在明朝萬歷年間的邯鄲縣志上,就有羅敷潭與羅敷女的描述。唐朝大詩人李白亦有游潭詩:“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云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在縣志的賢淑卷欄目中,對羅敷的記載是:“按崔豹《古今注》曰,秦氏,邯鄲人,有女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為趙王家令。羅敷出,采桑陌上,趙王登臺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羅敷乃彈箏作《陌上!分枰宰悦鳎w王乃止!笨梢,漢樂府的《陌上!返脑娫~來源于戰(zhàn)國時代的羅敷之口。漢樂府《樂府題解》曰,“古詞言,羅敷為使君所邀,盛夸其夫,為侍中郎,以拒之,與眾說不同! 。
史籍記載
《 孔雀東南飛》中,“東家有賢女,自名 秦羅敷!贝颂幖词谴Q。
邯鄲秦氏女,名羅敷,嫁 邑人王仁。仁為趙王家令。敷出 采桑于陌上, 趙王登臺見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敷善彈 箏,作《 陌上桑》之歌以自明, 趙王乃止。
其一解云
“ 日出東南隅,照我 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其二解云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 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u2018秦氏有好 女,自 名為羅敷。u2019u2018羅敷年幾何?u2019u2018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u2019使君謝羅敷:u2018寧可共載不?u2019羅敷前致辭:u2018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u2019”
《華山演義》·羅敷女戲拒太守
再說到了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 宦官專權(quán)。全國到處掀起一股選美之風(fēng)。地方官吏到處搜羅美女,向朝廷奉送,歷史上著名的 王昭君就是從民間選上的美女。傳說送進(jìn)皇宮的美女很多,皇帝不能一一面試,讓畫師 毛延壽先畫了頭像,結(jié)果,毛延壽在王昭君臉上點了一顆小痣,而未被寵幸。后來由于機(jī)會來臨,皇帝發(fā)現(xiàn)王昭君果然天姿國色,被 匈奴單于看上,演義了一場昭君和親的美麗故事。
說也奇巧,華山腳下西北十余里處住著一戶姓秦的人家,人稱秦員外,她生一女叫羅敷,從小長得聰明可愛,俊俏機(jī)靈。也是 華山的日月精氣,雨露滋潤使她成為享譽鄉(xiāng)里四方的美人兒,一直傳到地方太守的耳朵里。
一天,太陽從東方升起,不遠(yuǎn)處的華山峰頂上便披上一層金色的彩虹。羅敷一大早起來,就準(zhǔn)備好了到山峪里養(yǎng)蠶采桑的工具。如黑絲線纏繞做成的籠系,桂枝桿兒做成挑支的鉤。她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頭鬢像云堆起,歪在一側(cè)。耳朵上戴著名叫明月的耳環(huán)。下著淺黃色有花紋的羅裙,上身穿著紅色的短襖。高高興興地出了門,往田里走去。
羅敷走著想著,山峪里的情郎 王可一定在等著她,商量訂終身大事呢。王可是一位英俊的后生。先前,華山西側(cè)這條山峪里,常有兇惡的老虎呆在峪谷傷人,一些從 商洛山中出來的商人或儒生常被老虎咬傷或吃掉,過往客人無不膽戰(zhàn)心驚。王可知道這件事,平日練出一身打虎絕技,最厲害的一招,就是五十步之外可以用卵石擊中 石虎眼睛,使老虎無法施展伎倆。一次,他竟連續(xù)擲出塊塊頑石,將一頭母虎和兩只小 虎眼睛擊傷。從此,這個山谷里的老虎便銷聲匿跡。這樣,過路客人,樵夫和農(nóng)人就放開膽子去峪谷里行路勞作。羅敷一次采桑葉時,正遇一 虎跑來,王可不知從哪兒沖出,嚇退小老虎。二人從此相識,羅敷每次進(jìn)峪,王可都在暗中守護(hù),有時還幫羅敷采桑葉,搬運羅筐出峪,一來二去,二人竟戀戀不舍,三日不見,都心里發(fā)慌。
這時,羅敷打扮齊正,挎著籃子手持挑勾,正在通往峪口桑林的山間道上行走。她美麗的身姿,婀娜的腳步,竟惹得走路的人看著她停住了腳步,挑擔(dān)的人放下?lián)訐嶂殞D孔⒁,鄰村的少年一見竟趕忙摘下帽子,犁地的人停下來發(fā)呆,鋤地的人忘掉了鋤田,眾人一齊停在路邊,只是看著羅敷。
這時,州上的太守一行官員威風(fēng)八面的來到路邊,五匹馬拉著一輛豪華的轎車,太守端坐在車轅門口,對 侍從說:“快去,看是不是羅敷姑娘?”侍者不敢怠慢,小跑過去忙說:“小姐,您可是秦羅敷姑娘?”羅敷自知來者不善,但她心里一點也不害泊,她大大方迎上前去說:“是的,我就是秦羅敷,敢問大人,有何事?”
侍從道:“你今年年庚兒何?”羅敷回答:“二十歲不到,十五歲多一點!笔虖内s忙跑過去對太守說:“大人,姑娘嘴可饞呢,你去問她吧!”太守趕忙下車過去,揖首便問:“姑娘,坐上我的車子,我來養(yǎng)活你,保你一輩子享不夠的榮華富貴!”
羅敷喜笑道:“大人,多謝了!你怎能這樣說話呢?你是個有婦之人,我也早有了丈夫,我的丈夫,說起來也是個很了不起的軍官呢,你抬頭看,東方華山腳下的的兵營里,千百匹戰(zhàn)馬中,我的丈夫領(lǐng)著他們正練騎射。不用你分辯,那騎著白驪馬的就是我的丈夫。這匹馬太值錢了,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他呀,還是個大官呢。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待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 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
這段話說得太守一頭霧水,他想不到羅敷 姑娘竟如此厲害,太守自慚形穢,灰溜溜地在一片噓聲中跑掉了。
自此,羅敷姑娘后來嫁給了王可,他倆個一生住在深山幽谷之中,為過往行人防虎驅(qū)獸。許多年以后,丈夫王可不幸掉入深淵身亡,羅敷趴在巖畔,思念丈夫,不吃不喝,每日流淚不止。時間長了,淚水充成為一條溪流,至今還潺潺不停地從峪中流出。后人為了紀(jì)念這位美麗勤勞、多情聰明的姑娘,就把這條河叫羅敷河,把她的村莊叫羅敷村。今人為書寫的方便便把“羅敷”稱為“ 羅夫”,
有道是:
華陰日月精氣靈,生出姑娘似芙蓉。
羅敷 孟姜留美名,世間千年爭傳誦!
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饑妾欲去, 五馬莫留連。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其三解云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 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晳,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干人,皆言夫婿殊!
一解,極慕己容色之美。末解,畫出一個風(fēng)流佳婿。夫婦相愛之情,隱然言外。趙王聞之,亦不覺慚矣。
對于羅敷的身份,曾經(jīng)有過不同的看法。一種意見認(rèn)為,從羅敷華貴的穿著和夫婿的地位看,她應(yīng)當(dāng)是貴族女子。但大多數(shù)學(xué)者不同意這種觀點,認(rèn)為歌辭中對羅敷穿著的描寫,不過是民歌中經(jīng)常采用的夸張手法。漢代還有一篇與這篇主題相同的樂府《 羽林郎》,敘述權(quán)貴的豪奴調(diào)戲一位“當(dāng)壚”的“胡女”,遭到“胡女”的嚴(yán)正拒絕。詩中也有一段“胡女”穿著的描寫:“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lán)田玉,耳后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無所。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余!比绻麊慰催@些貴重的飾物,豈不是酒家胡女也成了貴族千金了?至于詩中夸耀夫婿的那些話,我們也不應(yīng)當(dāng)過分拘泥,使君是用他的地位來引誘,因此羅敷也借題發(fā)揮,“盛夸其夫為侍中郎以拒之”(《樂府題解》)。蕭滌非先生說得好:“末段羅敷答詞,當(dāng)作海市蜃樓觀,不可泥定看殺。以二十尚不足之羅敷,而自云其夫已四十,知必?zé)o是事也。作者之意,只在令羅敷說得高興,則使君自然聽得掃興,更不必嚴(yán)詞拒絕!
羅敷最終不為 趙王逼迫投潭而死。出 邯鄲市西北十公里,在 邯鄲縣 三陵鄉(xiāng) 姜窯村西,至今留有著名遺跡 羅敷潭。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春游羅敷潭,留下了"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的名句。
后世紀(jì)念
歷史遺跡
姜窯村仍有關(guān)于美女羅敷的一些遺跡,如 五龍廟、 臥龍坡、 羅敷潭、羅敷崖、趙王跑馬場、桑園、趙王思女閣等。臥龍崗景區(qū),有羅敷跳崖處、黑龍?zhí)兜冗z跡,并用漢白玉塑造羅敷像,建造趙王思女閣、李白路、李白亭等景點。每年五六月間,紫紅的桑葚便掛滿樹枝,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采摘。
羅敷潭
雖歷經(jīng)二千多年的滄桑,潭水早已干涸見底,但鍋底形深潭的地貌卻清晰可見。這是一條約長1000余米,呈西北東南走向的山間凹地,周邊巖石奇形怪狀。潭根寬10米,深20米,底部平坦,裸露看光滑的巖石,潭的出口寬約200米。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講,此潭原名“黑龍?zhí)丁,又叫“臥龍?zhí)丁薄R蛄_敷 外采桑時被趙王看見,想奪為己有,羅敷不從,彈箏作《 陌上桑》,表明自己是趙王侍臣王仁之妻,已是有夫之婦。但趙王不聽強(qiáng)逼成親,羅敷就在這投潭而死。過去,潭邊有桑田數(shù)百畝。潭的上游有許多泉眼,泉水常年細(xì)流,從潭上落下,一到雨委,雨水順山勢 聚然而跌落下來,水聲轟鳴、震天動地,幾里以外可聞其聲,形成壯觀的羅敷潭瀑布。 邯鄲有名的輸 河其發(fā)源地正在此處。
羅敷跳崖處在 羅敷潭根西岸邊有一高丘、頂平,直徑約10米,下望羅敷潭底,陡峭目眩,令人不寒而栗。據(jù)傳,當(dāng)時趙王帶兵追來,羅敷謊稱要站在高臺上釋別父母,乘趙王不備,以衣袖遮面,就從此處跳下崖去。趙王騎的馬這時長嘶一聲跑了起來。
五龍廟在 羅敷潭北約50米。這塊地方早先是一座小小的龍王廟, 羅敷當(dāng)年為逃避 趙王的追逼,曾在這里隱避數(shù)月,人們?yōu)楦心盍_敷的貞節(jié),把這座小廟一直保存到唐代。唐代以后才在這里改造為象現(xiàn)在這樣規(guī)模的王龍廟,但羅敷的造像仍然供奉在廟內(nèi)。
李白路
據(jù)史料記載:盛唐大詩人李白于天室十年(公元751年)出游來到 邯鄲,并且瀏覽了邯鄲的羅敷潭,在這里攀崖戲水,流邊忘返,留下了《 春日游羅敷潭》詩一首,以贊美 羅敷潭的風(fēng)光:
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
云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淹興未盡興,日落群峰西。
羅敷園
主景位置上,一尊3米多高的漢白玉 羅敷采桑雕像,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文化節(jié)
羅敷采桑文化節(jié)
羅敷采桑文化節(jié)期間,游客除了在桑樹園里盡情享受采摘樂趣外,還可以現(xiàn)場賦詩作畫、游園猜謎,欣賞大型史詩歌舞《羅敷采!泛汀囤w王出宮》等文藝表演。此外,游客也可以到羅敷的故里姜窯村參觀古村民居,聽老農(nóng)講羅敷故事,參與吃農(nóng)家飯、購農(nóng)家物、干農(nóng)家活、當(dāng)農(nóng)家人、享農(nóng)家情等農(nóng)家休閑游活動。
據(jù)了解,長期以來,姜窯村村西的山坡上長滿桑樹,有的樹齡已達(dá)百年之久。當(dāng)?shù)卮迕裾J(rèn)為,那里也許就是當(dāng)年羅敷采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