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7年,常道觀(即天師洞)魏松遐道長去二仙庵,見心瑩不辭勞苦,堅志學道,感其虔誠,將其帶回天師洞,收為弟子,心瑩遂為道教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二代道士。時常道觀住持為彭椿仙大師,方圖振興教務,鑒于道眾文化素質(zhì)太低,乃命心瑩束修往本山朝陽庵投拜吳君可門下讀書。
吳君可固儒而深于道者,心瑩銳進不已,得涉獵經(jīng)史,茅塞頓開,旋回觀作導游。1926年成都名翰林顏楷游青城,住天師洞,見心瑩勤學好問,益加獎掖;住持彭椿仙道長復以文化培植相付托,心瑩遂得投拜于顏翰林之門下。同年夏隨顏翰林至成都,入顏崇德書屋深造。越三年,顏病故,而心瑩荷其裁成,自是學業(yè)亦因之猛進。
心瑩回天師洞后,道眾推任知客,接待四方來山參訪之羽客及社會名流,在職三年,彭椿仙監(jiān)院以其矢志弘揚道教、培養(yǎng)教徒為務,乃另選人充任知客,俾心瑩專作道教學術研究。自 1931年至1942年共經(jīng)十年,心瑩潛心治學,以其伏案所得,著《老子通義》、《老子道義學系統(tǒng)表》、《道教系統(tǒng)表》(即老子應化圖說),并作《青城風景導覽》、《青城指南》、《道學課本》、《道教三字經(jīng)》等書。又輯《女子道教叢書》以及道教煉丹、養(yǎng)生有關書籍,且多在觀中刊行。
1942年7月,天師洞監(jiān)院彭椿仙羽化,易心瑩繼任監(jiān)院,以后便一直一方面率道眾致力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一方面從事道教義理研究,成績斐然,在四川及全國道教界中聲譽甚高。新中國建立后,易心瑩衷心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1953年當選為灌縣人民代表會議代表,1954年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及縣政協(xié)委員。1956年赴北京參與籌備成立中國道教協(xié)會,同年并當選為四川省人民政協(xié)委員。1957年4月赴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道教徒代表會議,當選為中國道教協(xié)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講學于中國教協(xié)會所辦之道教徒學習班。1961年連選為第二屆中國道協(xié)副會長,1962年又當選為四川省道教協(xié)會會長。
易心瑩自建國以來,榮膺多職,激發(fā)其志趣,益奮力撰述,其編纂之《四川省道教史》,廣征博采,反復易稿,多次請教于蒙文通教授,亦見其治學態(tài)度之嚴謹,用功之深。惜該文稿在“文革”遭劫散失,今殘存于四川省社科院及天師洞稿,乃初草之稿,而非最后定稿。故其病篤易簀之際,以未能收回定稿而垂涕嘆恨!
易心瑩平日束身儉樸,他擔任中國道協(xié)副會長后,薪資較為寬裕,但他卻不改常態(tài),欣然與觀中道眾同甘共苦,堅持勞作。中國道協(xié)曾多次請他留住北京白云觀,但他均推辭不就,仍回山常住!拔母铩逼陂g,所謂“破四舊”之風猖獗,心瑩深慮觀中之寶貴文物被毀,乃率眾費時數(shù)日夜,竭力將觀中所有文字處皆用紙裱糊覆蓋,并大書“革命口號”以為掩飾。及“紅衛(wèi)兵”洶洶沖來,亦未敢扯毀“革命口號”而砸毀文物,相繼悻悻離去。如今青城山所有宮觀之文物完好,實易心瑩道長巧計掩護之功也。
主要思想
易心瑩尊奉元始天尊、玉晨大道君,太上老君,尤推崇老君,認為老君是大道之身,元氣之祖,天地之根,主領神仙,真人,仙人,圣人,賢人。他的宇宙論以“道”為萬物之源,道“主虛靈,主微妙”,化而為青、白、黃三氣,使“萬物殖”。其人生論授佛入道,謂:精、神、魂、魄、意五神,與命、功、時、物、事五賊,彼此感應,則“業(yè)識起,有六欲”,“迷為風,悟為圣”。修道一須練神,二須守一。此外,還需持戒禮敬,於是道岸可登。否則即輪回於三惡之中。他的思想屬道教正統(tǒng)派,堅持性命雙修,勸戒同行,現(xiàn)代色彩較淡。
人物傳奇
解放青城山時,有兩個師的國軍在街子鎮(zhèn)負隅頑抗。地下黨找到易心瑩,易心瑩立即前往勸化,力爭了兩個師的起義。土改時,政府沒收廟產(chǎn),槍斃了一批以前與國民黨來往密切的道士,其余遣返原籍。易心瑩因多次保全救護過地下黨員而留住宮觀。后易心瑩赴北京,通過朋友引見,見到毛澤東。毛澤東舉杯請易心瑩同飲,易心瑩推卻不會飲酒。毛澤東說:“久聞大名,道長現(xiàn)在統(tǒng)領多少道眾?”易心瑩回答:“一個,就是我。”周恩來總理問了實情說:“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一貫的政策,以前這樣,以后還是這樣!庇谑欠愿郎磉吶苏{(diào)查。這時,陳毅也來湊熱鬧。 1975年,心瀅對幾位老道友說:“明年東北災變異常,影響全國!迸匀藛枺骸皶粫绊懙角喑巧,能禳災嗎?”心瀅回答:“我已好多年沒見元神了,最近體衰神昏,恐怕已難禳災。明年我大限將臨,到時有人強行火化,若入火不化,則我會禳災的!钡诙,心瑩羽化,果被強行送到火葬場,輪到火化時,停電數(shù)次,但最終火化。其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去世,唐山發(fā)生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