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幼時師從滕雪樓學 旦角,6歲登臺,并拜名旦 王蕓芳為師。她于1939年投奔 八路軍五旅辛莊留守處, 同年在膠東國防劇團為演員,后轉入膠東文協(xié)勝利劇團、山東軍區(qū)京劇團為演員。新中國成立后到北京,任戲曲實驗學校( 中國戲曲學校前身)教導主任,得 王瑤卿的教益。建國后于 中國戲曲研究院京劇實驗工作團任主要演員1952年轉入 中國京劇院,為二團主演,與 李和曾、 張云溪、 張春華、 高玉倩等長期合作。
江新蓉早年私淑 程派,于1955年正式拜 程硯秋為師,她也就成為程硯秋在解放后聽從 周恩來總理勸說破除不收女弟子的信條后收的第一位女弟子。
2016年11月4日,因病醫(yī)治無效于北京逝世,終年90歲。
主要作品
代表劇目
常演劇目除《 竇娥冤》、《 紅鬃烈馬》、《 賀后罵殿》、《 審頭刺湯》、《 鴛鴦冢》、《 青霜劍》、《 馬昭儀》等傳統(tǒng)戲外,還排演了《 三打祝家莊》、《 生死牌》、《 摘星樓》等及現(xiàn)代戲《白云紅旗》等。
演出劇目
《將相和》(袁世海飾廉頗, 李和曾飾藺相如)
《拾玉鐲》(江新蓉飾孫玉姣, 江世玉飾傅朋)
《三岔口》( 李少春飾任堂惠, 谷春章飾劉利華)
《貴妃醉酒》( 梅蘭芳飾楊玉環(huán), 姜妙香飾裴力士, 孫盛武飾高力士)
1956年7月12日,農歷丙申年六月初五日: 中國京劇院首次赴日本代表團舉辦救濟日本廣島原子彈受難者及戰(zhàn)爭中的孤兒義演。
中國京劇院組建的訪日京劇代表團在廣島與朝日新聞社聯(lián)合舉辦救濟日本廣島原子彈受難者及戰(zhàn)爭中的孤兒義演。在日本最大劇場國際劇場上演,日夜兩場,兩場觀眾達一萬一千多人,因劇場只有四千多個座位,每場都有一千多人買站票,影響很大。
演出劇目
日場
《鬧天宮》( 李少春)
《秋江》( 侯玉蘭, 孫盛武)
《霸王別姬》( 梅蘭芳,袁世海)
夜場
《除三害》( 李和曾,袁世海)
《三岔口》(李少春, 谷春章)
《拾玉鐲》(江新蓉, 江世玉)
《雁蕩山》( 王鳴仲)
《貴妃醉酒》( 梅蘭芳, 姜妙香, 孫盛武)
1957年11月29日,農歷丁酉年十月初八日:長安大戲院1957年11月29日演出
本日長安戲院由 中國京劇院三團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雁蕩山》( 王鳴仲飾孟海公, 劉元漢飾賀天龍,劉斌升飾號兵)
《 竇娥冤·探監(jiān)》(江新蓉飾竇娥, 李金泉飾婆婆,葉德霖飾禁婆)
《取洛陽·白蟒臺》( 李和曾飾王莽,袁世海飾馬武, 江世玉飾岑彭, 張盛利飾鄧禹,田占云飾劉秀,李幼春飾姚期,霍德瑞飾吳漢,李繼曾飾杜茂, 張元智飾邳彤, 孫玉奎飾蘇獻, 劉元漢飾王源,茹木春飾 王洪)
獲獎情況
1955年參加第五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lián)歡節(jié),演出的京劇清唱獲民族歌唱金質獎章。
2011年榮獲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第五屆“終身成就獎”。
藝術特色
江新蓉扮相秀麗,嗓音甜潤,表演細膩,形成了自己的嫻靜端淑、落落大方的舞臺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