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巖谷小波(1870~1933)童話作家、小說家、俳句詩人。本名季雄,東京都人,硯友社成員,于1891(明治24)年發(fā)表《黃金丸》,從而確立其童話作家的地位。并從事對世界童話的介紹。日本的兒童文學學者認為巖谷小波“在兒童文學中追求著明朗,快樂的游戲”,的確是日本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始者!
生平
他的父親為了讓小波繼承醫(yī)術,從8歲起便讓小波學習德語,后來又讓他學習經(jīng)濟法律。但是,小波不聽從父親的意愿,朝向文學方面發(fā)展。17歲時,加入了日本近代文學史中的重要文學社團硯友社,與尾崎紅葉、石橋思案、川上眉山等相知,并在硯友社辦的雜志《我樂多文庫》上第一次發(fā)表小說。明治22年(1889),19歲的小波出版了口語體小說《最初的紅葉》、《兄妹貝》和根據(jù)德國的童話而再創(chuàng)作的《鬼車》,作為新進作家登上了文壇。
巖谷小波在《我樂多文庫》上發(fā)表的作品雖然大都以少男少女為主人公,但最早發(fā)表的面向兒童讀者的作品則是明治24年(1891)1月由博文館出版的作為《少年文學叢書》第一本的《小狗阿黃》。這部童話一經(jīng)出版,立刻引起巨大反響,國家和地方的報刊、雜志紛紛刊登評論文章。這些評論,大都高度評價這部作品的新鮮風格,而對復仇故事這一內(nèi)容的陳腐進行了批評。另外,針對這部童話的文體問題,堀紫山曾經(jīng)提出批判并與小波展開了論爭。盡管如此,《小狗阿黃》還是獲得了極大好評,并被視為日本兒童文學的濫觴之作。從此,博文館在計劃出版面向兒童讀者的圖書時,便請巖谷小波出力幫助。小波為《日本民間故事》、《日本故事》、《幼年雜志》等撰稿,并成為《少年世界》的主筆。
從此,小波從一位面向成人讀者的作家,逐漸變成了一位“故事叔叔”,給予明治時期的孩子們以極大的喜悅和快樂。明治33年(1900),30歲的小波被聘請為柏林東洋語學校的日語教師,在德國度過了兩年多的時光。從1899年1月至1908年2月,小波將世界的民間故事和童話改寫、再創(chuàng)作,出版了《世界故事》,使日本的兒童通過小波通俗易解的文字,第一次接觸了異文化孕育出的童話和故事,并進一步為日本的少年文學打開了眼界。不僅是文學,而且在兒童劇、兒歌、講故事等兒童文化上巖谷小波的貢獻也是廣泛而又巨大的。
收集了巖谷小波全部作品的《小波故事全集》(十五卷)于1928年開始陸續(xù)出版,至小波離世第二年的1934年8月全部出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