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aaaaa
中文名: 田鶴仙 田鶴仙 出生地: 浙江紹興 浙江紹興 |
別名: 田世青 出生年月: 1894年
國籍: 中國 逝世日期: 1952年
民族: 漢 職業(yè): 畫家
氣質(zhì)與情懷
田鶴仙氣質(zhì)文雅,為人謙和。高大的身軀,大氣的五官,胖胖的臉龐,稀疏的烏發(fā),數(shù)九寒天亦不戴帽子,炯炯有神的雙眸不飾眼鏡,頗aa有aa物外的梅花氣韻。他生活清貧卻過得十分瀟灑,喜愛釣魚、種花、飼鳥、玩石、飲酒。種花分送鄰里,與友人對酌, 旨在消除心中塊a。他崇尚自然,追求返璞歸真,既愛大自然之山水,又愛奇石天然成趣的山水,認為二者皆是造化之功。一次他沿溪行,偶爾瞥見一奇石,造型酷似天然山峰,細窺石面顯露出浮雕式層巒,乃溪流長期沖刷巧成,激動之余,以手拔出l尺5寸a長之青石。奇石出水后,他發(fā)現(xiàn)水中尚有一截,懊悔未用鋤頭掘至根部,否則更完整。王大凡聞訊觀賞后,盛贊造化之神奇。其釣魚意在寄托求魚不求人的情懷,獨自置身荒郊野外,不受名譽所累,寄情青山綠水,品嘗活水煮鮮魚,別有一番滋味。
人生態(tài)度
人生態(tài)度達觀的田鶴仙,面對兒時寄居處包辦的無愛婚姻,卻無可奈何。離婚后屢遭習慣勢力的非議,連志同道合的“月圓會”同仁也有的不理解,視為不道德,一度欲將田鶴仙從“珠山八友”中除名。感嘆之余,田氏在所繪的《瞎子圖》題畫詩中云:“勸君腳下須求穩(wěn),前途崎嶇路不平!迸c前妻離異后,同所愛的景德鎮(zhèn)中年婦女同居廝守,相依為命。田鶴仙自幼愛好繪畫,在撫州曾從施雪江學畫山水。民國初年任職景德鎮(zhèn),業(yè)余習畫,結識景德鎮(zhèn)瓷畫藝術家徐仲南,并漸次與其他畫家交往,中年遂潛心瓷畫,終棄職專事畫瓷。他先攻山水,筆意在董源、巨然之間!霸聢A會”成立時, 田鶴仙末躋身最早的八友之列,但交往甚密。此后八友成員多有離散,成堂的瓷畫作品需松、竹、梅配套,田鶴仙由山水改畫梅,學得煮石山農(nóng)胎息且一枝挺秀。由于其梅花枝干挺拔,疏密有致,深得“文人畫”藝術精髓,在成堂配畫中, 以瓷上梅花獨領風騷。
技法的發(fā)展
田鶴仙乃“珠山八友”群體中天賦頗高的一位瓷畫家,在其從藝到離世的短短20年間,傳世作品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贏得的贊譽廣,“半路出家”“大器晚成”,是有口皆碑。 田鶴仙畫梅之初,作品中時有提及煮石山農(nóng)王冕畫梅千古留名。他越過清代揚州八怪,轉而效法元代王冕,枝干舒展挺秀,花蕊紅彩點染,枝干與花朵濃淡對比,突顯梅花的麗質(zhì)沁人。所畫之梅或老干橫斜、瘦傲天然;或以山水皴法畫梅,別有旨趣;或令粗、老、嫩枝在一張畫面上組合,變化多端。諸如彩繪梅樹瓷板畫,就是以上技法的形象寫照。 田鶴仙效仿王冕寫梅時,喜以若斷若續(xù)的筆觸描繪枝干、枝丫,扭曲處筆觸更是似有若無,巧妙表現(xiàn)了枝干的盤結曲轉。其繪瓷用的釉彩非常濃結,恰好用斷續(xù)的筆觸施釉,二者十分契合。
田鶴仙學王冕,卻不拘泥于其線條自由少跌宕之畫法。畫梅時,以山水功夫畫線條,穿插上采用山水跌宕,令畫面錯落起伏,氣勢磅礴,山水功夫在花鳥上得以延伸、發(fā)展。山水上大氣,梅花上也大氣。
藝術獨創(chuàng)
田鶴仙畫梅只畫花枝,不畫背景,創(chuàng)立了瓷畫上的“梅花弄影”技法。虬勁盤曲的樹枝,襯以綽約的梅花樹影。熾烈的梅蕊與冷峻的梅枝形成強烈的反差,造成虛實相襯,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田鶴仙慣以對角線把畫分作兩半,將描寫的物象——梅放在一邊,留空的一邊題款落印。由于他文人出身,書法功底深厚,寫字亦是繪畫筆法,加之擅長詩詞,畫面上梅滿、字多、詩俊逸,再配以朱文小篆方印,給人以滿目留芳之美感。
影響及成就
從田鶴仙的學藝經(jīng)歷及留存于世的作品年代看,其鼎盛時期為20世紀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在這短短的創(chuàng)作黃金期,成為八友中“配畫最多,時間最長”的一位畫家,被譽為景德鎮(zhèn)粉彩瓷上開畫梅先河者。 田鶴仙創(chuàng)立的“梅花弄影法”、“虛實襯托法”和以山水功夫畫梅,字與梅融為一體共組畫面等藝術追求,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鄧白先生在《中國現(xiàn)代美術全集》總論中介紹中國第一個陶瓷流派——“珠山八友”在“運用中國畫的傳統(tǒng)筆墨、意境和詩詞、題跋等手法,與陶瓷彩繪有機地結合,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時,專門提到了田鶴仙的《梅花·粉彩文具》“技巧熟練,格調(diào)高雅,具有濃厚的民族藝術特色”!吨袊F(xiàn)代美術全集》陶瓷卷“序言”,亦提及民國初年到景德鎮(zhèn)從事瓷器彩繪的畫家有“安徽畫家金品卿、王少維,波陽畫家潘陶宇,浙江畫家田鶴仙等”,評價他們“都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扎實的繪畫基本功!瓕暗骆(zhèn)傳統(tǒng)釉上彩裝飾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疤沾删怼敝羞專門介紹了田鶴仙的《梅花紋粉彩文具》及《紅梅·粉彩燈籠瓶》,稱之為20世紀“30年代的精美之作”。
田鶴仙在建國初期英年早逝,未及培養(yǎng)傳人,但其人品和畫品卻為后世景仰,可謂“留得清香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