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向田邦子(1929年11月28日—1981年8月22日),為日本著名編劇、隨筆家、小說家,昭和四年出生于東京都世田谷區(qū)若林,成長于一個極普通而平穩(wěn)的中等市民之家。其父是個特別耿直敬業(yè)的職員,其母則是典型的逆來順受的傳統(tǒng)日本女性。就職于保險公司的父親因工作調(diào)動令全家搬遷轉(zhuǎn)徙于不同城市,向田邦子的小學生涯就是在輾轉(zhuǎn)中度過。后畢業(yè)于黑木高女(現(xiàn)黑木高校)實踐專門女子學校國文科,畢業(yè)后,在一家電影雜志社做編輯,1958年起寫收音機和電視劇的劇本,其作品以別具特色的筆風和對逝去的舊時代的感懷為主要特征,1964以電視劇本《七個孫子》名聲大噪,之后,寫了《日本蘿卜的花》(1970年),《寺內(nèi)貫太郎一家》(1974年),《宛若阿修羅》(1979年),《あ?うん》(1980年)等,并有《鄰家的女人》(1981年)使其成為了收視率最高的劇本作家,向田邦子創(chuàng)作數(shù)量極多,電視劇本有1000余部,收音機作品更是達10000之多,以絕妙的對白,巧妙的構(gòu)思被稱呼為u2033向田電視劇",建立了強盛的家庭劇的基礎。同時,PR雜志連載了描寫明治時期出生的父親像的小品文《父親的道歉的信》。1980年因?qū)懥烁行远唐痘ǖ拿帧贰端H》《狗窩》(《回憶撲克》所收)即榮獲日本文壇最高榮譽的第83次直木獎。她因為基于敏銳的人性觀察和描寫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1981年8月22日,隨筆集取材至臺灣旅行,搭乘遠東航空103號班機(波音737)自臺北松山機場至高雄國際機場時,因空難而喪生,享壽52歲,該空難為三義空難。1983年,為紀念向田對于劇本的貢獻,特別創(chuàng)設「向田邦子賞」。
向田邦子可說是懷舊型作家,特別偏愛描寫逝去了的往昔。在這一點上與日本的另一作家永井荷風很相似。所謂的往昔指的是向田成長的昭和時期。昭和30年代可以說在日本生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從江戶時代到明治、大正、昭和以來一直沿用的生活用具和習慣等等,在這個時期已消亡殆盡了。而向田邦子的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到老式蚊帳、老式?jīng)雠_、抽取式馬桶、飯桶、老式飯桌等這些祖父母、父母輩使用過的生活用具,難怪向田被人們稱為“昭和的代言人”。一般來說,懷舊情感在京都、奈良這種傳統(tǒng)文化保持良好的古都較難產(chǎn)生,向田邦子這種濃重的懷舊情結(jié)是生活在東京這種經(jīng)歷巨大變化的都市人所特有的情感。
獲獎要記
邦子以《花的名字》等3個短篇獲得直木賞是在1980年(昭和55年)7月。據(jù)說,評選會上很多人反對她獲獎,并呼吁要弄清她是否具備作為小說家的實力。
山口瞳提出強烈的反對意見!跋蛱锇钭右呀(jīng)51歲了,是不可能活很長時間的呢……”于是,形勢發(fā)生了變化,決定授予她直木賞。山口在《木槿花》(新潮社出版)一書中寫了這件事。
50周歲,正是人生的壯年時期,但為設法說服獲獎反對派脫口而出的這一年齡,就這樣成了向田的終享之年。第二年8月,她在旅行臺灣途中遭遇空難身亡。
為緬懷向田,東京都世田谷區(qū)的“世田谷文學館”舉辦企畫展,展示了極為寶貴的、隨筆《父親的道歉書》原稿全24篇等各種她生前的照片及喜愛之物。
把襪子罩在燈泡上縫補開線,她的手腕上總是套著幾條橡皮筋……。向田把這些每個人司空見慣卻早已遺忘的家庭瑣事漫不經(jīng)心地寫了下來。她是為數(shù)不多的、或是唯一的、 講述“戰(zhàn)前”故事的作家吧。
隨筆集的書名中所寫的那樣,山口以木槿比喻向田。這種花早上盛開,晚上凋謝。這世上應該沒有人會對別人的死不感到可惜吧,而向田的死尤為可惜。
主要作品
《七個孫》(1964年)
《日本蘿卜的花》(1970年)
《寺內(nèi)貫太郎一家》(1974年)
《宛若阿修羅》(1979年)
《あ?うん》(1980年)
《鄰家的女人》(1981年)
《花的名字》(1980年)
《水獺》《狗窩》(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