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陳正宏,1962年生于 浙江 杭州,1985年畢業(yè)于 復旦大學中文系,后在 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獲碩士、博士學位,導師是 蔣天樞教授和 章培恒教授。1988年留所任教,1995年晉升為副教授,2000年晉升為教授。
現(xiàn)任 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雙聘研究員、復旦大學古籍保護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專家組成員、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法國亞洲學會會員。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詩話合璧史”、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古代圖文互釋現(xiàn)象的文獻學研究”、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交錯的文化史”方向項目“東亞漢籍版本學辭典”等。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版本目錄學、文學文獻學、美術文獻與美術史、海外的漢籍收藏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
國際交流
2002.9-2003.2 | 赴日本 關西大學訪學并進行合作研究 |
2007.9 | 赴日本北海道伊達市參加東亞出版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
2008.3-2009.3 | 赴日本關西大學交流訪學 |
主要著作
專著有《沈周年譜》、 《史記精讀》、 《明代詩文研究史1368-1911》、《漫畫 二十四孝》等,參與合編《中國學術名著提要·文學卷》、《 古籍印本鑒定概說》、 《 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 等。
所著《 沈周年譜》曾獲全國高校出版社優(yōu)秀學術著作獎,合著《 中國禁書簡史》、 《中國隱士文化》被分別譯成日文、韓文出版。
所撰學術論文有:
題名 | 來源 | 發(fā)表時間 | |
1 | 明詩總集述要 | 古典文學知識 | 1997-01-20 |
2 | 陳寅恪先生與德國 | 德國研究 | 1997-08-30 |
3 | 對古文獻專業(yè)碩士生招生的一點看法和建議 |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 1999-11-30 |
4 | 明代詩文研究史1368-1911 | 中國文學研究(輯刊) | 2000-02-29 |
5 | 《袁枚全集》校補 | 中國文學研究(輯刊) | 2001-05-31 |
6 | 重話《再生緣》 | 古典文學知識 | 2001-11-05 |
7 | 域外漢籍及其版本鑒定概說 | 中國典籍與文化 | 2005-03-30 |
8 | 書癡雜憶 | 新語文學習.小學中高年級 | 2006-06-15 |
9 | 新發(fā)現(xiàn)的陳三立早年詩稿及黃遵憲手書批語 | 文學遺產 | 2007-03-15 |
10 | 從單刻到全集:被粉飾的才子文本——《雙柳軒詩文集》、《袁枚全集》校讀札記 |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8-01-15 |
11 | 從寫樣到紅印——《豫恕堂叢書》中所見的晚清書籍初刻試印程序及相關史料 | 中國典籍與文化 | 2008-02-15 |
12 | 從周邊看中國 | 中華讀書報 | 2010-06-09 |
13 | 套印與評點關系之再檢討 | 文學遺產 | 2010-11-15 |
14 | 繡像小說:圖文之間的歷史 | 圖書館雜志 | 2011-09-15 |
15 | 琉球本與福建本——以《二十四孝》、《童子摭談》為例 | 中國典籍與文化 | 2012-01-15 |
16 | 越南燕行使者的清宮游歷與戲曲觀賞 | 故宮博物院院刊 | 2012-09-30 |
17 | 被大師遮蔽的畫家——重讀沈周《石田稿》稿本札記 | 蘇州文博論叢 | 2012-12-31 |
18 | 琉球人的漢文文獻遺產 | 文匯報 | 2013-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