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作為業(yè)界最著名的廣告人之一 陶磊先生曾經(jīng)在 中國大陸首次獲得香港4As金帆大獎 中國大陸首次獲得紐約廣告節(jié)金獎銀獎 中國大陸首次獲得克里奧中國創(chuàng)意大賽金獎 獲得二十余項李奧貝納全球7+作品 獲得包括戛納廣告節(jié)、紐約廣告節(jié)、倫敦廣告節(jié)、亞太廣告獎、龍璽華文廣告獎、臺灣時報金像獎、香港4A金帆獎、中國廣告節(jié)金獎、廣州日報杯等國內(nèi)外百余廣告獎項。 曾歷任 2009中國4A金印獎評委 2009第二屆秀聽賞評委 2008中國4A金印獎評委 2008中國網(wǎng)絡廣告獎評委 第二屆中國汽車廣告節(jié)評委 第三屆中國汽車廣告節(jié)評委 第四屆中國汽車廣告節(jié)評委 第一屆廈門房地產(chǎn)廣告獎評委 更于2005年被中國廣告協(xié)會,中央電視臺,現(xiàn)代廣告等多家媒體評選為 中國年度十大創(chuàng)意總監(jiān) 及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之一
中國廣告2006.3
涂鴉作品點評 百代唱片 李奧貝納 陶磊: 喜歡百代唱片的這套作品,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在戛納,看了許多的優(yōu)秀的平面作品,大部分都是些漂漂亮亮,相當精致的安全作品。突然一副表現(xiàn)形式完全不同的作品放在你面前,你一定會被它吸引,會多看它兩眼。但它不一定就是一中趨勢。它完全符合年青人的特性,也給人相當?shù)拿栏。不過,不要因為它的得獎,就吧這種表現(xiàn)形式作為一種潮流!因為無論什么表現(xiàn)形式,用的人多了,就會失去了它的美麗光環(huán)! 圣公會福利理事會 李奧貝納 陶磊: 剛看到這一系列稿的第一感覺是想罵人:“*&-6^%¥#·!”就如同這些乍一看混亂不堪的畫面、糾結不清的英文一樣,成心的吧?還讓不讓人看了?!但經(jīng)過帶著高倍放大鏡看清內(nèi)文的高人“掃盲”后,終于明白這混亂是有根有據(jù)的,是有理有節(jié)的,是亂到好處瘋到點上的!原來這精神病般的畫面表現(xiàn),正是這個福利理事會表達關于精神健康方面的idea所在。羞愧于之前的愚鈍,180度轉(zhuǎn)了彎開始佩服這套稿:這是我所接觸到的為數(shù)不多的不是“為了瘋而瘋”的稿子。 想當初看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idea+干干凈凈畫面+小小logo”一統(tǒng)天下的時代了,有趣新奇的執(zhí)行手法不斷撕開陳舊的模式,正成為新廣告的前鋒。但經(jīng)常碰到為了過癮而過癮,為了瘋而瘋的稿子,空有噱頭的執(zhí)行,卻讓人抓不住idea,不明其所以,不察其東西。但這次,畫面的每一處都始終圍繞著主題,這三個被誤以為有精神病的人的故事,被這種看似精神混亂地表現(xiàn)出來,形神合一,亂得有理,亂得有效,亂出了水平和境界?磥恚琲dea永遠是好廣告的底氣,形式任你七十三變,哪種最能把idea伺候好了,管它是“如花”還是“青蛙”,只要愿意隨你鬧騰。 阿德曼網(wǎng)站 李奧貝納 陶磊: 看了這幾幅作品,喜歡!喜歡他們與眾不同的畫風,喜歡他們古怪輕松的想法。于是特地上了阿德曼的網(wǎng)站。哎喲,我說為什么這些插圖個個那么棒,原來,人家就是吃這碗飯的!阿德曼是英國著名的動畫制作公司,“小雞快跑”等片就是出自他們之手。這幾幅風格突出的作品就是阿德曼網(wǎng)站的幾個主頁面,也就是他們的臉面——自家的地盤,當然不能讓人看笑話!于是壞壞地想:畫得好是理所當然的嘛。就像一個賣化妝品的促銷小姐,不把自家的臉整得清新爽潔不緊繃,還會有誰來買?當然,話說回來,能把自留地真的耕好也相當不容易,就看看我們這些整天給別人做廣告的,有幾個好好耕耘過自家地盤?值得檢討。 耐克 李奧貝納 陶磊: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籃球徹底沖出賽場走上街頭,和大家變得如此親密。哪個十七八的男生沒幾套hiphop球衣還喜歡把印著號碼的大背心耷拉到膝蓋,你到球場,隨便拉個正在打球的滿身臭汗的小子,問他為什么打籃球。他會晃著腦袋和手里的球,說“COOL”。對,哪里需要什么理由,夠帥夠酷就好。 為什么Nike在這張海報里不用大明星?為什么不是用攝影?為什么把字選得亂七八糟?為什么不把那雙腿畫得漂亮點?喂!喂!喂!哪有那么多為什么?哪里有那么多理由?你又不打籃球,你的啤酒肚都把腳遮住了,這個廣告不關你的事!Nike知道他在對什么人講話,只要打球的那小子覺得酷就好了,不懂的人,out! 街頭風格的插話,能讓?岬哪侨喝擞X得酷,回頭再掃一眼Nike的大鉤子,Peace!
中國廣告2006.7
自言自語 自娛自樂 上海李奧貝納廣告公司創(chuàng)意總監(jiān) 陶磊 不知不覺,做廣告這一行也七八年了。一直埋頭苦干,糊里糊涂,倒也是樂在其中。 突然收到《中國廣告》發(fā)來的一連串問題。問題個個都很深度,相當棘手。 例如:十幾年的廣告生涯,今天對廣告有什么更深的理解;你在數(shù)年業(yè)界生涯中最深的體會是什么;對80年代的后輩有什么建議等等。我是“只爭朝夕”的典型,對問題思考的深度從未超過三天,這些問題讓我徹底敗了。 所以,對不起伏海兄弟,對不起中國廣告雜志的各位領導,對不起各位忠實讀者。為了不使您看到極具深度的問題后,卻得到異常膚淺的答案而產(chǎn)生巨大的失落感,我決定連問題也變得膚淺點。 自問:聽說你的20多個同班同學現(xiàn)在做廣告的不超過5個,是真的嗎? 自答:是的,其他的4個自己開了公司,除了創(chuàng)意不做,其他什么賺錢做什么。所以,既在做廣告又在做創(chuàng)意的,就剩我一個了。 自問:那么,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能堅持到今天,特牛X,特有毅力? 自答:這個問題我有兩個答案:(A)是的,廣告這個行業(yè)是個需要堅持的行業(yè),這是個艱苦的行業(yè),沒有過人的毅力,你一定會被淘汰出局。(B)屁,我?guī)啄昵熬拖敫男辛耍皇菦]找到更好玩的事情。 自問:到底哪一個是你的答案? 自答:設計暴露真實嘴臉,拒絕回答。 自問:真不仗義……算了,換個問題。做了八年廣告,你對廣告有些什么理解? 自答:我覺得廣告就應該要與眾不同,否則就像我們小時候看的戰(zhàn)爭電影,永遠都是好人勝利了,壞蛋失敗了。多無聊。做廣告還應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我不能跟我媽說話還裝高雅,扮深度呀,當然,也不能和那些社會精英們說話,還透著股土掉渣的燒餅味,人家是吃牛排喝紅酒的,咱們得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zhì),要不人家話都不愿意聽你說,你還怎么讓他乖乖地往外掏銀子呀!最最深刻的一點就是,做廣告千萬別把廣告做得像廣告,其實大家都挺不愛看廣告的,別人才不管你這個廣告做得多賣力,一看到廣告就轉(zhuǎn)臺去也! 自問:看來你對廣告的理解還真挺深度的,看來你對八年廣告生涯也肯定沒什么深刻體會了。 自答:錯!體會相當深刻——忙!真TMD的忙!忙得我媽直后悔讓我做了這一行。但是,就算這樣,自己每天還挺傻樂呵的。沒辦法,自己喜歡呀。哪天要是我不喜歡了,我絕對去找個事少錢多離家近的活,當然,有人愿意給的話。 自問:看出來了,你是自做孽不可活。那這八年里面有沒有讓你覺得特別快樂的,遺憾的事情? 自答:沒有特別遺憾的事。特別快樂的事?呵呵——也沒有。我覺得每天都挺快樂的。做個自己喜歡的包裝,有個特別的家具設計想法,和做的廣告拿了獎相比,快樂的程度都是一樣的。 自問:你既然是個做創(chuàng)意的,那有沒有自己喜歡的作品呀? 自答:說實話,很多我喜歡的作品,都是別人做的。:( 自己最近做的一套招聘網(wǎng)站的系列廣告,玩得還是挺開心的。創(chuàng)意主題就是“發(fā)牢騷”,發(fā)很多人心里想說沒有說出來的牢騷,結果反響還不錯。呵呵,說了怪話,還受到了表揚,很合算,很過癮。執(zhí)行的過程也很好玩。除了幾張平面廣告和幾條電視片之外,我們還做了很多亂七八糟的不像廣告的東西,比如,我們寫了幾首歌,有東北話版本的“俺是IT”,青春美少女版的“財會心聲”,搖滾憤青版的“銷售算個P”,發(fā)各個行業(yè)的牢騷,幫我們錄音的樂隊,錄的時候笑到翻過去。 我們還請來大名鼎鼎的陳菊花,拍了兩條短片,也是在網(wǎng)絡上下載率相當高的。整個過程就沒有覺得這是項工作,就是大家在一起開開心心玩了個痛快。 自問:你們玩得開心了,那客戶開心嗎? 自答:開心!第一個月,網(wǎng)站的點擊率提高了500%,現(xiàn)在應該提高了十幾倍的點擊率了。 自問:……真臭屁!要是有一天你在這行混不下去了,想過后路沒有? 自答:很早就開始想了,但無奈我是個目光短淺的人,一直都想不好。算了,快樂一天是一天。 自問:作為70年代的廣告人,你和60代,80代有什么區(qū)別? 自答:嗯~~~~60代的比我老,80代的比我小。 自問:我說的是工作! 自答:早說啊。能有什么區(qū)別呢?你做的廣告上面又不會標注,70年代生人作品?磸V告的才懶得管剛剛看的廣告的作者多大年紀,是哪里人,有沒有海外留學的背景,結了婚沒有,在公司里面是什么職位。消費者面前,人人平等。 自問:現(xiàn)在不是70年代的人做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的比較多嘛!你們和60年代80年代的在工作方式和思想上一定會有些不同吧? 自答:60年代的不都升到執(zhí)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了嘛,80年代的不是剛入行沒有多久嘛! 比我有經(jīng)驗的前輩做更大的事情去了,比我有沖勁的80年代經(jīng)驗還不夠,剛剛好把我這種經(jīng)驗還需增長,膽量持續(xù)消亡的給端出來了,F(xiàn)在,在身邊一起工作的80年代的人越來越多,覺得和他們一起工作很好玩,他們的知識結構,價值觀都和我有很多不同。很多時候,我都是在他們身上學東西。呵呵,我覺得和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工作也非常好玩,我有個同事是塞浦路斯人,我們在一起想創(chuàng)意的過程不是一般的搞笑,中文、英文、手語、畫圖、肢體表演輪番上陣,可做出的想法往往有些特別的地方。我想可能就是因為有太多不同,才會突破自己的慣性思維。 自問:問題到此結束,你對眾前輩和后輩有什么要說的? 自答:不是結束了嗎?怎么還要回答?對眾前輩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對后輩?看什么看,說你呢,還不快干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