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個人履歷
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6年7月畢業(yè)于蘭州大學地質系。
1991、1995年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分別獲地球化學理學碩士、博士學位。
1986—1996年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工作,曾兼任所長業(yè)務秘書,研究室黨支部書記。
1994年在新西蘭 維多利亞大學和澳大利亞CSIRO能源所進行短期合作研究。
1996—1998年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做博士后研究。
1998年至今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資源與信息學院任教,副教授。
論著目錄
1. 王春江、夏燕青,1995,吐哈盆地 侏羅系煤巖中脫A環(huán)芳香三萜烴類的檢出及其成因,沉積學報,增刊
2. 王春江、夏燕青,羅斌杰,1997,低成熟階段煤可溶有機質的熱縮聚作用,科學通報, 42(6)
3. 王春江、夏燕青,張中寧等,1997,吐哈盆地 侏羅系煤系有機質中支鏈烷烴的化學結構及地球化學意義,地球化學, 26(1)
4. 王春江、王有孝,羅斌杰等,民和盆地中下侏羅統(tǒng)煤—油頁巖層系生油特征,沉積學報,1997,15(1)
5. 王春江、傅家謨,盛國英等,1998,吐哈盆地 侏羅系煤成液態(tài)烴生成演化的熱模擬實驗研究,地質學報, 72(3)
6. 王春江,1999,關于煤成油形成演化階段及有關問題的討論,地質論評, 45(4)。
7. 王春江、傅家謨,盛國英等,2000,18a(H)-新藿烷及17a(H)-重排藿烷類化合物的地球化學屬性與應用,科學通報, 45(13)。
8. 羅斌杰、王春江,董成默等,1995,朝鮮 安州盆地原油地球化學特征,石油學報, 16(4)。
9.夏燕青、王春江,孟仟祥,1998,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呋喃的成因模擬,科學通報, 43(15)。
10.夏燕青、王春江,孟仟祥等,1999,聯(lián)苯系列化合物與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形成機制,中國科學,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