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般若多羅尊者
般若多羅幼喪父母,常游于閭里,行誼近似“常不輕菩薩”。約二十歲遇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受付囑而成為西天第二十七祖。得法后,至南天竺香至國,度王之第三子菩提多羅(即菩提達摩)并付其法,未久即自燃其身而寂,年壽不詳。后菩提達摩東渡中國,為中國禪宗之初祖。
生平
般若多羅得法已,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養(yǎng),度越倫等,又施無價寶珠。時王有三子:曰月凈多羅,曰功德多羅,曰菩提多羅。其季開士也。
祖欲試其所得,乃以所施珠問三王子曰:“此珠圓明,有能及否?”
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寶中尊,固無逾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
第三王子曰:“此是世寶,未足為上。于諸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于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于諸明中,心明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現(xiàn)。眾生有道,心寶亦然。”
祖嘆其辯慧,乃復(fù)問曰:“于諸物中,何物無相?”
曰:“于諸物中,不起無相。”
又問:“于諸物中,何物最高?”
曰:“于諸物中,人我最高!
又問:“于諸物中,何物最大?”
曰:“于諸物中,法性最大!
祖知是法嗣,以時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及香至王厭世,眾皆號絕。唯第三子菩提多羅于柩前入定。經(jīng)七日而出,乃求出家。既受具戒,祖告曰:“如來以正法眼付大迦葉,如是展轉(zhuǎn),乃至于我。我今囑汝,聽吾偈曰:心地生諸種,因事復(fù)生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薄
尊者付法已,即于座上起立,舒左右手,各放光明二十七道,五色光耀。又踴身虛空,高七多羅樹,化火自燃?罩猩崂缬,收以建塔,當(dāng)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丁酉歲(正宗記云。宋孝武之世也。又注云。以達磨六十七年算之。當(dāng)在宋孝武建元元年甲午也)。
付法傳承
尊者,東印土人。因國王與不如密多祖,同車而出,尊者稽首于前,祖曰:“汝憶往事否?”答曰:“我念遠劫中,與師同居,般若多羅尊者師演摩訶般若,我轉(zhuǎn)甚深修多羅。今日之事,蓋契昔因!弊婺酥^王曰:“此子非他,即大勢至菩薩是也。”后南印土國王,一日請尊者,齋次,王問:“諸人盡轉(zhuǎn)經(jīng),唯師為甚不轉(zhuǎn)!弊鹫咴唬骸柏毜莱鱿⒉浑S眾緣,入息不居陰界。常轉(zhuǎn)如是經(jīng),百千萬億卷,非但一卷兩卷!焙筠D(zhuǎn)付菩提達摩,兩手各放光明,化火自燃。 白話解: 尊者東印土人,因國王與不如密多祖,同車而出,尊者稽首于前:般若多羅尊者是西天第二十七祖。這位尊者是東印度的人,有一天東印度的國王和不如密多祖──也就是二十六祖,同坐著一輛車到外邊。這位般若多羅尊者,當(dāng)時是個街里行乞的童子,就來到車前,向不如密多祖師打個問訊。
祖曰:汝憶往事否?不如密多祖師就問般若多羅尊者說:“你記不記得以前的事情。俊
答曰:我念遠劫,與師同居,師演摩訶般若,我轉(zhuǎn)甚深修多羅。今日之事,蓋契昔因。般若多羅尊者就答覆不如密多祖師說:“我記得在很久遠很久遠的時候,我和法師您在一起住過。您在那時候,是研究演說《大般若經(jīng)》;而我所念、所研究、所講解的,就是無上甚深的修多羅,我所研究的是大乘的經(jīng)典。所以現(xiàn)在我們又碰到一起了,這大概和以前的因緣有關(guān)系!
祖乃謂王曰:此子非他,即大勢至菩薩是也。不如密多祖師就對國王說:“這童子不是旁人,是西方三圣中的大勢至菩薩,所化成的童子。”
后南印土國王,一日請尊者。齋次,王問:諸人盡轉(zhuǎn)經(jīng),唯師為甚不轉(zhuǎn)?有一天,南印度的國王請般若多羅尊者到他那兒去吃齋。吃完齋之后,國王就問尊者:“現(xiàn)在所有的人都在這兒轉(zhuǎn)法、念經(jīng),何獨尊者不念經(jīng)呢?”
尊者曰:般若多羅尊者就說了:“貧道出息不隨眾緣:我的呼吸向外出息的時候,不隨眾緣,不同流合污,不和光同塵。入息不居陰界:我吸回來的時候,不在色受想行識這五陰,也不在十八界。常轉(zhuǎn)如是經(jīng),百千萬億卷:我常常念這種的經(jīng),念百千萬億卷那么多;非但一卷兩卷:我不是那么著相地,拿起經(jīng)典來念一卷、兩卷啦!我是時時刻刻都在念經(jīng)。”
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合起來叫“十八界”。
后轉(zhuǎn)付菩提達摩,兩手各放光明,化火自燃:般若多羅尊者以后把心印的妙法,轉(zhuǎn)傳給菩提達摩尊者了。然后兩只手都放大光明,化出三昧真火,把自己燒了。
贊曰
遠劫同居 當(dāng)面作竊 是勢至來 彼此饒舌肘后懸符 通明廓徹 轉(zhuǎn)如是經(jīng) 陽春白雪 白話解: 遠劫同居,當(dāng)面作竊:遠劫在一起住過,“當(dāng)面作竊”,當(dāng)著人的面,說出這種泄露天機的話,就如同當(dāng)著人的面,來偷東西。
是勢至來,彼此饒舌:說他是勢至菩薩來的。這不如密多尊者在饒舌,般若多羅尊者也在饒舌,互相說多余的話;不應(yīng)該說的話,他們都說了!
肘后懸符,通明廓徹:在骼臂后邊,懸掛著一個符印,懸掛著這個命令、這個權(quán)力,這是早就說好,要來演這出傳佛心印的戲。這位尊者“通明廓徹”,通明是玲瓏透體;廓徹,是非常的有智慧。
轉(zhuǎn)如是經(jīng),陽春白雪:念這種的無字真經(jīng),就好像陽春那時候的白雪。到了春天,白雪雖然那么白,也會消融了。那么這位祖師,他不隨境入界,也不隨眾緣,所以他一定與眾不同,能以超出數(shù)外,不在五行中了!能以卓然獨立,與眾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