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紹
慧妃(17世紀-1670年)博爾濟吉特氏,康熙帝的妃嬪,科爾沁三等臺吉阿郁錫(孝莊文皇后的堂叔額德的兒子)的女兒,也是康熙帝的遠房表姑。與孝惠章皇后亦是姑表親!肚遄谑宜淖V》記載慧妃自幼待年宮中,也就相當民間童養(yǎng)媳,有清一代這情形很普遍;如康熙榮妃馬佳氏,員外郎蓋山之女,亦“待年宮中”,康熙六年(康熙帝當時只十五歲),生下皇子承瑞。尚未成婚,博爾濟吉特氏就在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十二日病死。五月初九日追贈為慧妃,是由嬪、貴人還是答應(yīng)、常在追贈慧妃不得而知,一般生下皇子方冊封為妃;因其家室淵源,若非當時政治環(huán)境使然,康熙四年冊立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后,慧妃極有可能在政治婚姻制度下成為皇后。
康熙帝陵寢于康熙二十年修建好后,慧妃金棺奉安入景陵妃園寢(初稱慧妃園寢、妃衙門)。慧妃是首個奉安入景陵妃園寢的康熙帝后妃。
《清朝野史大觀》稱康熙帝納姑為妃,其來源可能即是慧妃之事。
史籍記載
《國朝謚法考——妃謚》記載(清王士禎著,時為康熙朝刑部尚書):
妃(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三等臺吉阿郁錫之女)康熙九年五月二十三日謚曰慧。
慧妃喪儀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
慧妃薨,圣祖仁皇帝輟朝三日;
大內(nèi)以下宗室以上三日內(nèi)咸素服不祭神;妃宮中女子內(nèi)監(jiān)剪發(fā)截發(fā)辮,咸成服二十七日除服、百日剃頭,婣戚人等成服二十七日而除、百日剃頭,茶膳房人員男婦成服皆于大祭日除服百日剃頭。
又定:
妃初薨日親王以下,奉恩將軍以上,民公侯伯以下一品官予以上公主福金以下縣君奉恩將軍一品夫人以上咸齊集,移日祭日同二周月內(nèi)日上食上次,百日內(nèi)上食二次,均內(nèi)府官及執(zhí)事內(nèi)管領(lǐng)下官員男婦齊集。
又定:
妃金棺奉移殯宮行初祭禮,用金銀定七萬楮錢七萬畫段千端楮帛九千,饌筵三十一席,羊十有九,酒十有九尊設(shè)采仗,眾齊集行禮,次日繹祭金銀定楮錢各五千,饌筵五席,羊三酒三尊,不設(shè)采仗,執(zhí)事內(nèi)管領(lǐng)下官員男婦齊集大祭與初祭同。次日繹祭與前繹祭同,周月致祭用金銀定楮錢各一萬,饌筵十有一席,羊五酒五尊,二周月三周月百日致祭及未葬期年致祭羊酒楮帛之數(shù)皆與初周月同,清明設(shè)掛楮錢寶華一座,中元及冬至歲暮用金銀定二千楮錢一千,皆饌筵五席,羊一酒一尊,執(zhí)事內(nèi)管領(lǐng)下官員男婦齊集。
康熙二十年,妃金棺由殯處奉移妃園寢,豫期行奉移禮用金銀定楮錢各一萬五千,饌筵十有三席,羊五酒五尊,設(shè)采仗,眾齊集,沿途駐宿奠饌筵一至陵日不值班之大小官員咸于十里外跪迎舉哀候過隨行奉安園寢蘆殿,次日行奉安禮,陳設(shè)祭物與奉移同送往大臣官員暨在陵之大小官員等及其妻咸齊集。將入園寢先一日行奉移禮與前奉安禮同,至吉期安葬。
后宮排位
根據(jù)官方資料《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四十二的后妃排位順序記載:
溫僖貴妃
慧妃、惠妃、宜妃、榮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順懿密妃、純裕勤妃、定妃
神位排序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
乾隆二年奉旨:景妃園寢饗殿兩次間增造寢室牀龕,并定諸妃神位次序:
奉安溫僖貴妃神位于中龕內(nèi)居左,慧妃神位居右,惠妃神位次左,宜妃神位次右。
奉安榮妃神位于西龕內(nèi)居首,次平妃神位,良妃神位,宣妃神位。
乾隆六年,奉安成妃神位于東龕內(nèi)居首,九年奉安順懿密妃神位在成妃神位之次,十九年奉安純裕勤妃神位在順懿密妃神位之次,二十二年奉安定妃神位在純裕勤妃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