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
基本介紹
姓 名:陳錦章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陜西寧強
出生年月:1899年
犧牲日期:1935年
早年經歷
陳錦章,名文彩,又名錦文,字錦章,筆名瑾芳、嶓冢山樵。陜西寧羌(今寧強)人。1923年考入上海美術?茖W校,次年轉入上海藝術大學師范教育系,并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五卅”運動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五卅”慘案一周年時,他奉中共組織指派去楊樹浦等處張貼標語、散發(fā)傳單,參加了各界民眾舉行的紀念大會和會后在租界的游行示威活動。同年夏自上海藝大畢業(yè)后,受中共組織派遣,和同學、南鄭人孫紹亭一起,回陜西漢中建立黨組織。
傳播革命
陳回漢中后,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寧羌金牛驛(今大安鎮(zhèn))組織天足會、剪辮會,動員婦女放足,男子剪辮;組織學生宣傳隊上街演講,宣傳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向民眾報告北伐軍勝利進軍的消息,介紹進步青年何蔚然、陳文華等參加中共組織,于1927年春建立起中共在陜南地區(qū)的第一個小組--中共大安小組。1927年10月中共陜南特委成立后,陳在特委書記劉甲三領導下,于同年11月在城關金家坪建立了中共寧羌支部;創(chuàng)辦了光華復習學校,以傳播革命理論;他還計劃利用民間喪葬組織孝義會作掩護組織武裝暴動,后因形勢惡化,計劃未能實現。
堅持斗爭
1928年4月,國民黨新軍閥勢力在漢中搜捕共產黨員,中共陜南特委被迫中止活動;不久,陳在寧羌被捕,后經營救出獄避往四川成都。1929年夏潛回漢中,一邊教書,一邊秘密從事革命活動。1930年11月,中共陜西省委特派員梁益堂在南鄭龍崗寺召開黨員代表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共陜南特委,陳與其弟文華同時被選為特委委員,錦章負責學生運動。在白色恐怖下,中共陜南特委機關經常在陳家辦公和開會;陳的家也是特委編印、散發(fā)文件、傳單的秘密場所。時間一長,國民黨特務有所察覺,于1933年秋的一天派軍警搜查陳家。陳聞訊迅速將文件藏在地板下,然后凝神作畫。闖進來的軍警一無所獲,但仍然將陳帶走。因查無實據,很快放他回家,卻下令各學校不得再聘陳任教,理由是他有“共黨嫌疑”。陳失去教職,只好以賣畫為生,在艱難困苦中堅持革命斗爭。
長征犧牲
1935年農歷正月初一,紅四方面軍攻克寧羌縣城及陽平關、金牛驛等地。陳帶領全家(除年邁老母外)參加了紅軍。他被分配到川陜蘇區(qū)的中共木門區(qū)委;他的弟弟陳文華、陳文芳被分配到蘇區(qū)元壩縣和寧羌縣;他的父親陳大訓、妻子吳嘉珍、妹妹陳靜云、女兒陳亞民和弟媳李澤生、寧秀琴,侄女青梅,被分配到旺蒼紅軍被服廠。紅四方面軍離開川陜蘇區(qū)長征時,父親因年邁被留在旺巷,其余人都隨紅軍征戰(zhàn)。然而,長征結束到達陜北的,只有他的妹妹陳靜云(改名陳貞仁)一人;長女亞民,次女漢蘭子在征途中失散,被群眾收留;兩個弟弟、兩個弟媳、侄女和他本人都先后犧牲或失蹤。
原武漢市城建學院系主任
陳錦章,1930年10月生,湖南沅江人。1953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土木工程系。1956年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58年任設計室主任兼科研組長。1960年4月調入武漢市城市建設學院任教迄今。1980年晉升副教授,1987年晉升教授。歷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給水排水學會理事和湖北省土建筑工程學會第四、五屆理事兼市政工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土木建筑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武漢市城市建設學院環(huán)境工程系主任。
30多年來先后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必,選修課程12門,撰寫教學法文件資料11種,出版專業(yè)教材4種,編寫內部講義5種,撰寫學術論文和教學研究文章30余篇,在各類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其中5篇獲省,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獎?蒲谐晒暗叵滤F”受到全國科學大會獎勵,“四合一湖水綜合凈水池生產性試驗研究”獲建設部1987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
領導的給排水教研室多次被評為院、系先進集體。1982年以來,先報16次受到省市科協,省市土木工程學會和武漢市城市建設學院的獎勵,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yōu)秀教師。1991年5月被建設部授予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1992年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