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關(guān)于這一段“寂靜”與“輕安”的止--奢摩他,再作補充說明。求止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守竅、念佛、觀想……等,都是把心念專一止于一點上,這些修法也屬于奢摩他,但是,這是屬于小乘的奢摩他。這些修法有四個原則,第一步是求得“專一”,止于一點。第二步驟是“離戲”,離開了“空”的境界,離開了“有”的境界,離開了“非空非有”的境界,離開了“即空即有”的境界,這叫“離戲”,離開了戲論,戲論就是說笑話。達到了“空”的境界,不要以為了不起,不要以為“空”就是道;“空”是戲論、笑話,“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些境界都一樣是笑話。離開了這些笑話,算不算“寂靜”?還沒有。接下來,第三步是“一味”,在靜中,在動中,始終如一,始終不變,不受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也不受內(nèi)心情緒的干擾。第四步是“無修無證”,不須用心做功夫,也不認為證得什么道。到此階段,才是“寂靜”,無事不定,無時不定,無處而不定,這才是大乘的止。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奢摩他
(術(shù)語)?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禪定七名之一。譯曰止、寂靜、能滅等。 攝心住于緣,離散亂也。大乘義章十三曰:u2018奢摩他,此翻名止。攝心住緣。目之止。u2019 慧琳音義十八曰:u2018奢摩他,唐云止。u2019慧苑音義上曰:u2018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靜。謂正定離沈掉也。u2019圓覺略疏三曰:u2018奢摩他,此翻云止,定異名,寂靜義也。謂于染凈等境心不妄緣故。若準涅盤經(jīng)釋,即名能滅、能調(diào)、寂靜、遠離、及能清等。u2019了義燈五本曰:u2018奢摩他,此云心。u2019
與奢摩他相關(guān)的文章
——《英漢對照詞典》 奢摩他
A transliteration of the Sanskrit term /samatha which means 'calm abiding' or 'stabilization.' Stopping the wandering of the mind and focusing it on one object, thus bringing about a condition of quietude. In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it is usually rendered with the ideographs 止 and 定.
與奢摩他相關(guān)的文章
——《佛學常見辭匯》 奢摩他
華譯為止,即 止息一切雜念的意思。
與奢摩他相關(guān)的文章
——《法相辭典》 奢摩他
p1173
瑜伽十一卷七頁云:奢摩他者:謂九種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攝諸法。謂于自他、若衰若盛、可厭患法,心生厭離、驚恐、惡賤, 安住寂靜。
二解 瑜伽三十八卷十九頁云:云何奢摩他?謂諸菩薩、由八種思善依持故;于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系心令。浑x諸戲論。離心擾亂想作意故;于諸所緣而作勝解。于諸定相,令心內(nèi)住、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
三解 如菩薩云何能求奢摩他中說。
四解 瑜伽六十三卷八頁云: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奢摩他?答:為欲寂靜一切煩惱,正安止故。
五解 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頁云:復(fù)次由五種相,立奢摩他。一、近分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二、根本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三、根本無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四、聲開獨覺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五、菩薩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
六解 雜集論十卷十頁云:奢摩他者:謂于內(nèi)攝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調(diào)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平等攝持。如是九行、令心安住,是奢摩他。令住者:攝外攀緣,離內(nèi)散亂,最初系心故。等住者:最初系縛麁動心已;卽于所緣,相續(xù)系念,微細漸略故。安住者:或時失念,于外馳散,尋復(fù)斂攝故。近住者:從初已來、為令其心、于外不散;親近念住故。調(diào)順者:從先已來、于散亂因色等法中,起過患想增上力故;調(diào)伏其心令不流散故。寂靜者:于擾動心散亂惡覺隨煩惱中,深見過患;攝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最極寂靜者:或時失念,散亂覺等、率爾現(xiàn)行;卽便制伏,令不更起故。專注一趣者:精勤加行,無間無缺,相續(xù)安住勝三摩地故。平等攝持者:善修習故;不由加行,遠離功用,定心相續(xù),離散亂轉(zhuǎn)故。
七解 集異門論三卷二頁云: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謂奢摩他。
與奢摩他相關(guān)的文章
——《翻譯名義集》 奢摩他
概述
此云止。 涅盤經(jīng)云:奢摩他,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結(jié)故;又名能調(diào),能調(diào) 諸根惡不善法故。又曰寂靜,能令三業(yè)成寂靜故。又曰遠離,能令眾生離五欲故。又曰能清,能清貪欲嗔恚愚癡三濁法故。以是義故,故名定相。
與奢摩他相關(guān)的文章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奢摩他
為 梵語 camatha 之音譯,意譯止、寂靜、能滅,為 禪定的異名,乃 攝心而不被 外境所動,遠離并止息一切之散亂,使心寂靜。此常具“觀”(智慧)并用,稱為止觀。
與奢摩他相關(guān)的文章
——《藏傳佛教辭典》 奢摩他
梵語,意為寂止,即專注一心 入定! 土觀宗派源流》
與奢摩他相關(guān)的文章
——《阿毗達磨辭典》 奢摩他
奢摩他者,謂于內(nèi)攝心令住、等住、 安住、近住,調(diào)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平等攝持,如是九行令心安住,是奢摩他,令住者攝外攀緣內(nèi)離散亂,最初系心故。等住者,最初系縛粗動心已,即于所緣相續(xù)系念,微細漸略故。安住者,或時失念于外馳散,尋復(fù)斂攝故。近住者,從初已來為令其心于外不散,親近念住故。調(diào)順者,從先已來于散亂因色等法中,起過患想增上力故,調(diào)伏其心令不流散故。寂靜者,于擾動心散亂惡覺隨煩惱中深見過患,攝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最極寂靜者,或時失念散亂覺等率爾現(xiàn)行,即便制伏令不更起故。專注一趣者,精勤加行無間無缺,相續(xù)安住勝三摩地故。平等攝持者,善修習故,不由加行遠離功用,定心相續(xù)離散亂轉(zhuǎn)故。毗缽舍那者,謂簡擇 諸法最極簡擇,普遍尋思周審觀察,為欲對治粗重相結(jié)故,為欲制伏諸顛倒故,令無倒心善安住故,此中諸句依正行所緣境說,或依善巧所緣境說,或依凈煩惱所緣境說。簡擇諸法者,盡所有故。最極簡擇者,如所有故。普遍尋思者,由有分別作意俱行慧建立諸法相故。周審觀察者,委具推求故。
又依奢摩他毗缽舍那立四種道,或有一類,已得奢摩他非毗缽舍那,此類依奢摩他進修毗缽舍那,或有一類,已得毗缽舍那非奢摩他,此類依毗缽舍那進修奢摩他,或有一類,不得奢摩他亦非毗缽舍那,此類專心制伏沉掉雙修二道,或有一類,已得奢摩他及毗缽舍那,此類奢摩他毗缽舍那二道和合平等雙轉(zhuǎn)。此中依于止觀說四種道,初已得止故宴坐住心,乃至平等攝持,未得觀故還復(fù)宴坐,依三摩地簡擇諸法,乃至周審觀察。第二與此相違,第三二俱未得雙進修習,云何修習?謂聽聞法由受持門進修正觀,以此為先進修于止,第四已得二種相應(yīng)俱轉(zhuǎn)。
與奢摩他相關(guān)的文章
——《佛學大詞典》妙 奢摩他
即最高之 禪定。妙,即不可思議、絕對、無比之意。奢摩他,為梵語s/amatha 之音譯,意譯止、寂靜、能滅,為禪定七名之一,乃 攝心而不被 外境所動,遠離并 止息一切之散亂,使心寂靜。首楞嚴經(jīng)卷一(大一九·一○六下):u2018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u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