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高崧,字茂琰,廣陵人也。父悝,少孤,事母以孝聞。年十三,值歲饑,悝
菜蔬不饜,每致甘肥于母。撫幼弟以友愛稱。寓居江州,刺史華軼辟為西曹書佐。
及軼敗,悝藏匿軼子經(jīng)年,會赦乃出。元帝嘉而宥之,以為參軍,遂歷顯位,至
丹陽尹、光祿大夫,封建昌伯。
簡歷
崧少好學,善史書。總角時,司空何充稱其明惠。充為揚州,引崧為主簿,
益相欽重。轉驃騎主簿,舉州秀才,除太學博士,父艱去職。初,悝以納妾致訟
被黜,及終,崧乃自系廷尉訟冤,遂停喪五年不葬,表疏數(shù)十上。帝哀之,乃下
詔曰:“悝備位大臣,違憲被黜,事已久判。其子崧求直無已。今特聽傳侯爵!
由是見稱。拜中書郎、黃門侍郎。
簡文帝輔政,引為撫軍司馬。時桓溫擅威,率眾北伐,軍次武昌,簡文患之。
崧曰:“宜致書喻以禍福,自當反旆。如其不爾,便六軍整駕,逆順于茲判矣。
若有異計,請先釁鼓!北阌谧鵀楹單臅菰唬骸翱茈y宜平,時會宜接,此實為
國遠圖,經(jīng)略大算。能弘斯會,非足下而誰!但以此興師動眾,要當以資實為本。
運轉之艱,古人之所難,不可易之于始而不熟慮,須所以深用惟疑,在乎此耳。
然異常之舉,眾之所駭,游聲噂<口沓>,想足下亦少聞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
或能望風振擾,一時崩散。如其不然者,則望實并喪,社稷之事去矣。皆由吾暗
弱,德信不著,不能鎮(zhèn)靜群庶,保固維城,所以內(nèi)愧于心,外慚良友。吾與足下
雖職有內(nèi)外,安社稷,保家國,其致一也。天下安危,系之明德。先存寧國,而
后圖其外,使王基克隆,大義弘著,所望于足下。區(qū)區(qū)誠懷,豈可復顧嫌而不盡
哉!”溫得書,還鎮(zhèn)。
崧累遷侍中。是時謝萬為豫州都督,疲于親賓相送,方臥在室。崧徑造之,
謂曰:“卿令疆理西藩,何以為政?”萬粗陳其意。崧便為敘刑政之要數(shù)百言。
萬遂起坐,呼崧小字曰:“阿酃!故有才具邪!”哀帝雅好服食,崧諫以為“非
萬乘所宜。陛下此事,實日月之一食也”。后以公事免,卒于家。子耆,官至散
騎常侍。
史臣曰:昔張良拙說項氏,巧謀于沛公;孫惠沮計齊王,耀奇于東海,終而
誓甘之旅炎運載昌,稱狩之師金行不競。豈遭時之會斯蹇,將謀國之道未通?迷
于委質(zhì)之貞,暗于所修之慮,本既顛矣,何以能終!熊遠、王鑒有毗濟之道,比
之大廈,其榱桷之佐乎!崧之詆溫,頵之距結,挫其勞役之策,申其汝潁之論,
采郭嘉之風旨,挹朱育之余波,故桓溫輟許攸之謀,解結欽王朗之跡。緝之時典,
用此道歟!
評價
贊曰:臨湘游藝,才識英發(fā)。詭名違穎,陳書干越。孝文忠謇,嘉言斯踐。
茂高器鑒,雕章尤善。侯爵崧傳,高門頵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