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錢寶。1785-1859) 字楚玉,又字伯瑜。清太倉人。乃吳越王錢鏐的第二十九世孫。育有兩子五女,長子錢鼎銘。
據清同治年間刊印的《國史館本傳》記載:錢寶琛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道光元年(1821)提督貴州學政,十一年(1832)授同德知府,歷浙江督糧道,云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十七年擢湖南巡撫,明年改江西。二十一年調赴湖北,未赴移疾歸。為人嚴以律己,寬以御眾。歸里后以詩人提倡后進者垂二十年,尤留心桑梓事,如輯州志,興水利,樹桑育蠶,不憚躬為倡率,鄉(xiāng)里稱之。
他曾與林則徐在翰林院共過事,私交甚深,也屬禁煙的強硬派。林則徐在虎門禁煙前,錢寶琛已在湖南收繳煙具、煙土等,其中兩千余支煙具,他親往檢視后劈毀。林則徐廣東禁煙后,他又在江西積極響應,他還在贛粵與贛閩邊境捕捉到一個有萬余人的龐大的鴉片走私團伙,朝野為之震動。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錢寶琛以彈藥與大炮支援廣東、浙江前線。錢寶琛在任時,還謫貶吸煙官員、將棄與生員,并極力奏保擢升禁煙有功人員,愛憎分明。林則徐禁煙失敗后,被發(fā)配新疆伊犁,途經南昌時,錢寶琛以現(xiàn)職巡撫身份,前往滕王閣碼頭迎候,一敘衷腸。錢寶琛在湖南任上,處理苗疆因災欠收問題時,能不顧自己的烏紗帽,實事求是地奏請朝廷借口糧,借種子,以資接濟,故深得民心。禁煙失敗后,他托病回故里太倉。在太倉時,他利用南園的田地試行種桑養(yǎng)蠶。清道光以來,太倉蠶桑業(yè)發(fā)達,這與錢寶琛大力提倡是分不開的。
錢寶琛在道光十四年任浙江督糧道時,還捐銀三百多兩,會同錢泳等一起重建了祖先錢鑼的武肅王墓,在墓前重立大碑,錢镠的武肅王墓能保存到今天,成為一處游人濟濟的旅游景點,錢寶琛此舉是功不可沒的。
著作:《存素堂奏疏》4卷、《壬癸人物志稿》28卷、《頤壽老人年譜》2卷、《存素堂文稿》4卷補遺1卷、《存素堂詩稿》14卷、《錢頤壽中丞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