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父親 魯公伯禽
兄弟 魯考公 姬酋
兒子 魯幽公 姬宰 魯魏公 姬沸
魯國君主列表及在位
姬伯禽 前1043年-前998年 在位46年
魯考公 姬酋 前997年-前994年 在位4年
魯煬公 姬熙 前993年-前988年 在位6年
魯幽公 姬宰 前987年-前974年 在位14年
魯魏公 姬晞 前973年-前924年 在位50年
魯厲公 姬擢 前923年-前887年 在位37年
魯獻公 姬具 前886年-前855年 在位32年
魯真公 姬濞 前854年-前826年 在位29年
魯武公 姬敖 前825年-前816年 在位9年
魯懿公 姬戲 前815年-前807年 在位9年
魯廢公 姬伯御 前806年-前796年 在位11年
魯孝公 姬稱 前795年-前769年 在位27年
魯惠公 姬弗涅 前768年-前723年 在位46年
魯隱公 姬息姑 前722年-前712年 在位11年
魯桓公 姬允 前711年-前694年 在位18年
魯莊公 姬同 前693年-前662年 在位32年
魯閔公 姬啟 前661年-前660年 在位2年
魯厘公 姬申 前659年-前627年 在位33年
魯文公 姬興 前626年-前609年 在位18年
魯宣公 姬餒 前608年-前591年 在位18年
魯成公 姬黑肱 前590年-前573年 在位18年
魯襄公 姬午 前572年-前542年 在位31年
姬野 前542年在位3個月
魯昭公 姬稠 前541年-前510年 在位32年
魯定公 姬宋 前509年-前495年 在位15年
魯哀公 姬將 前494年-前468年 在位27年
魯?shù)抗?姬寧 前467年-前437年 在位31年
魯元公 姬嘉 前436年-前416年 在位21年
魯穆公 姬顯 前415年-前383年 在位33年
魯共公 姬奮 前382年-前353年 在位30年
魯康公 姬屯 前352年-前344年 在位9年
魯景公 姬匽 前343年-前323年 在位21年
魯平公 姬叔 前322年-前303年 在位20年
魯文公 姬賈 前302年-前280年 在位23年
魯頃公 姬讎 前279年-前256年 在位24年
前后任
前任:魯考公 前993年-前988年 繼任:魯幽公
姓氏文化
第一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公姬旦長子伯禽之幼子魚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長子姬伯禽有個幼子名叫魚,被封食采邑于東野(今山東曲阜),其后代有人遂以地名為姓氏,稱東野氏。
對此,在文獻《姬家屯志》中記載:黃帝二十二世(周公三世):諱祖姬酋,周康王姬釗十七年(魯公五十四年,魯考公元年,公元前1061年)即位,是為魯考公,在位四年薨,無嗣。弟姬熙,周康王二十一年(公元前1057年)即位,是為魯煬公。
魯煬公即位之后,筑茅闕門,招進賢士,以禮化民,在位六十年薨。在魯煬公執(zhí)政早期,因當時自己的弟弟姬魚年少,特請命周康王將之封于東野,為魯國的附庸國,遂以封地名為姓東野氏。
姬魚后生子二人:長子東野宰,次子東野費,此后繁衍東野氏一族,史稱東野氏正宗。
姬姓東野氏族人大多尊奉姬魚(東野公)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季平子,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春秋晚期,魯國有個上大夫叫季平子(季孫間如),因有功于國,被封賜食采邑于魯國東野(今山東平邑)。
季平子,本名季孫意如,公元?~前505年待考,春秋時魯國人,是貴族季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謚號“季平子”。
季平子是魯國的上大夫,以聰穎謀志著稱,他曾在周景王姬貴十三年(魯昭公姬稠十年,莒著丘公己去疾十年,公元前532年)率魯軍攻伐莒國,戰(zhàn)勝后奪取了莒國的郠邑(今山東沂水),還以俘虜做人犧,祭祀亳社,引得當時諸侯們嘩然。
后來季平子成為魯國的執(zhí)政上卿,位列子爵,之后在魯國專權(quán)多年,甚至在出使楚國時,一路上都打著國君的儀仗。
周敬王姬丐三年(魯昭公姬稠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季平子與郈氏、臧氏等其他貴族因斗雞結(jié)怨,郈昭伯、臧昭伯紛紛到魯昭公那里告狀,魯昭公也厭其權(quán)蓋君主,因此乘機發(fā)兵將季平子困于居宅。但季平子很快就得到了叔孫氏、孟孫氏家族的援救,三家貴族軍隊聯(lián)合起來與魯昭公對抗,結(jié)果魯昭公兵敗逃奔齊國,然后向齊、晉兩國求助。
季平子迅速采用了分化之策,即抗齊賂晉,當時的齊景公姜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也莫可奈何,而晉頃公姬棄疾(公元前525~前512年在位)則態(tài)度曖昧,使魯昭公復(fù)權(quán)無望,只得流亡居在乾侯地區(qū)(今河北成安東南部)。后終因晉頃公出面調(diào)停,季平子乃隨晉國使臣荀蹀至乾侯迎魯昭公回國。但魯昭公積怨甚深,拒絕返回,季平子因此更加惱憤。
因此,魯國實際上從一直從公元前517~前510年的七年間都沒有君主在位,只有季平子聯(lián)合了叔孫氏、孟孫氏在朝堂上聯(lián)合執(zhí)政,待魯昭公于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在乾侯逝世后,季平子干脆將魯昭公葬于魯國君主陵墓道之南,不使其與魯國前世歷代祖宗并列。由此可見季平子在當時魯國之勢大,已遠凌君主之上。不久,季平子也在郁郁中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