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晏端書(1800年-1882年),字巢蕓,號蛻叟,為中國清朝官員,于1863年2月14日- 7月6日期間,奉旨接替劉長佑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qū)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tǒng)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晏端書(1803—1881),引見后歷任浙江巡撫、督辦江北團練大臣、左副都御史、署兩廣總督。咸豐七(1857)、八年間,太平軍從贛、皖攻入浙江衢州、處州,晏端書赴浙西督戰(zhàn),逐走太平軍。在戰(zhàn)事相持階段,浙人告他辦理不善,抵抗不力,咸豐帝派兩江總督何桂清調查,何回奏說,晏端書“任事老成穩(wěn)練,勝于侈口而談者多矣” 。即他務實而不虛浮,遭到物議并不足怪。晏以戰(zhàn)事的勝利證明他辦事持重有力,這也是他從政的特點。在浙江任地方官多年的段光清於咸豐九年面見皇帝,當咸豐帝問他浙撫狀況時,他歷數(shù)各任上司吳文熔、黃宗漢、何桂清、晏端書及現(xiàn)任胡興仁,講到晏端書時說:“適當逆賊大股麕集,緊圍衢城,麋爛處州,因截留海運漕米,以濟軍糧,后蒙皇上福庇,賊竟遠遁,浙境肅清,其用心常見精細!但未能大展才華” 。證明他有從政能力,只是環(huán)境不好,未能盡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