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今江蘇 蘇州)人,唐代醫(yī)家。
野史逸聞
周廣
開元中,有名醫(yī)紀(jì)明者,吳人也。嘗授秘訣于隱士周廣。觀人顏色談笑,便知疾深淺。言之精譯,不待診候。上聞其名,征至京師。令于掖庭中召有疾者,俾周驗(yàn)焉。有宮人,每日昃則笑歌啼號,若中狂疾。而又足不能及地。周視之曰:"此必因食且飽,而大促力,頃復(fù)仆于地而然也。"周乃飲以云母湯。既已,令熟寐,寐覺,乃失所苦。問之。乃言:"嘗因大華宮主載誕三日。宮中大陳歌吹。某乃主謳者,懼其聲不能清。且常(常原作長,據(jù)明抄本改)食狘蹄羹,(羹原作美,據(jù)明抄本改)遂(明抄本遂作甚)飽。而當(dāng)筵歌數(shù)(明抄本數(shù)作大)曲。曲罷,覺胸中甚熱,戲于砌臺乘高而下。未及其半,復(fù)有后來者所激,因仆于地。久而方蘇而病狂,因茲足不能及地也。"上大異之。有黃門奉使,自交廣而至,拜舞于殿下。周顧謂曰:"此人腹中有蛟龍,明日當(dāng)產(chǎn)一子,則不可活也。"上驚問黃門曰:"卿有疾否?"乃曰:"臣馳馬大庾嶺,時當(dāng)大熱,既困且渴,因于路傍飲野水,遂腹中堅痞如石。"周即以消石雄黃,煮而飲之。立吐一物,不數(shù)寸,其大如指。細(xì)視之,鱗甲備具,投之以水,俄頃長數(shù)尺。周遽以苦酒沃之,復(fù)如故形。以器覆之。明日,器中已生一龍矣。上深加禮焉,欲授以官爵。周固請還吳中。上不違其意,遂令還鄉(xiāng)。水部員外劉復(fù)為周作傳,敘述甚詳。(出《明皇雜錄》)
【譯文】
唐玄宗開元年間,有位叫紀(jì)明的名醫(yī),是吳地人,他曾傳授秘訣給隱士周廣。學(xué)得秘訣后,周廣察言觀色,談笑之間就能知道病患的程度,說得非常詳細(xì)具體,無須診脈檢查。玄宗聽說周廣的大名,征召他進(jìn)京,并召集宮中有病的人到宮中偏房等候,讓周廣試驗(yàn)一下。
有一宮人,每天午后就又笑又唱又啼號,好像中邪得了狂病,并且還腳不能著地。周廣看后說:"這人一定是因?yàn)槌缘锰,緊接著又干了重活,不一會又跌倒在地而引起的。"周廣給他服用云母湯,不久這個人就停止癲狂。周廣使他熟睡,睡醒后,就沒有了以前的痛苦。周廣問他,他說:"曾因大華宮主人擺生日宴會三天,宮中布置大型歌舞樂隊,我是主唱,聲音不響亮,常吃豬蹄羹,吃飽后就去宴席上唱歌,唱完后就覺得咽中特別熱。我們幾個人就去高臺上玩耍,從上面往下跳。我還未跳到一半,后面有一個人又跑了下來。撞著了我,因此跌倒在地,很長時間才醒過來。就得了這狂病,腳也不能著地。"玄宗感到非常驚異。有一個黃門奉使,從交廣來到這里,在大殿上行大禮參拜,周廣看了看他說:"這個人腹中有條蛟龍,它明天必定生下一子,如果不及時治療他就不能活了。"玄宗吃驚地問黃門奉使,說:"你有病嗎?"奉使說:"臣騎馬奔馳在大庾嶺時,當(dāng)時天氣炎熱,臣又乏又渴,就在路邊河溝里喝了生水,于是腹中就長了一個如堅石般的腫塊。"周廣馬上用硝石、雄黃煮水給他喝。剛剛喝完,就從口中吐出一物,不過幾寸長、手指大小的東西。仔細(xì)一看,身上長有鱗、甲,投放在水中,不一會就長到好幾尺長。周廣急忙用苦酒把它泡上,它又恢復(fù)到了原來那么大小。周廣用器具蓋上,第二天,器皿中已生出一條小龍。
玄宗非常禮待周廣,想要授他官爵,周廣堅持要回家鄉(xiāng)吳地。玄宗沒有違背他的意愿,讓他回到故鄉(xiāng)。水部員外劉復(fù)為周廣作傳,對他的事跡敘述得很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