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一、[清](公元一八三三年至一九0四年)字季貺, 浙江山陰人,周星譽(yù)之弟。生于清宣 宗道光十三年,卒于德宗光緒三十年,年七十二歲。官福建建寧府知府。星詒工詩,好為近體,多真摯語。著有《窳櫎詩質(zhì)》及《瑞瓜堂詩鈔》并傳于世。
二、周星詒(1833--1904)字季貺,清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季貺兄星譽(yù)官至廣東鹽運(yùn)使,藉其資財(cái),喜收藏金石書畫秘籍,藏書甚富,多前賢手錄本、乾嘉名家精校善本及宋元舊槧,若嚴(yán)可均校《北堂書鈔》等,所藏甄擇甚精,朱黃爛然,皆有題跋,約數(shù)萬卷。精于目錄之學(xué)。為官福建,虧公款無以償,蔣風(fēng)藻出三千金資之,遂以藏書盡歸蔣氏心矩齋。居處日“逸云閣”,藏書處曰“瑞瓜堂”,藏書印有“癸巳人”、“周星詒印”、“星詒”、“祥符周氏瑞瓜堂圖書”、“逸莊”等。著有《窳壙藏書目》、《傳忠堂書目》、《勉熹集詩》等書。
藏書紀(jì)事詩之周星詒
周星詒季貺
第一楊風(fēng)癸巳人,韭花帖里證前身。鷗波生日兒初度,更錫嘉名是甲寅。
周季貺別駕,名星詒,河南祥符縣人。兄星譽(yù),字玉叔,由詞林官至廣東鹽運(yùn)使。季貺少藉華朊,收藏甚富。精于目錄之學(xué),四部甲乙,如別黑白。筮仕閩垣,獲譴虧公帑,無以償,亡友蔣香生太守出三千金資之,遂以藏書盡歸蔣氏心矩齋。余未識(shí)季貺,嘗從香生聞其緒論。同官中尚有大興傅節(jié)子太守,名以禮,工文能詩,嘗見其所刊宋傅崧卿《夏小正》,校勘精核,一字不茍。仁和魏稼孫鹺尹,名錫曾,嗜碑板之學(xué),輯有《績語堂碑錄》。此三君,香生皆嚴(yán)事之,故晚年頗窺學(xué)問流略,非復(fù)吳下阿蒙矣。季貺書數(shù)十櫝,余在心矩齋盡見之,雖無宋元舊槧,甄擇甚精,皆秘冊(cè)也,尤多前賢手錄之本及名家校本,朱黃爛然,各有題跋,今散為云煙矣。季貺生于道光癸巳,仿楊少師之例,鐫“癸巳人”一印,藏書精本,用以押尾,其子亦仿趙鷗波有“甲寅人”一印,詳見前馮定遠(yuǎn)詩注。
周星詒詞作
詞作選
減字木蘭花·重過山塘感賦
山光水色。風(fēng)景依稀渾似昔。少了燈船。閑煞山塘七里煙。
屋荒人靜。歌板酒旗零落盡。月黑風(fēng)尖。小隊(duì)銀刀結(jié)束嚴(yán)。
蝶戀花·題繼叔重司馬《小紅樓閣填詞圖》
綠縐羅窗清似水。閣外梧桐,搖得秋痕碎。幾折闌干人獨(dú)倚。篆煙碧漾簾波膩。
多少無聊無賴意。譜入鷗弦,半是相思淚。煙水斜陽紅萬里。閑情少個(gè)涼鷗寄。
凄涼犯·冬夜宿杭州林氏友梅堂,寄陳季存梅家叔子
凍云如墨。沉沉甚、晚風(fēng)吹送天黑。坐來偏懶,眠來又怯,布衾如鐵。誰家橫笛,更情惜、做成凄切。怎支持、亂鴉聲里,枯柳蕩寒色。
遙想聯(lián)吟際,窗孕燈紅,簾涵煙碧。詩成一笑,恰黃梅、繁開似雪。應(yīng)也懷人,正載酒、江湖獨(dú)客。又窗前、陣陣急雨打破葉。
高陽臺(tái)
坐綠鶯慵,銜紅蝶瘦,時(shí)光過了清明。荏苒年華,幾番醉里瞢騰。六橋煙柳牽愁慣,牽不住、些子殘春。任綠陰、如水匆匆,蕩得無痕。
湔裙拾翠湖南路,有楝花開雪,梅子成陰。無賴啼鵑,驀催歸去聲聲。東風(fēng)吹遠(yuǎn)天涯夢(mèng),倚闌干、芳草黃昏。惱情懷、千里斜陽,花亂江城。
詞作集評(píng)
【集評(píng)】
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卷三:“自蘇城至虎丘,中為山塘,月地花天,終歲游人如織!稙踅z詞》所謂u2018夜火千家紅杏幕,春衫十里綠楊樓u2019是也。逮金陵陷后,虎旅云屯,漸形寥落。祥符周季貺司馬星詒有重過山塘感賦《減字木蘭花》云云,誦之令人悵惘!抉R詞名《勉熹》!垂艁硇值苣茉~者,山谷有兄元明,少游有弟少章,王和甫、平甫,孔常父、毅父,曾子固、子開,洪文惠、文敏,及廬陵李氏《花萼集》,均不過單詞或數(shù)闋而已。至坡公弟子由所傳《漁家傲》一詞,即不甚工。本朝王阮亭尚書與兄西樵,陳其年太史與弟緯云,均以詞名。然《炊聞》、《紅鹽》二集,遠(yuǎn)不如《衍波》、《烏絲》。今給諫昆仲,塤吹篪應(yīng),殆將上掩古人!
冒廣生《小三吾亭詞話》卷一:“外祖周季貺先生星詒《勉熹詞》……卷端有譚仲修序,謂u2018每誦其詞,婉篤微至,如衛(wèi)洗馬渡江時(shí),傾倒一世,令人怊惆不已u2019。先生好蓄書,精校讎略錄之學(xué),抱經(jīng)、堯圃未能或過。又多識(shí)前言往行,海內(nèi)學(xué)子接其言論豐采者,恒以為幸。先生雖不以詞傳,而賦物緣情,詩人遺則,當(dāng)使世知填詞中有儀廛、機(jī)云也!
周星詒軼事
周星詒藏珍受累
祥符周季貺先生,為兩廣鹽運(yùn)使周云叔都轉(zhuǎn)星譽(yù)之弟,以知縣官閩,頗好藏舊籍,有宋寫《北堂書抄》,頗見珍異。
時(shí)丁雨生中丞撫閩,收藏繁富,聞先生有此書,頗欲得之,遣人示意;先生不應(yīng)。后先生以虧官款被劾,在他人,本可以查抄無著了事,丁心銜先生,特令留閩,俟交清官款,方許回籍。故先生后雖挈家居蘇,仍時(shí)需至閩,以是終其身云。
——《汪攘卿筆記》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