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冒效魯(1909-1988),字景璠,又名孝魯,別號叔子,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明末清初“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后人,一代名士、著名學者和詩詞大家冒鶴亭第三子。
書香門第
江蘇如皋冒家是我國近代著名書香門第,鶴亭先生對三子冒效魯能傳其學亦深感快慰,有“我有五男兒,璠也得吾筆”之句。冒效魯曾擔任太白樓詩詞學會會長。因而,有“太白樓詩人”的美譽。其詩詞被選入《上海近百年詩詩選》、《當代學者詩詞手跡》、《當代名人詩選》等,自選詩《叔子詩稿》一書,由錢鐘書題簽,錢仲聯(lián)作序。
效魯先生家學淵源深厚,少時習經史,喜詩文。其早歲詩作即深得樊增祥,康有為,陳寶琛等名家的稱賞。后時與趙熙、夏敬觀、譚澤闿、葉恭綽、胡漢民、章士釗、高二適、蘇淵雷等名士唱和。
個人經歷
1925年,他入北京俄文專修館學習,5年后以第一名的學績畢業(yè),即入讀哈爾濱法政大學。1933年隨顏惠慶赴中國駐蘇聯(lián)大使館任秘書職,為大使當翻譯。曾參加高爾基主持的全蘇作家大會。漢學權威阿列克謝耶夫院士稱他是“平生所見華人中不可多得的通品!本ㄓ、法、俄等多門外語,尤以俄語水平最高。曾校譯過《頓巴斯》、《成吉思汗》、《屠格涅夫評傳》等著作。
解放后,曾在復旦大學外語系工作,并兼任商務印書館特約編緝及商業(yè)?茖W校俄文教授。1958年,在安徽大學任教,兼任中華詩詞學會顧問,安徽省文學學會顧問,安徽省考古學會理事及太白樓詩詞學會會長等職。
倘言近代詩壇可稱“翩翩濁世佳公子”者,非冒孝魯莫屬。陳巨來“安持人物瑣憶——記十大狂人事”將孝魯先生排在“十大狂人”之首。冒孝魯為人狂傲,與錢鍾書先生最相投契。1938年,他奉調取道歐洲回國,在法國馬賽舟中,與錢鍾書、楊絳伉儷相識訂交,遂成莫逆,相互賞識,詩詞唱和,從此往來不斷。錢鐘書《圍城》之董斜川即以冒孝魯為原型。冒孝魯有一年曾求太極名家樂奐之為之醫(yī)病,樂以氣功治愈后,兩人暢談虛字語助詞。樂云:讀通《論語》,虛字也通了。冒孝魯自此稱樂老師不已矣,并對人曰:斯人非徒以拳術鳴也。自此有人云:看來孝魯并非對任何人都狂了。
家庭簡介
父親:著名學者和詩詞大家冒鶴亭。
女兒:俄語翻譯家冒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