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0年至1984年在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專業(yè)學習;1989年6月碩士畢業(yè)于蘭州鐵道學院橋梁與隧道專業(yè);1997年6月博士畢業(yè)于長沙鐵道學院橋梁與隧道專業(yè)。1989年6月至1992年12月在石家莊鐵道學院任教;1992年12月至1998年10月在長沙鐵道學院任教;1998年10月至2001年4月在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工作;2001調入華南理工大學原交通學院橋梁教研室。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橋梁結構穩(wěn)定與振動、新型橋梁結構與高架輕軌結構理論與應用及既有橋梁結構病害診治的研究。
研究項目
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部級項目20余項。其中主持國家“八五”攻關項目“高速鐵路橋梁動力性能”之子題“高速鐵路橋梁橫向剛度和橫向搖擺力研究”和參加國家“八五”攻關項目“高速鐵路無縫線路橫向穩(wěn)定性及設計參數的研究”已通過國家級驗收。
主持世界銀行貸款資助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江珠高速荷麻溪斜拉橋施工監(jiān)控與其空間應力計算分析等縱橫向科研項目多項。
科研成果
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了高速列車經過橋梁時構架振動人工蛇行波V-σ的關系,首次模擬出了高速列車構架人工蛇行波,解決了列車----橋梁振動關鍵技術問題,此成果已被鐵道部專家鑒定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于199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首次提出了板桁組合鋼梁考慮畸變、翹曲、剪力滯后和局部與整體相關屈曲的單位寬橫向條帶扳梁單元法;系統(tǒng)完整地提出了薄璧直線箱梁,曲線箱梁、斜交箱梁、正交T型梁及斜交T型梁空間的板梁單元法;首次提出了考慮局部與整體相關屈曲H型截面桿件極限承載力計算的梁段有限元法。
在工程實踐方面:(1)先后完成了江門市江沙路沿線舊橋診治、佛山瀾石大橋、廣西興安升坪大橋、深度大橋等大小橋梁近20余橋的診治加固設計;(2)完成了我國首座部分鐵路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廣深線石龍大橋病害機理研究及江門市潮蓮大橋病害分析與裂縫監(jiān)測、廣東九江獨塔斜拉橋檢測與病害分析等工作。
所獲榮譽
論文
在《Structures and Buildings》(英國)、《Engineering Structures》(美國)、《Computers&Structures》(美國)、《土木工程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近80篇,被SCI收錄3篇,Ei收錄16篇(含網絡版),獲省級一等獎1篇。
獲獎
箱梁計算理論已被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導師何廣漢(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博士導師)教授在《橋梁建設》2000年第3期,(國內核心期刊和統(tǒng)計源期刊、橋梁界權威期刊)發(fā)文給予高度評價。與計算理論相比“該方法更能真實的反映實際橋梁結構的行為,是一種有吸引力的計算方法”,也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方秦漢院士的高度評價,上述理論“對該學科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見專著序言)!傲熊--橋梁時變系統(tǒng)橫向振動理論與應用”于1998年獲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高速鐵路鋼桁梁橋車振隨機分析》一文獲湖南省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