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厲聲教自1956年投身中國外交事業(yè),在50余年的外交生涯中,深度參與了中緬、中印、中朝、中蘇等邊界談判及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等重大國際談判,先后擔任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中國代表團顧問、聯(lián)合國大會中國代表團顧問、中國駐巴巴多斯代理大使、中國駐加拿大多倫多副總領事、外交部參贊、外交部顧問等職。他被公認為國際海洋法和中國領土、邊界問題權(quán)威專家,是《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與定稿人之一,并參與了英文本的起草與定稿工作。他為國家的外交事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肯定與兩次接見。在遺體告別儀式上,周恩來侄女周秉德特為其敬獻了花圈。
厲聲教是一位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外交家,是首位受邀在西方多家知名媒體開設個人專欄的中國外交家,是為數(shù)不多的同時在外交與外宣領域均作出杰出貢獻的中國外交家。
厲聲教青年時期曾是一名運動健將,在南京大學就讀期間,曾被選拔為南京市足球隊隊員、南京大學;@球隊主力隊員,1950年代曾代表南京市及南京大學參加多個全國性運動會及足球、籃球比賽。中年后,曾獲外交部乒乓球比賽冠軍。
據(jù)權(quán)威史料記載,厲聲教祖上是齊國開國君主姜子牙,七世祖是清代詩壇泰斗厲鶚,祖父是晚清金石篆刻名家厲良玉。他是民國著名教育家、外交家厲麟似的長子。
人物生平
厲聲教,籍貫浙江省杭州市,1935年1月7日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
1937年,厲聲教舉家遷居上海。1940年,進入上海市工部局新閘路小學(今靜安區(qū)第一中心小學)就讀。1946年考入上海市市西中學。在市西中學就讀期間,不僅學業(yè)優(yōu)秀,足球、籃球球技也非常出眾,在上海市已有一定名氣。
1952年,厲聲教考入南京大學地理系經(jīng)濟地理專業(yè)。在南京大學期間,學習成績優(yōu)異,善詩詞,英語成績尤為突出。他還是南京大學籃球校隊的主力隊員,并被選拔為南京市足球隊隊員和南京青年足球隊隊員,代表南京市及南京大學參加了多個全國性運動會及足球、籃球比賽。品學兼優(yōu),才華出眾的厲聲教一時成為南京大學的明星人物。
1956年9月,厲聲教進入外交學院工作,在世界經(jīng)濟教研室任教員。
1956年11月,厲聲教被時任外交部條約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閻寶航選入外交部條約委員會,專門從事領土邊界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并師從著名國際法專家劉澤榮。被作為劉澤榮的接班人加以重點培養(yǎng)和鍛煉,是劉澤榮在外交部的唯一入室弟子與接班人。與厲聲教同年進入外交部條約委員會的還有后成為新中國首任聯(lián)合國國際法院大法官的倪征燠。二人結(jié)下了終生的友誼。
1958年8月,在劉澤榮、倪征燠、周鯁生三位國際法學界權(quán)威向毛澤東與周恩來做關于領海法律制度等問題的匯報時,厲聲教作為劉澤榮的接班人,曾受到毛澤東與周恩來的關注。
在此期間,厲聲教深度參與了中緬、中印、中朝、中蘇等邊界談判,并在國家官方地圖上的國界線標繪、解決大陸邊界糾紛與島嶼矛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維護邊疆穩(wěn)定,更好地開展周邊外交工作作出了貢獻,也為今日繼續(xù)搞好同鄰國的關系奠定了基礎。
其1960年撰寫的調(diào)研報告《波蘭領土變遷》及對于德波邊界寇松線問題的研究獲得了中央領導的關注與重視。外交部為此專門安排厲聲教在大會上就此作專題業(yè)務講座。調(diào)研報告和講座受到了國際法學界泰斗周鯁生等外交部專家的好評。
1962年至1964年,厲聲教在外交學院進修。
新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后,厲聲教與倪征燠作為中國代表團顧問一同參加了自1972年3月到1982年12月歷次的聯(lián)合國海底委員會會議和隨后的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厲聲教與倪征燠是《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與定稿人,并參與了英文本的起草與定稿工作。
厲聲教1973年10月就領海寬度問題向周恩來總理的重要建言,獲得了周恩來的肯定與支持,使得中國堅持了12海里而非200海里領海寬度的主張,并最終于1982年以既定12海里領海寬度簽署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會議1982年最終通過了地位僅次于《聯(lián)合國憲章》的《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成為主要簽字國家之一,周恩來、厲聲教等人的努力在其中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為維護國家主權(quán),爭取中國及其他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海洋權(quán)益,以及對該公約的產(chǎn)生和順利通過都作出了貢獻。
在此期間,厲聲教還與倪征燠作為中國代表團顧問一同參加了第二十七屆聯(lián)合國大會,并同國家測繪總局地名委員會共同組團參加了聯(lián)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以及其他聯(lián)合國會議等。這一時期,厲聲教頻頻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外交活動與外交談判。他學貫中西,風度儒雅,加之其非凡的個人魅力,出眾的英語水平和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使得其他與會國家代表逐漸對中國人產(chǎn)生好感。他出色地完成了國家托付的重任,也贏得了其他與會國家代表對中國的尊敬。
1986年,厲聲教調(diào)任中國駐巴巴多斯大使館參贊,1987年被任命為中國駐巴巴多斯代理大使,此間正值中國與巴巴多斯建交十周年。厲聲教在任期間積極推進中巴兩國在各領域的友好合作,并在國際事務中保持良好溝通與配合,鞏固了雙邊關系,為今日的中巴兩國友好關系奠定了基礎。
從巴巴多斯卸任后,厲聲教被任命為中國駐加拿大多倫多副總領事,主管僑務等方面的工作。他在任期間十分關心當?shù)厝A僑華人的生存與發(fā)展,在保護僑胞的合法權(quán)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他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深受多倫多廣大華僑華人們的景仰和愛戴。
他還曾參與對國際形勢和國家外交政策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調(diào)查研究,為中央在外交外事決策方面提供對策建議。
在繁忙的外交工作之余,厲聲教還參與、組織了一系列國內(nèi)外重要學術活動,曾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之邀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前去訪學,為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學術聲譽作出了貢獻。
退休后,厲聲教仍十分關心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作為國家邊海事務方面的權(quán)威專家繼續(xù)擔任外交部顧問,為祖國的外交事業(yè)及外交史方面的研究貢獻自己的余熱。他還兼任多所知名學府、智庫的客座教授與名譽顧問,將自己平生所學傾囊傳授給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同時為國家的外交、外宣及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建言獻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所講授的課程內(nèi)容包括外交實務、國際法、中美關系、跨文化溝通、外交史、國際傳播等。
此外,他還受邀在多家國際知名媒體上開設英文專欄,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厲聲教也是首位在美國《赫芬頓郵報》等西方主流媒體上開設個人專欄的中國外交家。他十分支持國家外宣事業(yè)的發(fā)展,應邀擔任多家中央媒體名譽顧問,助力其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他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同時在外交與外宣領域均作出杰出貢獻的中國外交家。
晚年的厲聲教投入了大量精力整理自己早年即開始記錄的外交日記等材料,大量材料在其生前均未發(fā)表。
2017年8月6日7時38分,厲聲教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8月16日上午9時,厲聲教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家族成員
七世祖厲鶚,清代著名詩人、學者,浙西詞派中堅人物。
祖父厲良玉,晚清篆刻書畫名家、西泠印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
父親厲麟似,民國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聯(lián)合國中國分部創(chuàng)辦人、上海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
母親唐麗玲,上海名媛,鋼琴家、電影演員,曾任教于浙江大學并任女生部主任。
大伯父厲綏之,中國第一代西醫(yī)、浙江醫(yī)科大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
二伯父厲爾康,民國高級將領,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陳立夫的結(jié)拜兄弟,陳誠的老師。
人物逝世
2017年8月6日7時38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資深外交官、國際法學家、中美問題專家、南京大學杰出校友厲聲教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8月16日上午9時,厲聲教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原司長陳士球、司長徐宏、原副司長唐承元、副司長郭曉梅、中國駐卡拉奇原總領事馬亞歐、領事司參贊童德發(fā)、梅汝璈之子梅小璈、賈俊杰參贊及厲聲教同志親屬、同事及生前友好等前往送別。
武韜、唐聞生、周秉德、施燕華、黃惠康、徐宏、歐陽玉靖、黃屏、王建邦、樊桂金、劉晉、王宗來、陳佩潔、阮平、鄧繁華、王穎、朱大奎、李澤春、陳毓川、伏鵬、倪乃先、梅小璈、陳宗德、崔功豪、楊振玉(楊振寧之妹)等,及外交部離退休干部局、外交部條約法律司、邊界與海洋事務司、領事司、南京大學校友總會、市西中學校友會等敬獻花圈。
人物貢獻
一、起草聯(lián)合國公約,維護國家主權(quán)
厲聲教是《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與定稿人,并參與了英文本的起草與定稿工作。其1973年10月就領海寬度問題向周恩來總理的重要建言,獲得了周恩來的肯定與支持,使得中國堅持了12海里而非200海里領海寬度的主張,并最終于1982年以既定12海里領海寬度簽署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會議1982年最終通過了地位僅次于《聯(lián)合國憲章》的《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成為主要簽字國家之一,周恩來、厲聲教等人的努力在其中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為維護國家主權(quán),爭取中國及其他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海洋權(quán)益,以及對該公約的產(chǎn)生和順利通過都作出了貢獻。
二、參與周邊外交,維護邊疆穩(wěn)定
厲聲教深度參與了中緬、中印、中朝、中蘇等邊界談判,并在國家官方地圖上的國界線標繪、解決大陸邊界糾紛與島嶼矛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維護邊疆穩(wěn)定,更好地開展周邊外交工作作出了貢獻,也為今日繼續(xù)搞好同鄰國的關系奠定了基礎。
三、推進中外合作,傳播中華文化
在擔任中國駐巴巴多斯代理大使期間,厲聲教積極推進中巴兩國在各領域的友好合作,鞏固了雙邊關系,為今日的中巴兩國友好關系奠定了基礎。在擔任中國駐加拿大多倫多副總領事期間,在保護僑胞的合法權(quán)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為推動加拿大華僑華人社會積極傳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及向加拿大主流社會傳播中華文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四、致力文化外交,發(fā)展國家軟實力
厲聲教參與、組織了一系列國內(nèi)外重要學術活動,為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學術聲譽作出了貢獻。他還在通過西方知名媒體向世界更好地介紹和說明中國的同時,發(fā)揮自身外交外事經(jīng)驗豐富,人脈高端廣博等優(yōu)勢,致力于文化外交,注重對外民間友好交往,促進了中西方更好地溝通和交流,為提升國家文化國際影響力和軟實力,配合整體外交工作大局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五、首位在西方知名媒體開設專欄的中國外交家
厲聲教是一位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外交家,是首位受邀在西方多家知名媒體開設個人專欄的中國外交家。他憑借自身在西方主流社會的影響力與公信力以及地道的英語,積極地向世界說明中國,為國家的外宣事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
人物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厲聲教同志在外交部及駐外使領館工作期間,認真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外交路線,努力開展外交活動,注重調(diào)查研究,實事求是。他光明磊落,襟懷坦蕩,工作勤奮,盡職盡責,默默奉獻,廉潔奉公,艱苦樸素,誠懇待人,作風正派。退休后,厲聲教同志仍然十分關心黨和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yè),衷心擁護黨中央的領導,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厲聲教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他把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他為之奮斗的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同志、好干部。我們要學習他的優(yōu)秀品質(zhì),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在政治運動中,厲聲教同志雖遭受沖擊,多次被下放勞動改造,但面對逆境,他仍堅持原則,始終擁護周恩來總理,依然堅信黨和組織,表現(xiàn)出了共產(chǎn)黨人的高尚品格!
中國原駐俄羅斯大使武韜:“聲教同志,敦厚勤勉,謙謙君子,風范長存。”
外交部原翻譯室主任、著名外交家吳建民夫人施燕華:“我和建民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就曾和聲教同事一段時間并建立友誼,特別是他們倆曾一起參加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的工作,經(jīng);ハ嗲写。聲教對工作的細致認真令人欽佩,對一些問題都能把來龍去脈講得一清二楚。建民生前也經(jīng)常和我談起他,稱贊他為人正派,事業(yè)心強。退休后我多次在外交部與他同桌吃飯,發(fā)現(xiàn)他仍為外交部國際法方面的人才培養(yǎng)殫精竭慮!
中國僑聯(lián)原副主席唐聞生:“聲教同志英語很好,是一位鉆研業(yè)務的學者型干部,在外交部文化大革命中反對極左。”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王穎:“厲聲教是一個很出色的外交家,他英語非常好,專業(yè)也很扎實。他一輩子兢兢業(yè)業(yè),不求名,不求利,是一個非常杰出的學者型外交官。厲聲教對周恩來總理主持外交大政與成就,是欽佩、信服與忠誠執(zhí)行的?梢哉f,他遵守我國外交工作的原則與作風,終生不渝。在擔任中國駐多倫多副總領事期間,他主管僑務,對華僑十分關心,為他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在多倫多華僑中很有口碑。他忠貞愛國,且很有情趣,思想境界也很高。作為外交官,他宣揚了國家,團結(jié)了人民,他的逝世是一個損失。聲教同學忠貞愛國、無私奉獻,是我們的榜樣!”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象中心原主任李澤春:“聲教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官,代表國家參與了多個重大的國際談判,并獲得了周恩來總理的肯定,是我們市西中學最杰出的同學之一。聲教為人,光風霽月,至真至純,從來“事無不可對人言”。他于功名利祿并不如何計較,終其一生都保有一顆勤勉務實,淡泊寧靜的赤子之心,這固然令他長葆謙和沉著的氣度,卻也令人誤以為是因他過得一帆風順。唯有真正懂得他的人,才知道他的“不動聲色”,是遭遇過多少磨難與坎坷后的淡然。較之于他豐溢的才華與貢獻,他這一生,終是歉收了!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外交部條法司原司長、聯(lián)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黃惠康:“厲老對國家的外交條法事業(yè)貢獻良多,海內(nèi)外條法人將永遠銘記在心。厲老對司里的工作十分關心,特別是為整理司史竭盡心力,F(xiàn)在懸掛在司會議室的條法司簡史就凝聚了他老人家的智慧和奉獻。”
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歐陽玉靖:“厲老是我國從事邊界與海洋事務工作的外交官中碩果僅存的老專家,他的逝世令人痛惜。厲老是我們?yōu)閿?shù)不多的老同行、老前輩之一,在歷屆條法司同事中都很有口碑,我們都非常敬重他。厲老高風亮節(jié),淡泊名利,一生為人坦誠,默默奉獻,為國家的條法與邊海事業(yè)作出了大量的貢獻。特別是退休后,仍繼續(xù)積極地為國家邊海事業(yè)發(fā)揮余熱。這種忘我的精神必將激勵我們在新的時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人物軼事
厲聲教青年時期曾是一名運動健將。在南京大學就讀期間,曾被選拔為南京市足球隊隊員、南京青年足球隊隊員和南京大學;@球隊主力,1950年代曾代表南京市及南京大學參加多個全國性運動會及足球、籃球比賽。1953年在南京大學首屆校運動會上,厲聲教奪得100米短跑季軍。從南京大學畢業(yè)進入外交部后,厲聲教成為外交部籃球隊主力隊員、隊長兼教練;中年以后改打乒乓球,曾獲外交部乒乓球比賽冠軍。
厲聲教的父親厲麟似與周恩來是故交,二人曾同在歐洲留學并結(jié)下友誼。周恩來于1924年回國,在黃埔軍校任政治部主任,而厲麟似也于1930年從德國海德堡大學博士畢業(yè)歸國,在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任司長,二者后均成為享譽世界的外交家。厲麟似也是上海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之一,對于促進國共兩黨合作抗日起到了重要作用。無巧不成書,厲家與厲聲教夫人家還均分別與周恩來有親戚關系。厲聲教曾多次深情地表示,周恩來總理是他一生最敬佩的人,是他的偶像。在外交部的政治運動中,厲聲教雖遭受沖擊,但面對逆境,他仍堅持原則,始終擁護周恩來總理,終生不渝。在厲聲教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周恩來侄女周秉德特敬獻了花圈。
厲聲教去世前曾給家人留下三大遺愿:第一,身后事一切從簡,不給國家和親友增加負擔;第二,遺體捐出,用于醫(yī)學研究;第三,喪葬費用全部捐出,一部分用于老年疾病的研究,幫助更多老年人,另一部分捐給母校南京大學和上海市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