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冕王后
法拉赫·巴列維(Farah Pahlavi)婚前名法拉赫·狄巴(Farah Diba),伊朗末代王后。1938年10月14日生于伊朗德黑蘭一貴族家庭,阿塞拜疆族。早年在德黑蘭圣女貞德女中和拉齊高中畢業(yè)。1957年去巴黎建筑?茖W(xué)校讀書, 在那與后來的伊朗國王巴列維結(jié)識并相愛。她身材高挑,端莊秀麗,楚楚動人。1959年回國后,于12月與巴列維結(jié)婚,成為國王的第3任妻子。當(dāng)時巴列維剛與他的第二任妻子索拉婭·巴列維離婚,原因是索拉婭·巴列維沒能為他生下一位王位繼承人。1967年10月26日加冕年。為伊朗歷史上第一個加冕王后。
活躍政壇
由于法拉赫先后為王室家族生了兩個男孩,從而奠定了她在王室中的地位。70年代,伊朗通過了“國王若遇不測,王后法拉赫行使王權(quán)至王儲成年”的立法。足可見她當(dāng)時的地位僅次于國王,連國王的幾個親兄弟也排在她之后。故她在巴列維王朝統(tǒng)治時期有副元首之稱。主管文化、藝術(shù)和社會服務(wù)方面的事務(wù),至1978年,并兼任國內(nèi)教育、衛(wèi)生和文化組織的主席職務(wù),達(dá)28年之久。1972年9月曾訪問中國。
四處流浪
1979年1月16日巴列維被伊斯蘭革命推翻后,她隨夫流亡國外,先后到過埃及、摩洛哥、巴哈馬群島、巴拿馬和墨西哥等國。
1980年巴列維去世后,法拉赫帶著5個子女移民美國,住在馬里蘭州的波托馬可市,過著平淡、甚至要靠變賣婚嫁飾品和向朋友借錢度日的生活。1985年當(dāng)幾個孩子學(xué)業(yè)有成后,她毅然離開美國到法國巴黎定居,但每年都要去美國看望自己的子女。2001年6月10日,她的小女兒萊拉·巴列維公主因患沮喪癥和失眠癥,在倫敦的林恩納德旅館服用過量安眠藥自殺。這起事件,使她又經(jīng)受了老年喪女的打擊。后來,為了緩解手頭拮據(jù)的窘?jīng)r,她開始撰寫一部發(fā)人深思的傳記作品《永恒的愛:我和巴列維的歲月》,并于2003年出版。 這本書在美國和法國出版,為她帶來了15萬美元以上的稿酬。拿到支票后,法拉赫表示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親手掙錢,并特意拍照留念。
2011年1月4日,次子阿里·禮薩·巴列維開槍自殺。在再次面臨喪子之痛之時,法拉赫沒有被悲傷擊倒。她心中深埋著一個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把丈夫的骨灰?guī)Щ匾晾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