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簡介
卡佩王朝(987~1328) Capetian Dynasty 雨果·卡佩在西法蘭克王國國王路易五世去世后被選為西法蘭克國王,開創(chuàng)了法國的卡佩王朝。事實上加洛林家族此時還有后嗣。路易五世的叔叔,查理此時還在當(dāng)他的下洛林公爵。但是法國貴族選擇了雨果,抑或是雨果憑借自己的實力?ㄅ逋醭臍v代國王通過擴大和鞏固王權(quán),為法蘭西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chǔ)。
王朝前傳
卡佩家族的前身被叫做羅貝爾家族。此家族來自比利時地區(qū)的Hesbaye,是那里的伯爵。強者羅貝爾成為這個家族中第一個有名氣的人。他從被東法蘭克國王日耳曼人路易統(tǒng)治下的Hesbaye地區(qū)來到西法蘭克王朝,受到禿頭查理的重用。禿頭查理讓他管理西北海岸的安茹曼恩和屠棱等地。但是866年,在抵御諾曼人的戰(zhàn)斗中羅貝爾陣亡。羅貝爾死后,他的兒子厄德繼承了巴黎伯爵,繼續(xù)服務(wù)于禿頭查理以及他的子孫們。禿頭查理二世死后,兒子路易二世,孫子路易三世和卡羅曼相繼執(zhí)政,但是時間都很短?_曼死后,加洛林主支絕嗣,于是請來了東法蘭克的胖子查理前來攝政。但是胖子查理很無能,沒辦法擊退羅曼人,只好以重賄換來諾曼人的撤退。于是西法蘭克人趕走了胖子查理。在部分貴族的支持和選舉下,頗有作為的巴黎伯爵厄德被選為西法蘭克國王,雖然他沒有任何加洛林血統(tǒng)。部分不滿貴族推出路易二世的私生子憨直者查理與之對抗。在國王厄德死后的896年,憨直者查理登上王位,被稱為查理三世。厄德的弟弟羅貝爾選擇了蟄伏待機,因此沒有要求王位。作為報答,他得以保留自己的爵位和財產(chǎn)。922年,憨直者查理的統(tǒng)治終于引起了貴族們的厭倦,羅貝爾的機會到了。他被推舉為對立國王。在蘇瓦松一戰(zhàn)中,對立國王羅貝爾一世被殺,但是憨直者查理也被俘。貴族推選羅貝爾一世的女婿,勃艮第公爵魯?shù)婪驗樾氯螄。至于老國王憨直者查理則被囚禁一直到929年死去。國王查理的遺孀是英國公主,于是帶著兒子路易逃到了英國。936年,國王魯?shù)婪蛩廊ィ數(shù)婪虻膬?nèi)弟,國王羅貝爾唯一的兒子大雨果主張立一個弱國王,于是把流亡英國的路易給請了回來。于是路易獲得了一個稱號叫做“海外歸來者”。在路易四世統(tǒng)治期間,大雨果都是國內(nèi)最有權(quán)勢的貴族和攝政。956年,大雨果死后,雨果卡佩后來繼承了最大貴族和攝政的地位。在這些弱國王的統(tǒng)治下,羅貝爾家族也在不斷積蓄著實力,直到路易五世死去,加洛林王朝主支勉強絕嗣。987年,雨果·卡佩加冕為王。此后卡佩家族及其繼承家族一直統(tǒng)治法國。關(guān)于卡佩家族如何可以保持自己的王位,主要說法就是卡佩家族領(lǐng)地比較小,也比較弱。因此無力控制各地貴族,所以比較符合貴族們的利益才被抬上王位。
卡佩王朝正傳
王朝初年
王朝初年,法蘭西是封建割據(jù)國家。王室領(lǐng)地狹小,只限于塞納河和羅亞爾河中游包括巴黎和奧爾良在內(nèi)的分散領(lǐng)地。卡佩家族的生育能力較強。從雨果·卡佩開始連續(xù)11代都有能夠成年的男性后裔。但是德國前期的各個家族都沒有。所以德國前期王朝一直沒有超過四代的。正因為卡佩家族的旺盛生育力,才使得該家族可以用好幾百年的時間鞏固自己的封君地位,這是德國前期皇帝所不擁有的。從11世紀末起,王權(quán)開始加強。路易六世(1108~1137在位)擊敗了王室領(lǐng)地的大小封建領(lǐng)主,對城市頒發(fā)公社特許狀,把卡佩王朝和城市的利益結(jié)合起來。腓力二世(1180~1223在位)統(tǒng)治時期,擁有英國國王頭銜的法國安茹家族占有大片領(lǐng)地,總面積超過法國王室領(lǐng)地的5~6倍,阻礙了法蘭西統(tǒng)一。1203年法國征服了諾曼底,合并了安茹等大片領(lǐng)地,英王在法國的領(lǐng)地只剩下阿基坦和普瓦圖的一部分。路易九世(1226~1270在位)實行司法財政改革,設(shè)立高等法院,審理重大案件,限制封建主法庭的權(quán)力。腓力三世在位期間(1270~1285),王權(quán)在南部地區(qū)牢固建立。腓力四世(1285~1314在位)因向教會征收財產(chǎn)稅與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在位)發(fā)生沖突。為了謀求社會各階層的支持,1302年第一次召開三級會議。羅馬教廷一度遷至阿維尼翁,由法國國王控制,史稱阿維尼翁之囚?ㄅ逋醭y(tǒng)治時期,農(nóng)村多次發(fā)生農(nóng)民起義,南部城市流行基督教異端阿爾比派,后遭到教皇組織的十字軍的鎮(zhèn)壓。
瓦魯瓦王朝誕生
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法蘭西的文化也取得很大成就。13~14世紀,在巴黎、圖盧茲和奧爾良等城市相繼創(chuàng)辦大學(xué),巴黎成為學(xué)術(shù)中心?ㄅ逯飨导易鍌鞯12代的時候,這一代連續(xù)三個兄弟都沒能留下可以成年的男性后裔。大哥路易十世有一個女兒和一個遺腹子約翰。但是這個小約翰很快夭折。雖然有人懷疑是路易的兩個弟弟謀殺了這個繼承人。然而路易的兩個弟弟分別成為了腓力五世和查理四世。這兩人只留下了三個女兒。然后三個兄弟的堂兄瓦魯瓦公爵腓力成為國王腓力六世。腓力六世是這三兄弟的叔父查理之子。于是瓦魯瓦王朝誕生了。
王朝后傳
瓦魯瓦王朝只是卡佩家族的支系。為了王位繼承問題,三兄弟的外甥愛德華三世發(fā)動了百年戰(zhàn)爭,法國是屢敗屢戰(zhàn),終于把英國軍隊趕走。到了1498年的時候,隨著國王查理八世的死去,瓦魯瓦家族主支絕嗣。于是查理八世的叔曾祖父奧爾良公爵路易的曾孫路易繼位,成為路易十二。于是開創(chuàng)了奧爾良王朝。但是路易十二同樣沒有后裔,于是奧爾良公爵的另一個曾孫,昂古萊姆公爵弗朗西斯繼位,成為法蘭西斯一世,開創(chuàng)了昂古萊姆王朝。此人繼續(xù)了兩位堂兄的意大利開拓事業(yè),但是打來打去還是沒有占到便宜,只好帶著遺憾去了地下。其子亨利二世繼續(xù)意大利戰(zhàn)爭直到和蘇格蘭衛(wèi)隊長蒙哥馬利的比武中中槍死去。他和凱瑟琳·美第奇生有三個兒子,而且和原來的卡佩末代三兄弟一樣,沒有留下可以繼承王位的男性后代。于是王位傳給了卡佩的支系波旁家族。
波旁家族
起源
波旁家族起源于卡佩主系的圣路易的羅貝爾。此人被封為克萊蒙伯爵。然后和波旁領(lǐng)地的女繼承人比阿特麗絲聯(lián)姻獲得了波旁領(lǐng)地。他們的兒子就成為第一代波旁公爵路易一世。路易一世有兩個兒子,彼得和詹姆斯。彼得繼承了公爵爵位,成為波旁主支。而詹姆斯的后代則成為旺多姆伯爵。此為波旁幼支。波旁主支成為法國政壇上一個重要力量,彼得一世還在普瓦提埃戰(zhàn)役中殉國。但是最后一代波旁公爵查理三世在意大利戰(zhàn)爭中公然站在德皇查理五世那一邊進攻法國。于是被判叛國并被剝奪了領(lǐng)地。
發(fā)展
于是波旁家族的正統(tǒng)變便轉(zhuǎn)到了旺多姆方面。不久旺多姆伯爵查理便被升格為旺多姆公爵。他的長子安東尼娶了納瓦爾公主珍妮·阿爾布雷,于是成為納瓦爾國王。納瓦爾王國位于法國南方和西班牙東北。但是比利牛斯山以南的土地被阿拉貢王國國王斐迪南二世并入了卡斯提爾王國。于是該王國僅剩法國南部土地。安東尼的弟弟路易則成為第一代孔代親王路易一世。由于納瓦爾王國和法國南部其他地區(qū)多信封胡格諾派(加爾文派的法國稱法),所以納瓦爾國王和孔代親王成為新教首領(lǐng)。宗教戰(zhàn)爭爆發(fā)后,波旁家族就不斷率領(lǐng)新教軍隊和國王以及天主教同盟的吉斯公爵作戰(zhàn)。由于法王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一世·德·洛林和納瓦爾國王都叫亨利,于是被稱為三亨利之戰(zhàn)。最后吉斯公爵亨利被國王亨利刺殺,國王亨利又被天主教同盟方面刺殺。于是王位落到了卡佩家族最近的旁支,波旁家族的亨利四世手中。納瓦爾也被并入法國。亨利四世是安東尼的兒子。但是亨利四世在改信天主教之前是沒辦法拿到王位的。
于是新教的波旁家族變成了天主教的波旁家族。波旁王朝成為法國的統(tǒng)治王朝。這個王朝的國王除了第一個國王亨利四世和最后一個國王查理十世之外,全都叫路易,從十三到十八。這個王朝開創(chuàng)了法國的歐洲霸權(quán)。
結(jié)束
貌似這個王朝的結(jié)束也是三兄弟。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路易十六由于暴政而被推上斷頭臺。幼小的王子路易十七死在革命政府的監(jiān)獄中。于是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開始自稱為路易十八,在拿破侖失敗后成功復(fù)辟。路易十八死后,王弟阿圖瓦伯爵查理十世繼位。此人的專制政策最終導(dǎo)致了七月革命,并且導(dǎo)致了波旁王朝或者卡佩系王朝在法國統(tǒng)治的最終結(jié)束。
王朝世系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jié)束時間及原因 |
---|---|---|
于格一世·卡佩 Hugues I Capet | 987年7月3日 (路易五世駕崩無嗣,貴族推舉而繼位) | 996年10月24日 (駕崩) |
羅貝爾二世(虔誠者) Robert II (le Pieux) | 996年10月24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031年7月20日 (駕崩) |
于格二世(大帝) Hugues II (le Grand) | 1017年6月19日 (被父王立為共治者) | 1025年9月17日 (駕崩) |
亨利一世 Henri I | 1031年7月20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060年8月4日 (駕崩) |
腓力一世 Philippe I | 1060年8月4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108年7月29日 (駕崩) |
路易六世(胖子王) Louis VI (le Gros) | 1108年7月29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137年8月1日 (駕崩) |
菲利普 Philippe | 1129年4月14日 (被父王立為共治者) | 1131年10月13日 (駕崩) |
路易七世(年輕的) Louis VII (le Jeune) | 1137年8月1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180年9月18日 (駕崩) |
腓力二世·奧古斯都 Philippe II Auguste | 1180年9月18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223年7月14日 (駕崩) |
路易八世(獅子王) Louis VIII (le Lion) | 1223年7月14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226年11月8日 (駕崩) |
(圣王)路易九世 (Saint) Louis IX | 1226年11月8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270年8月25日 (駕崩) |
腓力三世(勇敢者) Philippe III (le Hardi) | 1270年8月25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285年10月5日 (駕崩) |
腓力四世(美男子) Philippe IV (le Bel) | 1285年10月5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314年11月29日 (駕崩) |
路易十世(吵架王/頑固者) Louis X (le Hutin) | 1314年11月29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316年6月5日 (駕崩) |
約翰一世(遺腹子)(未實際統(tǒng)治) Jean Ier (le Posthume) | 1316年11月15日 (父王駕崩,作為遺腹子一出生就繼位) | 1316年11月20日 (駕崩,無嗣) |
腓力五世(高大的) Philippe V (le Long) | 1316年11月20日 (王侄約翰一世駕崩無嗣而繼位) | 1322年1月3日 (駕崩,無嗣) |
查理四世(美男子/公正王) Charles IV (le Bel) | 1322年1月3日 (王兄駕崩無嗣而繼位) | 1328年2月1日 (駕崩,無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