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嵯峨天皇(さがてんのう),生于延歷5年9月7日(786年10月3日),卒于承和9年7月15日(842年8月24日),日本的第52代天皇。在位:自大同4年4月1日(809年5月8日),至弘仁14年4月16日(823年5月29日)。嵯峨天皇的名字是神野,桓武天皇的第二子,母親是皇后藤原乙牟漏,平城天皇是同母兄,淳和天皇是異母弟,皇后是橘嘉智子(檀林皇后)。 兄長平城天皇即位時,神野親王被立為皇太弟。平城天皇已經(jīng)有高岳親王、阿保親王兩位兒子,立神野親王為皇太弟據(jù)說是亡父桓武天皇的意向。 因此,嵯峨天皇即位后立侄子高岳親王為皇太子。810年,發(fā)生平城天皇試圖復位的“藥子之變”。結(jié)果高岳親王被廢,不好意思立自己兒子為皇太子的嵯峨天皇將本來希望降下臣籍的異母弟大伴親王(淳和天皇)強行立為皇太弟(這是承和之變的遠因)。 但不論如何,藥子之變后嵯峨天皇在世時維持了政治上的穏定,迎來了宮廷文化的一段繁盛時期(弘仁文化)。818年,公布弘仁格,廢止死刑,在日本中央政界,死刑的廢止一直持續(xù)到347年以后的保元之亂前。但是,當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形勢極度嚴崚,從817年開始連續(xù)7年的蒙受旱災,結(jié)果使當時的財政非常困難。在旱災快結(jié)束的時候,修正了墾田永年私財法,放松了大土地所有的限制,促進荒田開發(fā),并設置公營田、勅旨田。 當時的皇子皇女人數(shù)眾多,其生活費也是造成財政緊迫的原因之一。因此,裁減了皇族的人數(shù),大部分皇族在賜姓后,降下臣籍(源氏的出現(xiàn))。嵯峨天皇的兒子被賜源姓,其子孫被稱為嵯峨源氏。河原左大臣源融(據(jù)說是《源氏物語》主人公的原型)即是嵯峨天皇的兒子之一。 823年,嵯峨天皇不顧藤原冬嗣的反對(平城、嵯峨兩上皇會造成更大的財政負擔),讓位于大伴親王。嵯峨上皇退位后不僅因營造冷然院、嵯峨院造成更大的財政負擔,還在兒子正良親王(仁明天皇)即位后經(jīng)常以“皇室之長”的身份干預政治,甚至不顧淳和上皇和仁明天皇的反對,使自己的外孫恒貞親王(父親是淳和上皇,母親是嵯峨上皇之女正子內(nèi)親王)被立為皇太子,掌握了朝廷內(nèi)的絕大權力,埋下了日后變亂的火種。 嵯峨天皇擅長漢詩、書法,是日本著名三筆之一(另兩人是空海和橘逸勢),據(jù)說是華道嵯峨御流的始祖。
政治生涯
嵯峨天皇剛一即位,就因用人的問題和他的老哥平城上皇發(fā)生了矛盾。平城上皇一氣之下,在奈良另起爐灶,以致同時出現(xiàn)了兩個朝廷。810年9月,這時平城上皇的身體可能大見起色,便命令將都城從平安京搬到平城京,雙方矛盾急遽升溫,大有背水一戰(zhàn),滅此朝食的氣概。嵯峨天皇畢竟年輕,又是在崗天皇,遂把退休的過氣上皇,打了個落花流水,連藥子也不免做了馬嵬坡前的楊貴妃。平城上皇的兒子被剝奪了太子的地位,他自己羞愧之下,一腳跑進了空門,直到824年去世。
文學成就
嵯峨天皇的后宮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28個妻妾,五十多個子女,雄風不減其父兄。為了安排這些子女,他將其中的多數(shù)賜姓源氏,由此源氏成為與皇室有血統(tǒng)關系的貴姓。不過,嵯峨天皇不戀權位,反倒寄情琴棋書畫,徜徉山水之間,是位無為而治的信奉者。他迷戀漢學,詩賦、書法、音律都有相當?shù)脑煸。他的書法還有“天下三筆”的美稱。 嵯峨天皇的漢詩也作得好,如他瀏覽中所作的一首詩: 云氣濕衣知岫近,泉聲驚寢覺溪臨;天邊孤月乘流疾,山里饑猿到曉啼。 絕無豪言壯語,也沒有憂國憂民,只有一副清閑、淡泊的口吻,絲毫沒有東洋味。 嵯峨天皇還在國內(nèi)大力推行“唐化”,從禮儀、服飾、殿堂建筑一直到生活方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他在天皇任內(nèi),以及做太上皇時候,宮廷內(nèi)宴會不斷,飲酒賦詩,聽歌觀劇,助長了奢靡浪費的腐化作風。他還提倡佛教的傳揚,在他當政時期,天臺宗、真言宗得以發(fā)展、傳播。823年,正值壯年(37歲)的嵯峨天皇讓位給弟弟大伴皇太弟,即淳和天皇。 (《棋魂》中的藤原佐為就是這個時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