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鄒畢兆在江西瑞金四次反圍剿戰(zhàn)斗中多次截獲破譯敵人軍事密電碼,1936年2月鄒畢兆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進入延安總部紅軍學校、中央馬列主義學院學習,參加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盧溝橋事變后,鄒畢兆始學日文,籌建對日技偵工作站,先后任中央軍委日文工作科科長、18集團軍總部新聞臺臺長,負責組建晉魯豫抗日根據地技偵工作。1944年隨王震率領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挺進中原,任南下支隊副參謀長,1945年10月任鄂北軍區(qū)第三團團長。解放戰(zhàn)爭時期,鄒畢兆歷任三五九旅特務團團長、鄂西北軍區(qū)第一軍分區(qū)司令員、江漢軍區(qū)京鐘指揮部指揮長、“天京潛”中心指揮部指揮長。新中國成立后,鄒畢兆歷任邵陽軍分區(qū)第一任司令員,南京軍事學院戰(zhàn)役教授會教員,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安徽省工交部副部長、科委副主任,邵陽地委副書記、地革委副主任,湖南省電子工業(yè)局副局長,國防工業(yè)辦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他在邵陽軍分區(qū)任司令員期間,兼任邵陽地區(qū)剿匪指揮部副總指揮長,在武岡、龍山、板子山坐鎮(zhèn)8個多月,親臨前線指揮參剿部隊萬余人和“軍民干部聯合武工隊員”協(xié)同作戰(zhàn),共剿滅土匪50余股3萬多人,活捉大匪首陳光中,煙薰惡匪張云卿,智降著匪鄧耀楚,徹底肅清匪患,結束了邵陽土匪橫行的歷史,鞏固了新生政權。1983年12月按副省長級待遇離休。1999年12月23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4歲。
個人榮譽
1933年周恩來副主席親手授予他“紅星勛章”。
1934年10月隨王震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作為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中成功截獲破譯敵方無數密電碼,被稱為破譯工作“三杰”之一。
1955年9月鄒畢兆被授予大校軍銜,后經中央軍委晉升為準軍級,并授予二級獨立自由獎章、二級解放獎章和二級“八一”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