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蜀僖王朱友塤(1409—1434)系蜀獻王朱椿世子朱悅燫的第三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封第十一子朱椿于蜀,友塤為第三代蜀王。永樂七年二月十九日生,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十一日,冊封為羅江王。宣德七年(1432年)因其兄靖王朱友堉(朱悅燫長子)薨,襲封為蜀王。宣德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因患風疾而死,,享年二十有六.賜謚僖!睹魇贰泛汀度A陽縣志》都把蜀僖王朱友塤誤稱為朱友攩,蜀僖王壙志的出土,糾正了《明史》記載中的錯誤。現(xiàn)已修復對外開放。
十陵中現(xiàn)已發(fā)掘了僖王陵、昭王陵兩墓。僖王陵于1979年經(jīng)考古發(fā)掘清理,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馬俑、舞樂俑等珍貴文物。地宮全長28米、寬8.96米、高6.59米,僅恢復后的階梯就達44米。其后殿正壁中心鑲嵌的圓形鏤空描金彩釉雙龍盤堪稱明代藝術(shù)珍品,昭王陵中一對仿朱元璋之人頭龍為全國之絕。而西陵較王建墓(永陵)更顯雄偉,較北京十三陵更為精美,其雕刻之精美,書法之剛勁,地宮之富麗,陵墓之集中,被譽為中國古代帝王陵中最精美最集中的地下宮殿。1996年12月明蜀王陵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