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火炬手基本資料
中文姓名 :宗道輝
性別: 男
出生日期: 19720805
工作單位 : 惠州市黃塘75200部隊
永久居住地(戶籍登記地)-地(市):廣州
現(xiàn)居住地-街道 :太和鎮(zhèn)75738部隊90分隊
身份類別:軍人
火炬手事跡: 04年9月被評為“全軍優(yōu)秀士兵”05年7月被評為第六屆“學習成才標兵”,11月被評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06年被廣東省評為“十大新聞人物”。07年當選中共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火炬手簡介
天上、地上、海上任意馳騁,指揮、戰(zhàn)斗、教學樣樣內行,體能、技能、智能皆優(yōu)……
軍委首長贊揚他是“勇攀現(xiàn)代作戰(zhàn)高峰的勇士”。
在部隊,宗道輝的年齡比連長、指導員大,排長還是他帶過的兵,但他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早晨出操,他總是第一個到場;高風險、高難度的訓練課目,他第一個練;再熟練、再拿手的課目,他都全程參與。每次緊急集合點驗個人物品,他連針線包都不少;每次5公里越野,他的水壺總是滿的,手榴彈、彈匣一個不少,肩上還總是掛著幾支戰(zhàn)友的槍。如今,36歲的宗道輝仍身手敏捷,被戰(zhàn)友們稱為障礙場上的“草上飛”、格斗場上的“鐵羅漢”、泅渡場上的“浪里白條”。
為熟練掌握信息化新裝備,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宗道輝從學電腦指法開始,硬是用那雙在訓練場上磨出“千層繭”的手練就了“鍵上飛”,成為“網上通”。耀眼光環(huán)之下,他給自己定下新目標:多專多能,一兵多用。偵察分隊訓練戰(zhàn)場電視偵察時圖像出現(xiàn)跳動不清晰,宗道輝主動請纓協(xié)助排除故障,很快掌握偵察裝備的使用和維護技術;與外軍部隊競技,宗道輝主動請纓擔任火力突擊組組長、炮手兼司機;高空機降傘降訓練、偵察突擊訓練、新裝備試驗訓練,宗道輝無不爭著上、搶著訓。宗道輝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新的高度奮力攀登。
火炬手事跡
位居2005年“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之首,宗道輝——一個普通士兵的名字,隨著媒體的宣傳走進人們心里。
在企業(yè)家看來,憑他這么多的技術革新成果和過硬的技能,在地方可能成為一個富翁;在眾多軍人的心中,憑他的綜合素質,應該成為一名軍官……一時間,“宗道輝現(xiàn)象”成為人們在網上討論的熱點。
宗道輝在廣州軍區(qū)為他舉辦的巡回演講報告會上,一次次真情流露震撼了聽眾的心靈:我最大的追求就是當個能打仗的兵。
他教過的300多名學員中,有30多人成為軍官,27人退伍后成為公安干警,他卻依然站在普通士兵的行列。他說——
當好“過河卒”也光榮
這是一次特殊的送行。
2004年春節(jié),宗道輝回家與親人團聚。就要歸隊了,家人準備給他送別,他卻穿上一套迷彩服,拿出一份體能測試表,請家人監(jiān)考。
當他冒著雪花、踏著泥濘跑完五公里后,又一口氣完成了馬步沖拳、俯臥撐、仰臥起坐等“五個一百”。全家人為他鼓掌,兒子還跳起來大聲加油:“爸爸真棒!”隨后,他走到積滿冰雪的麥場上練起倒功。站在一旁的母親看得直抹眼淚:“兒啊,你都34歲了,啥事別硬撐。 薄皨,我是個兵,身體棒著呢!”
歸隊第二天,宗道輝就和戰(zhàn)友們一道走上了練兵場,參加軍區(qū)組織的戰(zhàn)斗力評估考核。他連續(xù)完成了攀登、捕俘等戰(zhàn)斗課目,通過了螞蟻窩、懶人梯、舉圓木等10多個難度大的障礙項目。他的突出表現(xiàn)受到了在場6位將軍的稱贊。和他一塊接受考核的好幾名連排長,都是他教過的學生。
宗道輝是部隊出了名的“兵教頭”,為全軍和武警部隊培養(yǎng)了300多名訓練尖子。其中有30多人提干,27人退伍后成為公安干警。有人問他:你帶的徒弟好多都當了官,有的做了你的領導,你對兵的頭銜就真這么留戀嗎?
說不想當干部,這是假話。宗道輝當兵16年,因為軍事素質過硬,有過兩次提干的機會。但由于只有初中文憑、年齡過杠而未能如愿。
在一次士官培訓的動員會上,宗道輝毫不保留地解剖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我雖然是個訓練尖子,還帶過很多干部。但是,任何一個軍官都需要好士兵。說實話,憑我掌握的那點本領,最多就是個過河的卒子。但過河的卒子也重要。士官是基層戰(zhàn)斗力的頂梁柱,當好一個過河的卒子,重要而光榮。
在別人眼中,宗道輝是“特殊人物”,可他始終把自己放在兵的位置上。早晨出操,他總是第一個到場;高風險、高強度課目,他第一個訓練;再熟練、再拿手的課目,他都全程參與。領導評價他:干一樣像一樣,真是了不起。當氣象員,他摸索出復雜條件下快速判定風向的15種方法,多次出色完成演練保障任務;當倉庫保管員,他開發(fā)出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被軍區(qū)評為“紅旗保管員”;當傘降教練期間,他參與研制的“自動開傘器”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一次,海陸空三軍聯(lián)合演習進入白熱化階段。宗道輝帶領一支小分隊駕駛新裝備如天兵突降,襲擊了“藍軍”的幾個關鍵目標,為戰(zhàn)斗打開了勝利之門。觀摩團一位空軍部隊的領導緊握宗道輝的手說:“10年前我就看過你的軍事表演,祝賀你在一個士兵的崗位上干得如此精彩!”
他先后研制出6項技術革新成果,10多次受到地方企業(yè)的高薪聘請,但卻一直甘于拿士兵的工資。他說――
“打贏”是軍人唯一的價值天平
2003年9月,宗道輝又一項革新成果――“三通管”通過了廠家鑒定,這項革新成果有效解決了某新型裝備發(fā)動機在惡劣條件下“停車”的難題。這項成果軍地通用,許多廠家來電來函洽談業(yè)務,請求合作開發(fā)。不少人認為,宗道輝發(fā)財的機會來了。
宗道輝不為所動,卻把他的成果拿到訓練場,專門給生產該型裝備的廠家技術人員演示,與他們一道現(xiàn)地檢驗成果的可靠性。一切技術問題解決后,當廠家讓宗道輝開個價碼時,沒想到,他出語驚人:新裝備是提升戰(zhàn)斗力的關鍵因素,只要你們廠家能盡快生產,我無償提供這一技術。
有人說宗道輝太傻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用辛苦研究出來的成果,獲取一定的經濟報酬無可厚非?勺诘垒x的“賬”沒有這么算:新裝備早一天改裝,就能早一天形成戰(zhàn)斗力,“打贏”才是軍人唯一的價值天平。
憑本事、論技術,宗道輝完全可以過上比較富裕的日子。宗道輝老家在農村,家庭十分貧困,仍然住著當年的土坯房,僅靠妻子一人在家里支撐。然而,一直拿著士兵工資的他,卻一次次拒絕送上門來的“美事”:某降落傘生產廠家派人專程找到部隊,要高薪聘請他當試飛員,并答應為他解決全家城市戶口、住房,還幫他妻子安排工作,他沒有答應;某航空俱樂部的老板是他老鄉(xiāng),想請他合辦公司,讓他以技術入股,也被婉言謝絕。
宗道輝所在部隊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經濟十分發(fā)達。每年老兵退伍時,駐地公安、稅務和大公司、大企業(yè)就主動上門招聘,開出的待遇和條件十分優(yōu)越,不少戰(zhàn)友退伍后都留在了當地。一次戰(zhàn)友聚會,10多個在地方工作的戰(zhàn)友勸他:現(xiàn)在我們的日子過得不錯,你的素質比我們好,到地方會更有出息。當兵盡義務,你已盡了10多年,該為自己想想了。宗道輝真誠地回答說,我的這點本領是部隊培養(yǎng)的,只有在部隊,才能發(fā)揮出最大價值。
對宗道輝而言,只要是對部隊戰(zhàn)斗力有利的事,再大的犧牲他都愿做,再大的風險他也敢冒。前些年,國內某廠家為部隊研發(fā)了某飛行器。定型期間,廠家出高價沒有找到試飛員。經部隊批準,宗道輝一分錢沒要,承擔了這一任務,毅然一次次躍入藍天!
和他同年入伍的戰(zhàn)友,家屬都已隨軍,享受團聚的天倫之樂,他仍然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他說——
軍人最大的忠孝是報國
宗道輝是一個家庭責任心很強的人,電腦的桌面是妻子和兒子的合影。即使再忙,他都定期給家里打電話。然而,只要一走進“戰(zhàn)場”,家人就被他“疏遠”了。
1998年底,宗道輝所在部隊奉命參加總部組織的大型演習。出發(fā)之際,突然接到妻子的電話:父親因交通事故,腦部、腰椎多處受傷,在醫(yī)院昏迷了3天,醫(yī)生兩次下達病危通知。
聞聽此訊,宗道輝心如刀割?粗呀泦拥钠,他強忍悲痛,委托留隊的戰(zhàn)友給家里寄了2000元錢。直到演習結束,他才向連隊報告;氐郊依铮矍暗木跋笞屗@呆了:父親因沒有籌到足夠的醫(yī)療費,耽誤了治療,癱瘓在床。
1年后的秋天,宗道輝探家正和妻子在地里收玉米,突然接到部隊電話,說要執(zhí)行重大任務,讓他提前歸隊。等他火急火燎趕回家中收拾東西時,躺在床上的父親問:“道輝,剛回來就又要走啦?”宗道輝“撲通”一聲跪在父親的床前:“部隊有任務,當兒子的不孝,不能在家里多陪您幾天了……”“爹沒怪你,你當兵守國門,是大忠大孝啊!
父親的一番話,讓宗道輝的心里好受了許多,更加堅定了他報效祖國的決心。在那次上級組織的演練中,他成功完成了某新裝備試訓任務。
在妻子房間的顯眼處,掛滿了宗道輝送給她的禮物和立功喜報,這是他對妻子無言的感激。
2000年10月,妻子分娩在即,宗道輝正準備請假回家,不料被部隊作為技術骨干送到北京學習某新裝備。1年后,等他回到家中時,妻子正帶著兒子在農田里干活?吹桔橎菍W步的兒子,他忍不住眼淚“噼啪”往下掉。
鋼鐵戰(zhàn)士也柔情。夜深了,宗道輝滿心愧疚地擁著妻子:“你喜歡兵,我喜歡當兵。為了自己所喜歡的,我們總要經歷一些痛苦……”妻子的眼淚濕透了丈夫的衣襟:“誰痛苦啦,你不干好我才痛苦呢!
宗道輝出名了,他站在報告席上,那身普通的迷彩服和那張古銅色的臉膛,寫滿了對軍隊的情感和執(zhí)著。這位已經34歲的普通老兵,用他16年的青春年華詮釋著一個戰(zhàn)士的大寫人生——平凡也能孕育偉大。★
火炬手訪談
見到這個山東漢子的時候,他的皮膚因經常暴露在陽光下,被曬得黑黝黝的;1米75的他,雖然有點佝僂,但依然給人很威嚴的感覺。穿著奧運火炬服的他對記者說:“平常很少穿得這么整潔,都是在訓練場穿著迷彩服,風里來雨里去的!
這些年,宗道輝利用他豐富的經驗,培訓了全軍來自四面八方的戰(zhàn)士。具體有多少人接受過他的言傳身教,他已經數不清了。
能當上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手,宗道輝非常激動。在他看來,在設計上,“祥云”火炬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在精神上,火炬更象征了奧林匹克精神!皧W林匹克精神是一種不畏艱難、勇攀高峰、不斷超越自己的精神,”這個山東漢子憨厚地笑笑說,“我覺得我還是有點這種精神的!
事實上,被譽為“全能士官”的宗道輝在部隊里克服了很多常人難以想像的難題——為熟練掌握信息化新裝備,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從學電腦指法開始,到如今已成為一名實實在在的“網上通”;在操作新型裝備的過程中,他經常碰到英文版的操作維護說明書,因為總是求人翻譯過于麻煩,于是他又刻苦學習英文,現(xiàn)在已基本能讀懂英文說明書;他上到四、五層樓時就有點畏高,但一上飛機跳傘,就像換了一個人;他對某飛行器在軍事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大膽探索和研究……
“我每天都在琢磨,萬一發(fā)生戰(zhàn)爭,怎么贏取勝利。我每天都在反復模擬戰(zhàn)場上要做的各項工作,為了更好地保衛(wèi)我們的國家!比缃,他已熟練掌握多能射擊、擒拿格斗、武裝泅渡等18項軍事本領,會6種機型、8種傘型和各種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傘降技能,填補了6項新裝備技術空白。宗道輝認為,只有全面過硬,才能確保勝利。
“火炬?zhèn)鬟f的時候,誰也沒辦法把火炬從我手里搶走!”他說得非常堅定。他表示,作為一個火炬手,不光擁有榮耀,還擔負著捍衛(wèi)圣火的責任。
聽說他成為火炬手之后,戰(zhàn)友們都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不少戰(zhàn)友問宗道輝“你舉火炬的是哪只手?”宗道輝說是右手。然后,“戰(zhàn)友就握了我的手很久,不肯松開;我能感到,他們也通過我感受到了這種強烈的榮耀感”。
“與其說自己在當火炬手,不如說是把戰(zhàn)友的祝福帶給奧運——這種感覺于我而言,更強烈一點,”宗道輝希望他的200米火炬?zhèn)鬟f能夠經過他所屬的部隊在惠州的駐地門前,“我想把這種激情更多地傳遞給戰(zhàn)友們,我希望能借此點燃戰(zhàn)友的熱情,提高他們的戰(zhàn)斗力。”
成長啟示錄
宗道輝成長啟示錄:英雄出自平凡 平凡造就非凡
英雄的故事撼人心魄,成長的軌跡給人啟迪。追尋宗道輝的成長道路,記者發(fā)現(xiàn),英雄出自平凡,平凡造就非凡!在風起云涌的新軍事變革大潮中,我們每名軍人都可能當先鋒、成英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具有宗道輝那樣一種心系打贏擔大任的執(zhí)著追求。
當兵打仗是軍人的天職
精通18項軍事技能,填補6項新裝備技術空白……究竟是一股什么樣的精神動力,使宗道輝矢志精武,成為身懷絕技的“全能士官”?
采訪期間,不少官兵不約而同地給記者說起與宗道輝“親密接觸”的共同感受:作為一名優(yōu)秀士兵,他懷有比其他同齡人更強烈的追求,時刻不忘兵的職責,把當兵打仗當作自己的天職。在他心中,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有一根弦我們緊繃著,有一種責任我們肩扛著,有一片風浪我們緊盯著,有一聲號令我們等待著。”
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戰(zhàn)友在訓練難題面前打“退堂鼓”時,當個別戰(zhàn)友因學技術、上軍校等個人愿望未能實現(xiàn)而情緒低落時,當一些親友勸他“早脫軍裝奔小康”時,宗道輝卻總是“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一門心思精武強武。他悄悄為自己制定了詳細而苛刻的訓練計劃,通過一次次超強訓練,一次次挑戰(zhàn)極限,很快把自己練成障礙場上的“草上飛”、格斗場上的“鐵羅漢”、泅渡場上的“浪里白條”。
當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的硝煙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上空升起時,一種迎戰(zhàn)未來的使命感,使宗道輝熱血奔涌,也催生了他適應新軍事變革的實際行動:他掏出3萬多元的家底,買來筆記本電腦、數碼攝像機等,忘我地投入到高科技知識學習中。在部隊開展的“學歷升級”中,別人函授、自學報的專業(yè)大都是法律、經管、文秘等,宗道輝學的卻是電子偵察、攝像和計算機等與軍事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他還苦學并很快掌握了英語,為熟悉了解新裝備和查找英文資料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橫戈馬上行!避娙说淖值淅餂]有和平時期,有的只是戰(zhàn)爭時期和戰(zhàn)爭準備時期。這些年來,當兵打仗的使命感讓宗道輝始終在本職崗位上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為培養(yǎng)新裝備訓練骨干,他將父親病重的電報塞進床頭柜;為參加演練,他義無反顧地淚別即將分娩的妻子;為測試各種新裝備的性能,他一次次用生命挑戰(zhàn)極限,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編輯感言:宗道輝軍旅生涯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啟示我們:打贏使命重于山,軍人必須具備強烈的使命感和憂患意識,惟如此,才能與時俱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練就打贏未來信息化戰(zhàn)爭的過硬本領!
每個崗位都是新的出發(fā)陣地
“平凡崗位皆可成才,普通一兵作為不小!边@是廣州軍區(qū)某集團軍政委岳世鑫對宗道輝的評價。
宗道輝當兵16年,干過氣象引導員、駕駛員、倉庫保管員和傘降教練班長等多個崗位,平均每3年就要換一個崗位,每換一次工作就要當一次“小學生”。他說,軍人的每一個崗位都是新的出發(fā)陣地,作為戰(zhàn)士,就必須牢記使命,以“百米沖刺”的狀態(tài)跑好每一棒。
把崗位當作新的出發(fā)陣地,使宗道輝的軍旅生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新兵剛下連時,宗道輝當的是氣象引導員,專門負責給傘降兵搞后勤保障。引導員的工作十分繁瑣,氣象測量、數據分析、方位引導等,哪一樣都不輕松。一些新戰(zhàn)友羨慕傘降兵的瀟灑,看不起這個“為人做嫁衣”的崗位。而宗道輝卻滿腔熱忱地投入到工作中,很快成為優(yōu)秀的氣象引導員,年底榮立了三等功。過了一段時間,組織上安排他跳傘,不到一年,他就成了傘降教練班長;后來,組織上安排他學汽車駕駛,他很快就放了“單飛”,當上了班長。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從事的崗位,但可以選擇對待崗位的態(tài)度!边@是宗道輝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軍旅人生的寫照。2000年底,部隊選調已是三級士官的宗道輝和另外兩名義務兵到外單位學習一項新技術。有人勸他:“你都是奔30歲的人了,還去受那份罪干啥?”他淡然一笑:“戰(zhàn)士豈能臨陣脫逃?”結果,宗道輝又一次搶占了成就事業(yè)的“高地”:在那次培訓中,他成為唯一一個拿到4個“A+”的學員。
“理想有多高,舞臺就有多大!弊诘垒x把每個平凡崗位都當成練兵的舞臺,演唱自己的“人生大戲”。1998年,宗道輝當了倉庫保管員,他沒有在這個“悠閑”的崗位上平庸度日,而是在盡職盡責守好倉庫的同時,主動請纓參與了大隊“自動開傘器”攻關小組。不久,“自動開傘器”成功面世,不少官兵嘖嘖稱奇?恐@種強烈的進取心,宗道輝盡力跑好屬于自己的“100米”,取得了一項項令人矚目的業(yè)績。
編輯感言:宗道輝立足崗位做出突出貢獻的事跡啟示我們:每一個崗位都與“打贏”事業(yè)密不可分,都是成就“打贏”事業(yè)的一方舞臺,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敢于立足本職唱“主角”,每個人都能在新軍事變革中大有作為!
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超越平凡
從一名初中生到全軍學習成才標兵,從普通一兵到全國杰出青年,宗道輝在謀打贏的成才路上,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成就了履行打贏使命的輝煌事業(yè)。
宗道輝經常和班里的戰(zhàn)士說:“戰(zhàn)士的崗位雖然平凡,但作用不能小看!鳖I導評價他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雖然是一個兵,卻從不把自己局限于兵的視野里,創(chuàng)新成了他履行使命的不竭動力。部隊組織新兵進行二級開傘傘降訓練,一名新戰(zhàn)士在跳傘時主傘未開,險些造成嚴重后果。當時有人認為這是新戰(zhàn)士心理緊張、離機姿勢不正確造成的,可細心的宗道輝通過多次模擬實驗,終于查出原因:原來是穩(wěn)定主傘的繩子太長,使繩圈掛住傘衣所致。這一發(fā)現(xiàn)引起了部隊領導的高度重視,經過一次小小的“手術”,排除了一個重大的裝備隱患。從此,類似險情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隨著新軍事變革的深入發(fā)展,宗道輝的創(chuàng)新活動由興趣愛好變成了主動自覺的行動。正如他在日記中寫到的:“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創(chuàng)新的時代。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使部隊戰(zhàn)斗力不斷提高,也才能成就我的事業(yè)!
理性思維的成熟,使宗道輝的創(chuàng)新之舉進入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創(chuàng)新主題更加向打贏使命聚焦。2003年,部隊新列裝的某新裝備在雨中進行訓練時,連續(xù)發(fā)生3起空中停車故障。廠家的技術專家連查多天沒找出原因。正當大家束手無策之時,宗道輝主動請纓:“我來試試!”他一面向專家請教,一面在訓練中細心觀察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該裝備在雨天停車,是由于排氣口吸入水分、導致發(fā)動機燃燒不充分所致。他大膽提出設想,在排氣口加裝一截排氣壁。專家采用了他的創(chuàng)新建議,空中停車難題一舉破解。
這些年來,由宗道輝領銜革新的新裝備相繼列裝全軍,創(chuàng)新的戰(zhàn)法被推廣全軍,撰寫的教材應用于全軍……
編輯感言:宗道輝在練兵一線不斷創(chuàng)新的實踐啟示我們:在平凡崗位上,只要刻苦學習、奮發(fā)進取,努力用現(xiàn)代科技知識武裝頭腦,同樣可以超越平凡,創(chuàng)造非凡!
。▉碓矗骸督夥跑妶蟆返3版
火炬?zhèn)鬟f專訪
見到這個山東漢子的時候,他的皮膚因經常暴露在陽光下,被曬得黑黝黝的;1米75的他,雖然有點佝僂,但依然給人很威嚴的感覺。穿著奧運火炬服的他對記者說:“平常很少穿得這么整潔,都是在訓練場穿著迷彩服,風里來雨里去的!
這些年,宗道輝利用他豐富的經驗,培訓了全軍來自四面八方的戰(zhàn)士。具體有多少人接受過他的言傳身教,他已經數不清了。
能當上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手,宗道輝非常激動。在他看來,在設計上,“祥云”火炬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在精神上,火炬更象征了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不畏艱難、勇攀高峰、不斷超越自己的精神,”這個山東漢子憨厚地笑笑說,“我覺得我還是有點這種精神的!
事實上,被譽為“全能士官”的宗道輝在部隊里克服了很多常人難以想像的難題——為熟練掌握信息化新裝備,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從學電腦指法開始,到如今已成為一名實實在在的“網上通”;在操作新型裝備的過程中,他經常碰到英文版的操作維護說明書,因為總是求人翻譯過于麻煩,于是他又刻苦學習英文,現(xiàn)在已基本能讀懂英文說明書;他上到四、五層樓時就有點畏高,但一上飛機跳傘,就像換了一個人;他對某飛行器在軍事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大膽探索和研究……
“我每天都在琢磨,萬一發(fā)生戰(zhàn)爭,怎么贏取勝利。我每天都在反復模擬戰(zhàn)場上要做的各項工作,為了更好地保衛(wèi)我們的國家!比缃,他已熟練掌握多能射擊、擒拿格斗、武裝泅渡等18項軍事本領,會6種機型、8種傘型和各種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傘降技能,填補了6項新裝備技術空白。宗道輝認為,只有全面過硬,才能確保勝利。
“火炬?zhèn)鬟f的時候,誰也沒辦法把火炬從我手里搶走!”他說得非常堅定。他表示,作為一個火炬手,不光擁有榮耀,還擔負著捍衛(wèi)圣火的責任。
聽說他成為火炬手之后,戰(zhàn)友們都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不少戰(zhàn)友問宗道輝“你舉火炬的是哪只手?”宗道輝說是右手。然后,“戰(zhàn)友就握了我的手很久,不肯松開;我能感到,他們也通過我感受到了這種強烈的榮耀感”。
“與其說自己在當火炬手,不如說是把戰(zhàn)友的祝福帶給奧運——這種感覺于我而言,更強烈一點,”宗道輝希望他的200米火炬?zhèn)鬟f能夠經過他所屬的部隊在惠州的駐地門前,“我想把這種激情更多地傳遞給戰(zhàn)友們,我希望能借此點燃戰(zhàn)友的熱情,提高他們的戰(zhàn)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