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曹植(192-232),曹操第三子,卞皇后所生。曾封平原侯。 《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
陳思王植字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
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臨菑侯。太祖征孫權,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
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二十二年,增置邑五千,并前萬戶。
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植益內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罷之。
文帝即王位,誅丁儀、丁廙并其男口。植與諸侯并就國。黃初二年,監(jiān)國謁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有司請治罪,帝以太后故,貶爵安鄉(xiāng)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四年,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都上疏曰:……帝嘉其辭義,優(yōu)詔答勉之。
六年,帝東征,還過雍丘,幸植宮,增戶五百。太和元年徙封浚儀。二年,復還雍丘。植常自憤怨,抱利器而無所施,上書求自試曰:……
三年,徙封東阿。五年,復上書求存問親戚,因致其意曰:……詔報曰……。植復上書陳審舉之義,曰:……帝輒優(yōu)文答報。
其年冬,詔諸王朝六年正月。其二年,以陳四縣封植為陳王,邑三千五百戶。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希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shù)不過二百人。又植以前過,事事復減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fā)疾薨,時年四十一。
遺令薄葬。以小子志,保家之主也,欲立之。初,植登魚山,臨東阿,喟然有終焉之心,遂營為墓。子志嗣,徙封濟北王。
景初中詔曰:“陳思王昔雖有過失,既克己慎行,以補前闕,且自少至終,篇籍不離于手,誠難能也。其收黃初中諸奏植罪狀,公卿已下議尚書、秘書、中書三府、大鴻臚者皆削除之。撰錄植前后所著賦頌詩銘雜論凡百余篇,副藏內外!敝纠墼鲆兀⑶熬虐倬攀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