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趙小林:北京青年曲藝隊相聲演員:張喜林的徒弟、于洪濤的師傅、馬貴榮的丈夫
個人簡介
鐵路說唱團相聲作家。師承相聲前輩張喜林。
趙小林原是糧店的職工,現(xiàn)在相聲界還經(jīng)常叫他“面兒趙”。因為酷愛相聲,后來搞了專業(yè)。他的相聲作品被多位名家表演,最有名的要算祥瑞的《換包裝》,獲文化部的“文華獎”。還有多名演員都表演過的《省略語》,《戲改歌》等等。
他是第一個抱吉他上臺的相聲演員,當時媒體稱為“電吉他相聲”。剛剛面世就火的一塌糊涂,當年的小青年,誰沒聽過趙小林的電吉他相聲,還真的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從此再也沒資格吹牛拔尖了,因為他實在是太OUT了。
不料這一大膽的嘗試,受到了來自相聲主流群體羨慕嫉妒恨的打擊,就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此處刪去三個字,且不做任何解釋),也在研討會上揚言“如果承認這也是相聲,我就搬一臺鋼琴上去……”。于是,一夜之間“趙小林”成了相聲界的另類,北京曲藝團的趙小林怕受影響,改名為“笑林”以示區(qū)別。
可惜,趙小林吃的不是螃蟹,而是螞蚱,他的探索沒有成功,但也有收獲。一是證明了歌曲與相聲八字相克,不是一家人難進一家門;二是證明了螞蚱雖不像螃蟹那樣可以成為佳肴,但偶爾食之也是一道美味。而今已有許多相聲演員,把吉他當成一種技藝,不時登臺展示。
趙小林從事業(yè)余相聲創(chuàng)作近30年,他與其妻子馬貴榮一起合作創(chuàng)作過200多段相聲,其中《電影漫談》、《換包裝》、《省略詞》等作品曾一度膾炙人口。但一篇作品幾百元的費用卻令他們的生活經(jīng)常處于入不敷出的境地。
趙小林認為,為相聲的長遠發(fā)展計,應(yīng)采取措施理順作者與演員之間的關(guān)系,合理分配演出收益以調(diào)動相聲創(chuàng)作者的積極性,最好是形成市場化運作模式。
他被眾多評論家稱為“相聲創(chuàng)作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