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評價
王雪瑩,詩學地位:
馬永波評價
馬永波(詩人,翻譯家):《平衡之美-讀王雪瑩詩集<另一種聲音>》曰:“數(shù)年的沉默,是在拉開一段“審美的距離”,也許正是出于對詩歌的真愛,她才勇于遠離詩壇,而靠近詩歌本身。非但沒有澄清多少詩學的問題,反倒使簡單的復雜化,復雜的簡單化。讀者冷淡詩歌,首先和一些詩人的做派有關。在這種局面下,真正愛詩者,必然會遠離熱鬧,深入靈魂的圣地,在默默勞作中為心靈保留一份熱愛!。是一位充分體現(xiàn)自我生存價值、率真、奔放、剛?cè)嵯酀、雍容大度、頗有幾份丈夫氣的女子。其詩,也充分體現(xiàn)了她特有的性格與氣質(zhì)。是以一種獨立不羈的、忠實于自己情感的真誠展現(xiàn),使其作品具有原創(chuàng)性。
韓作榮評價
(詩人,《人民文學》主編)說:“與很多出色的女詩人一樣,王雪瑩的詩多為抒情詩。或許,這和女性天然地偏重于感性、情緒化,容易導向極致有關,而這些特征,恰恰是成就一位詩人的必要條件。因而,一些女詩人常常會寫出令人驚異,甚至具有穿透力、震撼力的作品。王雪瑩就是這樣的女詩人:情感真摯、詩思敏銳,頗具感染力,是那種秀外慧中、令人尊重、令人愉悅的人。她的作品是年輕的生命力的迸發(fā),描繪出了一個情緒微妙、情感豐富而熱烈,時而狂放、時而冷靜、時而多思的女子自由不羈的心靈的軌跡。她的詩寫得單純靈動,充溢著青春的氣息,且感性豐盈、率真而又有所節(jié)制,字里行間還流露著些許自戀情結(jié)。她借《水妖》之口,呼喚“來吧,來吧/今夜你看不到我的淚水/今夜我美麗絕倫。”
王雪瑩,最有影響的詩歌代表作品是刊登于1987年《詩刊》上的《太陽月亮》,這是繼舒婷《致橡樹》以后的經(jīng)典愛情名篇。
李輕松評價
(詩人,作家):她剪了極短的頭發(fā),目光堅定柔情,膚色白皙,神情自若,清清爽爽,一副處世不驚、完全置身度外的模樣。這模樣絕不是小女人情態(tài),有點讓我驚異。我們相識,談話,她非常從容、大度,率真,不使小性兒、不耍小心眼兒、不把一己的情緒帶給他人。她能非常恰當?shù)匕盐諝夥,體察別人的悲歡,能讓每一個人都感覺舒服,她會無聲無息地把人與人之間的障礙輕輕拿開,讓彼此一下子拉近距離,互相信任,暢通無阻。我認為這是一個人值得稱贊的品格。一個能放棄自我而決意給他人帶來歡樂的人。
雪瑩的詩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是冰雪中的精靈。雪是舒緩的、執(zhí)著與專注的,同時雪也是有氣息的,那空靈的舞姿承載著堅貞的魂魄。她鐘情于那種真純至上的境界,那里沒有受到什么污染,依舊是干干凈凈的一片天地。無論什么流派什么主義跟她都是不相關的,她就是她,簡單、剔透、晶瑩。在這個紛繁而污濁的世界上,我更看重這種清澈的力量。它比起那種寵雜、繁復更直接更力透紙背。透過文字,我可以感受到她的憂郁之心,敏感、細致,那是對自然的深情領受,是對愛情的堅定信仰。她是渾然天成的、是質(zhì)地芳芬的、同時也是節(jié)制清明的。寫作的人,往往葆有自己的個性,并以特立獨行為最高境界。但我認為雪瑩的個性并不是表現(xiàn)在庸常的俗世之中,而是保存在自己的內(nèi)心中。我認為這是一種智慧。我現(xiàn)在不會因為某個女人刻意表現(xiàn)出來的另類、不調(diào)和、歇斯底里、神經(jīng)質(zhì)而認同她的出類拔萃,恰恰相反,我會覺得那是另一種形式的做作、幼稚和輕薄。所以,我喜歡雪瑩把異質(zhì)的部分封存于心,而把隨和溫暖的部分拿來與人分享。那是對所有朋友的尊重與撫慰,是一種美德。
邢海珍評價
邢海珍(詩人,評論家):其《心靈深處的潺潺水聲[下]》云:“著名詩人梁南在論及詩的力度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u2018好詩都有素質(zhì)上的力度,有一種直入人心的魅力,她或者以犀利奇峭的語言所產(chǎn)生的力度征服了你,或者以鮮新靈異的意象所產(chǎn)生的力度深入你的心境,或者以優(yōu)美的節(jié)奏旋律所產(chǎn)生的力度,或者以豐沛的感情所產(chǎn)生的力度打動了你,感染了你,使你受到詩的思想和藝術力量的陶冶。u2019(《在繆斯傘下》第203頁,北方文藝出版社2000年6月)這里把詩的力度分為幾個方面,語言、意象、節(jié)奏、感情都可以產(chǎn)生u2018直入人心的魅力u2019。王雪瑩詩歌自然、率真的一面,而她的另一面是超越寫實去追求詩歌表現(xiàn)的張力和含量,是通過意象的方式、寫意的方式使詩的傾訴更有質(zhì)感、更具穿透力。在經(jīng)過u2018一段遠離詩壇的消隱時期u2019,王雪瑩重又回到詩的故鄉(xiāng),繼續(xù)書寫她人生歷程中那些美好而動情的詩意感受!。
解非評價
(詩人,評論家):詩歌是生長在心靈上的花朵,雪瑩詩的美麗來自于她對“愛”的深層的反思、整和,無論撕裂、劇痛,還是歌頌、贊美都烙印著詩人鮮明的思想趨向和價值觀念,“不驕矜、不做作、不自憐、不怨懟,敬字如神、待字如友”,如此了然詩歌真相的女子著實讓我大吃一驚;谌绱藴喓竦膬(nèi)心氣質(zhì),所有小女人味的隱痛、無奈、傷感,必然會被純良、豁達、包容化至無形——“讓愛前進 悲傷停止”。難怪雪瑩的詩歌即使在沉痛的抒情中也能讓人感受到陽光和泥土的味道——博大的、愛的味道。
雪瑩擁有一顆智靈性的詩魂,即詩性的智慧與靈性。她的詩作中雖然充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精神,但其審美意識并沒有被傳統(tǒng)文化元素所局限,而是多角度、多樣性地擴充了藝術的張力,蘊含著一種天籟般的情韻,形成了具有獨特品味的藝術風格。
讀她的詩歌是賞心悅目、怡然享受的。自然之美、純真之美、空靈之美、人格之美、品位之美、民族之美,這些氣質(zhì)貫穿了她大部分的作品里,體現(xiàn)了“含有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詩學境界。這樣的創(chuàng)設不僅是詩人精妙藝術素養(yǎng)的表現(xiàn)和揮灑,更是詩人回答人生價值的標準和尺度。當代詩歌都追求個性的詩寫,卻常常忽視了詩歌的本質(zhì),如語感美、修辭美、意境美、品格美……這些傳統(tǒng)的人文內(nèi)涵和民族精髓。新世紀的詩歌已經(jīng)不是一種簡單的復述、消遣和吐露,而是一種更為主動的自覺行為,是生活和生命中靈性的書寫,是智慧的結(jié)晶、禪翼的飛翔,是類似于“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鐘嶸)的詩意超度。 二十多年來,雪瑩一直沿著民族文化的路子沉穩(wěn)凝重的走來,睿智靈動地用纖細精妙的手指撥弄上下五千年詩歌的音弦,在執(zhí)著冷靜之間滲透出一種玲瓏剔透的美感,從而形成了她別具一格的美學品格。
主要作品
《水妖》
《我經(jīng)過的事情你們也一樣經(jīng)過》
《說起想念》
《傾聽秋天》
《我的靈魂寫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