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孫文波195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當代詩人,童年曾在陜西華陰農村生活,在成都讀完中學,當過
著名詩人孫文波
“知青“,服過兵役。1979年退役回到成都,F(xiàn)居杭州。1985年開始詩歌寫作。1990年以后亦從事詩歌批評的寫作。作品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瑞典語等多種語言,1996年獲首屆”劉麗安詩歌獎“。1998年6月受邀參加第29屆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jié)“。著有詩集《孫文波的詩》(人民文學出版社)《地圖上的旅行》、《給小蓓的驪歌》,文論集《寫作、寫作》等。 主編《中國詩歌評論》(人民文學出版社)、與蕭開愚合編《九十年代》、《反對》……。[1]2011年獲首屆暢語詩歌獎。北京·上苑藝術館——藝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個人簡介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69.05
職 稱:教授級高工,碩士生導師
最后學位:博士
學習經歷
1987.9~1991.6華南理工大學本科
1991.9~1994.5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
1997.9~2002.5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
工作簡歷
1994.7~至今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工作,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現(xiàn)任工作九室主任
研究方向
結構工程(鋼結構及大跨度空間結構)
科學研究及學術成果
《輪輻式張拉索膜結構體系研究》、《番禺區(qū)體育公園索膜結構設計安全性評估》、《大運中心鋼結構節(jié)點模型試驗研究》、《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結構抗震研究》、《廣州市會展中心張弦桁架彎曲弦桿試驗研究》
在核心和統(tǒng)計源期刊發(fā)表論文50余篇
榮譽獎項
廣州國際會展中心獲2005年全國優(yōu)秀工程銀獎、第五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2005年十大建筑科技成果、2005年優(yōu)秀結構結構設計二等獎;樂山大佛博物館獲2008年度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蘇州市吳江體育館獲教育部2005年建筑設計類三等獎;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體育場獲得國際膜工業(yè)協(xié)會(IFAI)2007年度國際杰出成就獎、2007年度廣東省優(yōu)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 、2008年度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空間結構分會優(yōu)秀工程金獎、2007年度教育部優(yōu)秀結構工程創(chuàng)新獎二等獎、2008年度中國勘察設計協(xié)會結構工程設計二等獎;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獲廣東省政府九運會場館建設貢獻獎;華中科技大學光谷體育館獲2007年度湖北省優(yōu)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
東莞理工學院綜合實驗樓獲獲2000年度教育部優(yōu)秀設計項目二等獎、2000年度全國優(yōu)秀教育建筑二等獎、2000年度建筑部優(yōu)秀設計項目三等獎
書法家孫文波
孫文波,男,1936年生于河北,新中國第一批師范大學生。研習書法六十多年,隨師學習歐、顏、柳、趙、二王、唐寅等諸多名家書體。后任職老年大學教授楷、隸、行草書法,歷年來先后被中央、河北省有關單位表揚,曾在各級書法展覽中參加展覽,現(xiàn)是書法家協(xié)會、楹聯(lián)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