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巴爾塔沙·葛拉西安1601年出生于西班牙阿拉貢的貝爾蒙特村(Belmonte)。1619年,進入耶穌會見習修行,此后歷任軍中神父、告解神父、宣教師、教授及行政人員等職。他從未出任過重要公職,但是常與政治人物交友往來,這些人生經(jīng)驗都成為他寫作思考的源泉。他的寓言小說《批評家》是西班牙最有力的諷刺作品之一。1637年,其處女作《英雄》問世,旋即引起轟動;1640年,討論領(lǐng)袖資質(zhì)的《政治家》出版;1643年,分析詩歌的《詩之才藝》出版;1647年,巔峰之作《智慧書》問世。 因葛拉西安其筆鋒犀利、譏諷政治,被耶穌會警告,未獲批準不得出版作品。1651年,寓言小說《批評家》問世。為此,他被耶穌會解除了教席,放逐到一個鄉(xiāng)下小鎮(zhèn),直至1658年終老于此。
名作智慧書
《智慧書》 對人生世俗和人性的洞察極為深刻,獨一無二,語言表達曲折多姿,在談論道德問題方面更是出色和精微,顯示出巴爾塔沙·葛拉西安杰出的智慧與頴悟。
本書匯集了300則絕妙的格言警句,論及識人觀事、慎斷是非、修煉自我、防范邪惡等處世智慧和謀略。自1647年問世以來,深受讀者喜愛,歷經(jīng)幾百年時光之淘洗而不衰。叔本華將其譯為德文,贊譽它“絕對獨一無二”;尼采則斷言:“在剖析道德方面,整個歐洲沒人能比葛拉西安更為慎密、更為精細。”而且,它還與《君王論》、《孫子兵法》一同被歐洲學者視為千百年來人類思想史上具有永恒價值的三大智慧奇書。
這樣的書,僅僅讀一遍顯然是不夠的,它是一本隨時都能用上的書,簡言之,它是一位終身伴侶。 ?—叔本華
《智慧書》中所昭示的人生經(jīng)驗,直至今日仍能顯示出無人能比的智慧與穎悟。 —尼采
本書不可不與朋友、同事分享共賞,其中的箴言、警句鞭辟入里,幫助我們不被敵人、對手蒙于鼓里。 —克里斯多夫·莫勒
歷史評價
巴爾塔沙·葛拉西安一生坎坷,他的思想?yún)s對許多歐洲著名道德倫理學家以及德國17—18世紀的宮廷文學和19世紀的哲學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