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畫家
布勒哲爾(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約1525年-1569年9月9日),是法蘭德斯畫家(比利時西部一省,曾在15-17世紀建國,領(lǐng)土跨越今荷蘭西南部、比利時西部、法國北部一小塊),以地景與農(nóng)民景象的畫作聞名。根據(jù)加勒·凡·曼德爾的記載,他出生于鄰近布雷達(Breda)的博格(Broghel),但不確定所指的是拉丁語中位于荷蘭的布雷達(Breda),或指比利時的布利(Bree)。1559年,他省略名字布勒蓋爾(Brueghel)當中的“h字母”,而在作品上署名布勒哲爾(Bruegel)。
他是皮耶特·庫克·凡·阿爾斯特(Pieter Coecke van Aelst)的徒弟。1551年,他成為安特衛(wèi)普的著名藝術(shù)家,曾游歷意大利。1553年,與阿爾斯特的女兒梅肯(Mayke)結(jié)婚,并移居布魯塞爾,婚后育有兩子:小彼得·布勒蓋爾(Pieter Brueghel the Younger,1564年)及揚·布勒哲爾(Jan Brueghel the Elder,1568年),兩位后來皆成為畫家,但由于父親的早逝,而并未影響他倆藝術(shù)上的風格。
布勒哲爾專長于描寫居住鄉(xiāng)間的鄉(xiāng)民(peasant)生活,相較于當時風行的意大利畫派,他以簡明的手法創(chuàng)作,其中影響他最深刻的,當屬古荷蘭畫家波希(Hieronymus Boach)。因此,布勒哲爾昵稱為“農(nóng)夫畫家布勒哲爾”(Peasant Bruegel),以區(qū)別其他布勒哲爾家族成員;但在一般文章上下文中出現(xiàn)的“布勒哲爾”,則為一般通稱,而未清楚指明。(but is also the one generally meant when the context does not make clear which "Brueghel" is being referred to.)
在西方社會,他是第一批以個人需要而作畫的地景畫家,跳脫過去藝術(shù)淪為宗教寓言故事背景的窠臼。在1565年的冬季風景畫,是當時正處于中世紀寒冷時期(14世紀-19世紀中,Little Ice Age)的嚴冬明確證明。1569年,長眠于布魯塞爾。
芬蘭畫家
老彼得·布勒蓋爾
老彼得·布勒蓋爾(1525?-1569年),被稱為“農(nóng)夫布勒哲爾”,是這個家族的創(chuàng)立者和最著名的成員。他以仔細描繪鄉(xiāng)村和農(nóng)夫生活的現(xiàn)實主義繪畫而著稱!秲和螒颉、《雪中獵人》、《收獲》等作品以線條和扁平色塊的微妙運用為特點。他的許多畫作,如《通天塔》與《盲人的寓言》是寓言性的,評論人類的本質(zhì)問題。
關(guān)于布勒哲爾的生平,我們所知甚少。1551年,他成為安特衛(wèi)普畫家公會的大師。隨后前往意大利旅行,在那花了四年左右從事繪畫和素描。在1563年定居布魯塞爾之前,他為安特衛(wèi)普雕刻家做設(shè)計工作。
小彼得·布勒蓋爾
小彼得·布勒蓋爾(1564?-1638?年),被稱為“地獄布勒蓋爾”,是老彼得之子。他亦畫農(nóng)夫生活,但卻以展示地獄般恐怖的繪畫著名。
揚·布勒蓋爾(1568-1625年),被稱為“絲絨布勒蓋爾”,老彼得的另一個兒子。他以花卉和風景畫聞名,畫作精雕細琢、色彩明亮、筆觸平滑。他是彼得·保羅·魯本斯的朋友,并合作過幾幅作品。讓的有些子孫也身為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