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向德宏早期的事跡不詳。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內(nèi)務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強迫琉球國王停止向清朝朝貢,斷絕與清朝的外交關系。次年12月10日,向德宏奉尚泰王之命秘密出使清朝,假借探問未歸國的進貢使毛精長(國頭親云上盛乘)的名義,陳奏日本阻止琉球向中國朝貢之事。同行者有都通事蔡大鼎(伊計親云上)、通事林世功(名城里之子親云上)、評定所筆者主取向有源(浦添親方朝忠)、筆者向文度、御物奉行假筆者武為道等19人。一行從北山名護間切的湖邊底港(今名護市許田地區(qū)湖邊底)出發(fā),在伊江島遭遇臺風,險些觸礁沉沒。在經(jīng)過八重山之后,1877年4月,向德宏等人到達福州,將尚泰王的秘密書信轉(zhuǎn)交給閩浙總督何璟,并由何璟輾轉(zhuǎn)送達清廷。但清廷并未作出任何回復,因此向德宏等人以福州琉球館為中心,積極開展琉球救國運動。
1879年第二次琉球處分,琉球國為日本所滅。向德宏等人得知此事后大為震驚,薙發(fā)易服扮作商販,于八月十四日率蔡大鼎、林世功、李文達、蔡以正(湖城以正)等人,從福州萬壽橋(今福州倉山區(qū)解放大橋)附近的渡口出發(fā),經(jīng)海路于八月二十七日(西歷7月2日)到達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清朝就此事向日本交涉,宣稱如果琉球復國未能如愿就不再回國。為了躲避日本特務的追殺,向德宏本人留在了天津,受到了李鴻章的庇護。林世功、蔡大鼎等人則前往京師向清廷請愿。
1880年清朝就琉球問題與日本交涉。清朝代表李鴻章會見日本政府代表竹添進一郎。8月15日,中國代表提出琉球三分方案,也即包括琉球本島在內(nèi)的中部各島歸還琉球,恢復琉球王國,擁立向德宏為國王。將宮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島劃歸中國,將包括奄美大島在內(nèi)的五島劃歸日本。日本則提出僅將宮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島劃歸中國,其他諸島歸日本。向德宏拒絕出任國王,并指出兩島土地貧瘠,萬不可接受。最終由于清日之間談判無果、以及清朝各大臣對琉球案觀點的不同,琉球問題被一再拖延。向德宏便不再歸國,選擇流亡清朝。此后向德宏曾經(jīng)數(shù)度在京師交涉,皆無果,只得回到福州的琉球館。最后向德宏客死于福州。
在他逝世后,其第三子松金與其部份親族,攜其靈位亡命夏威夷。其靈位至今依然供奉在茂伊島的一座臨濟宗寺院內(nèi),根據(jù)記載可以得知向德宏于光緒十七辛卯年(1891年)四月十七日在福州逝世。
向德宏于琉球亡國之后著有漢詩一首(此詩為黃遵憲所作,非向德宏):
波臣流轉(zhuǎn)哭途窮, 猶自低徊說故宮。 中有丹書有金印, 變花仙蝶粉墻紅。 |
親屬
父母:不詳
妻:兼城翁主(尚育王之女)
長子:向承德(幸地朝瑞) 孫:幸地朝績
長女:真鶴金
次子:向承澤(幸地朝禎)
次女:真嘉戶樽
三子:松金(夏威夷) 孫:幸地朝則(美國夏威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