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林思進(1874-1953年),字山腴,別署清寂翁。四川華陽人。光緒舉人,曾官 內(nèi)閣中書。后在蜀中執(zhí)教數(shù)十年。1918年接掌 華陽中學,聲名鵲起。及 楊森督川,動職,學生抗當局不予挽留而成學潮。1919年后歷任四川省高等師范學校、成都大學、 華西協(xié)合大學、 四川大學教授。同時致力于詩古文辭,成就頗大,蔚然大家。1930年, 華陽縣議修縣志,時縣長葉大鏘、《 華陽縣志》總理曾鑒等邀其纂《華陽縣志》,撰《 人物志》、《華陽縣志敘錄》及各目序25篇!度A陽縣志》共37卷,1934年問世。40年代末受命纂《 四川通志》,未能竟事。解放后任四川大學教授、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有詩文集存世。楹聯(lián)言雅格高,以行文之法,出血性之言,不求字工。1931年,林祖谷為編《清寂堂聯(lián)語輯錄》精刻本一卷。
詩選
清末林思進論船山( 張問陶)云:“性靈空淡未容攀,后代譏評漫等閑。試問蜀中文苑里,百年誰復嗣船山?”
聯(lián)集
靈槎果有仙家事; 紫簫來問玉華君。 ——題 青城山天師洞
上弦漸滿元宵月; 攜手重評倚閣花。 ——賀學生陶亮生正月十三續(xù)弦
桐枝喜擢諸孫秀; 花甲還留十稔尊。 ——賀洪愛堂五十壽并抱孫之喜
天爵最尊,湛冥自貴; 大版為業(yè),傳誦無窮。 ——自題門聯(lián)
青山白云,人以酒而死; 郊寒島瘦,句是詩人窮。 ——挽孟和清
氣愴岷峨,立墓幾時來大鳥; 獄非 劉柳,空山萬古有啼鵑。 ——挽楊銳
話先人廿載交期,難忘京陌僧板飯; 感故國七年吟望,誰續(xù)華陽耆舊書。 ——挽喬樹柟
倦食武昌魚,頻亂休官,三千里外西歸賦; 聞騎款段馬,往游如夢,四十年前舊板橋。 ——挽洪愛堂
神澹澹履飄飄,蕭散半生,每嘆耆年此先友; 水麟麟山巘巘,凋疏數(shù)筆,近來畫苑更無人。 ——挽辜云若
五陵佳氣全非,北望無歸,錦江寒雨遺民葬; 絕代丹青不作,重來有恨,高綰紅梨幾樹花。 ——挽端方
暮景遽迫桑榆,我愧粱松,問疾尚來床下拜; 賢子方登侍從,人憐蘇軾,去官才別禁中歸。 ——挽胡有侶
半生歷下吟詩,竹馬來迎,當年廉吏歸青史; 回首板橋種柳,紙鳶晴放,昔日兒童竟白頭。 ——挽洪蘭楫
早書遺命別家人,真所謂慷慨捐軀,從容就義; 更有賢聲光國史,太難得子遵葬禮,妻卻賻金。 ——挽王銘章
花徑故依然,為公擁彗騷除,不教戎馬嗟詞客; 兵戈猶末已,笑我搘帷暫住,莫誤群鷗認主人。 ——題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
賢郎方喜趨庭,記青水綠波,人上吳船歸萬里; 中壽遽驚撤瑟,想霓東仙仗,風回蓬島指三山。 ——挽高筠軒
城隅小寄靈蹤,要自有精卓不磨,乃共岷流峨峙; 軍暇偶來游目,愿今后樵蘇毋禁,長矜柳壟商閭。 ——代鄧錫侯撰新都桂湖聯(lián)
夕陽紅到枇杷,閱古今過客詞人,苔荒洪度千年井; 春水綠生楊柳,觸多少 離愁別緒,門泊東吳萬里船。 ——題成都吟詩樓
文章龍尾,是年少清才,同榜百廿人,攬淚又弱一個; 風雨鵑聲,算斯民先覺,乘桴三千里,雄心自足千秋。 ——挽鄧亞琛
少年曾共公車,回首前游,最難忘 巴峽春舟, 梁園夜雪; 晚歲頗研圖志,驚心絕筆,更誰慕華陽士女,益都先賢。 ——挽孔笙三
舉目看風月湖山,有千年老柏,一片 荷花,萬頃繁田,招隱話前游,撫曲榭欹臺,又換滄桑幾度; 屈指數(shù)唐宋人物,是名相贊皇, 荊舒舊德,龍圖邦彥,幽情多發(fā)古,并鄉(xiāng)聞 宦轍,不同 吳郡三高。 ——題四川新樂 三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