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張悌(236-280)
字巨先
籍貫 [荊州]襄陽 [今湖北襄樊],
官至丞相,
曾效力的勢力 吳國。
歷史概況
張悌字巨先,襄陽人(今湖北襄樊),少有名理,孫休時為屯騎校尉。魏伐蜀,悌論以“蜀閹宦專朝,國勞不備。必為魏所滅!惫缡。后拜丞相。晉伐吳,悌督沈瑩、諸葛靚等率眾三萬渡江逆之。所領(lǐng)奮勇死戰(zhàn),無去意。軍敗,為王渾軍所殺。
演義概況
司馬炎分兵伐吳,丞相張悌分兵派將拒敵。親率眾出牛渚渡江抵抗。晉軍所到既克。張悌戰(zhàn)死于亂軍之中。
歷史年表
▓永安六年【公元263年】,魏伐蜀,吳人問悌曰:“司馬氏得政以來,大難屢作,智力雖豐,而百姓未服也。今又竭其資力,遠征巴蜀,兵勞民疲而不知恤,敗於不暇,何以能濟?昔夫差伐齊,非不克勝,所以危亡,不憂其本也,況彼之爭地乎!”悌曰:“不然。曹操雖功蓋中夏,威震四海,崇詐杖術(shù),征伐無已,民畏其威,而不懷其德也。丕、叡承之,系以慘虐,內(nèi)興宮室,外懼雄豪,東西馳驅(qū),無歲獲安,彼之失民,為日久矣。司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煩苛而布其平惠,為之謀主而救其疾,民心歸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擾,曹髦之死,四方不動,摧堅敵如折枯,蕩異同如反掌,任賢使能,各盡其心,非智勇兼人,孰能如之?其威武張矣,本根固矣,群情服矣,奸計立矣。今蜀閹宦專朝,國無政令,而玩戎黷武,民勞卒弊,競於外利,不脩守備。彼強弱不同,智算亦勝,因危而伐,殆其克乎!若其不克,不過無功,終無退北之憂,覆軍之慮也,何為不可哉?昔楚劍利而秦昭懼,孟明用而晉人憂,彼之得志,故我之大患也!眳侨诵ζ溲,而蜀果降于魏。
▓?zhí)旒o三年【公元279年】,八月,以軍師張悌為丞相。
▓?zhí)旒o四年【公元280年】,晉伐吳,皓使悌督沈瑩、諸葛靚,率眾三萬渡江逆之。至牛渚,沈瑩曰:“晉治水軍於蜀久矣,今傾國大舉,萬里齊力,必悉益州之眾浮江而下。我上流諸軍,無有戒備,名將皆死,幼少當任,恐邊江諸城,盡莫能御也。晉之水軍,必至於此矣!宜畜眾力,待來一戰(zhàn)。若勝之日,江西自清,上方雖壞,可還取之。今渡江逆戰(zhàn),勝不可保,若或摧喪,則大事去矣。”悌曰:“吳之將亡,賢愚所知,非今日也。吾恐蜀兵來至此,眾心必駭懼,不可復(fù)整。今宜渡江,可用決戰(zhàn)力爭。若其敗喪,則同死社稷,無所復(fù)恨。若其克勝,則北敵奔走,兵勢萬倍,便當乘威南上,逆之中道,不憂不破也。若如子計,恐行散盡,相與坐待敵到,君臣俱降,無復(fù)一人死難者,不亦辱乎!”遂渡江戰(zhàn),吳軍大敗。諸葛靚與五六百人退走,使過迎悌,悌不肯去,靚自往牽之,謂曰:“且夫巨先,天下存亡有大數(shù),豈卿一人所知,如何故自取死為?”悌垂涕曰:“仲思,今日是我死日也。且我作兒童時,便為卿家丞相所拔,?植坏闷渌,負名賢佑顧。今以身徇社稷,復(fù)何遁邪?莫牽曳之如是!膘n流涕放之,去百馀步,已見為晉軍所殺。
歷史評價
▓吳錄:悌少知名,及處大任,希合時趣,將護左右,清論譏之。 《吳錄》
▓襄陽記:悌字巨先,襄陽人,少有名理。 《襄陽記》
▓陸凱:姚信、樓玄、賀卲、張悌、郭逴、薛瑩、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楨干,國家之良輔。 《三國志·吳書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