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彭靜生,原名彭源岷,字京生,祖籍湖南省長沙市,1901年12月出生于北京。襁褓返湘,1906年喪母,隨外祖母往南京寄養(yǎng)于舅父家。其父系前清翰林,在北京為官十年,曾任侍講學士、國史館協(xié)撰、總撰等職。有兄弟姐妹七人,其排行第五。
彭1909年入私塾,一讀五載。1914年進南京進修小學,因體弱多病,學業(yè)時斷時續(xù),先后在南京華中公學讀初中、青年會夜校補習、南京第一中學念高中。1919年從第一中學肄業(yè),到南京高等師范暑期學校講義部做繕寫工作,翌年任南京來復小學教員、蕭縣師范學校美術教員。爾后續(xù)學于私立南京中學,1923年畢業(yè)。
1924年,彭由親友介紹赴松江,任江蘇卷煙特稅局文書。次年11月投入軍隊工作,先后任江蘇總司令部三等書記、安徽總司令部二等電務員、北路軍一等密電員、二十七軍軍部譯電主任等職,主要從事電報譯傳工作。隨軍轉戰(zhàn)五載,參加了驅逐吳佩孚、北伐戰(zhàn)爭、蔣閻馮中原大戰(zhàn)等戰(zhàn)事。1928年10月在安徽安慶集體加入國民黨。
1931年2月,彭調合肥任四十六師師部上尉譯電員,兼二十六軍軍部譯電主任。次年,四十六師在六安縣、蘇家埠、麻埠一帶與徐向前部作戰(zhàn)失利,幾至全軍覆沒。6月,四十六師番號被取消,彭隨師長范熙績到湖北保安處任上尉譯電員。1934年6月因其妻病故,辭職回鄉(xiāng)料理喪事。1935年4月,赴恩施任第十區(qū)專署科員,次年6月由朋友介紹任湖北省政府秘書處辦事員,兼鐘祥縣遙堤善后工程委員會譯電員?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輾轉于湖南常德、浙江麗水等地,一直從事譯電工作,歷時八年之久。
1945年底升任浙江保安司令部少校參議。次年4月調保安司令部軍官大隊任學員,旋于7月赴上海招商局中字101號登陸艦工作。11月下艦回湘,賦閑年余,1948年任長沙中興日報社文書,負責收發(fā)和保管等事宜。1949年1月,經人介紹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少校預備軍官,派在湖南省政府主席辦公室任繕寫工作,直至8月和平起義。
新中國成立后,彭由程潛開列名單交陳明仁派任第一兵團少校附員,11月改任二十一兵團少校附員,一個月后調任湖南人民軍政委員會科員,仍擔任繕寫工作。1950年土地改革開始,彭于12月主動回鄉(xiāng)向農會報到,交出個人全部財產。1952年7月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行政科任辦事員,負責倉庫物資管理。1955年任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辦事員。
彭靜生1969年9月病逝于長沙,享年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