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蘇翁(1932-),原名蘇炳鴻,順德碧江人,著名粵劇編劇家、劇評家。他自幼便對粵劇產(chǎn)生濃厚興趣,1948年就讀于廣州大學(xué),后轉(zhuǎn)入嶺南大學(xué)。1954年到香港跟著名粵劇演員何非凡學(xué)演戲。早期曾在廣州從事編劇工作,稍后到香港繼續(xù)從事編劇,他活躍于粵劇圈中,寫作粵劇劇本,為小曲、時代曲填詞。他的主要粵劇作品有《鐵馬銀婚》、《章臺柳》、《宇宙鋒》、《摘纓會》、《楊枝露滴牡丹開》、《江湖恩怨俠鴛鴦》、《白龍關(guān)》、《張仙傳》、《一支紅杏未出墻》等,主要粵曲作品有《重臺泣別》、《花蕊夫人》、《琴心記》等。自謂編劇師承梁夢、馮志芬,后來轉(zhuǎn)而投向唐滌生。
劇本創(chuàng)作
蘇翁對粵劇劇本流變、粵劇歷史發(fā)展了解甚詳,研究頗深,特別對粵劇編劇藝術(shù)的流變很有見解。在1987年3月的一次演講中,他分析了唐滌生劇本創(chuàng)作的特點:“唐滌生善于調(diào)度場面,投觀眾之所好,盡量讓觀眾喜愛的老倌頻頻亮相,他可以讓六大臺柱(粵劇角色的六大行當(dāng))全部在一場戲里同時出現(xiàn),各有戲做,而情節(jié)又不至于太過牽強!茰焐膽蚪(jīng)?梢宰龅礁叱钡鸷颓蹮狒[,劇本往往自西片中取材,甚至將西片改編……其后他寫劇本的態(tài)度也日趨嚴謹,例如后來他寫了《紫釵記》、《帝女花》、《再世紅梅記》、《蝶影紅梨記》等,情節(jié)合情合理,劇本的結(jié)構(gòu)也很緊湊,再無以前那種隨便任意的陋習(xí)。回頭再說唐滌生劇本的優(yōu)點,其中一點是他的u2018介口u2019很緊密。劇本是否沉悶,主要視乎情節(jié)與u2018介口u2019是否緊湊。劇本不能讓它松弛,明明需要緊密接下去的一段情節(jié),一句口白,若讓一大段唱曲接上去,那就會使劇情松散下來。唐滌生的劇本具有雕琢很深的詞藻,不過他也有一道u2018板斧u2019,就是唱完了一大段之后,接著再用一段說白補充唱詞的內(nèi)容,這樣,觀眾聽得明白,也感受到了唐滌生詞曲的才華,這也是他成功的地方。”雖然講的是唐滌生的劇作特點,其中也包含了他自己在創(chuàng)作中的心得體會。
填詞創(chuàng)作
蘇翁活躍于填詞界的日子,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他原來是一位粵劇工作者,在60年代中后期寫了大量粵語電影插曲,但由于當(dāng)時的電影界并不重視填詞人,所以作品都不標出填詞人的姓名。70年代初期,有兩首轟動一時的粵語歌曲:《相似淚》和《新禪院鐘聲》,人們從不知是誰填的詞。原來,這正是蘇翁的作品。而他的另一些知名作品還有《分飛燕》、《天涯孤客》《八仙過!贰<偃绠(dāng)年有歌曲流行榜之設(shè),這些作品都會成為榜首歌。甚或是該年度的中文金曲。蘇翁是以寫粵曲歌詞的手法來寫粵語歌曲的典型代表。我們從他的知名作品里,對其水準可窺一二:云寒雨冷寂寞夜半景色凄清,荒山悄靜,依稀隱約佛堂頌經(jīng)……情似煙輕,禪心修佛性,夢幻已一朝醒,情根愛根,恨根怨根,春花怕賦詠……(《新禪院鐘聲》)分飛萬里隔千山,離淚是的珠強忍欲墜凝在眼,我欲訴別離情無限,匆匆怎訴情無限,又怕情心一朝淡……(《分飛燕》)用的是頗古雅的語體文,而歌詞內(nèi)容,也不離“郎情妾意”,這正式哪個年代粵語歌曲創(chuàng)作的主導(dǎo)風(fēng)格。
作品簡介
在粵劇和粵曲的唱腔中,板眼規(guī)范的梆子和二黃是主調(diào),精短鮮亮的小曲小調(diào)則是活躍場面的要素。小曲小調(diào)大多以各式旋律填詞而成,既用廣府曲藝如龍舟、南音、粵謳、木魚歌的韻律,也用流行音樂的曲調(diào),如《魂斷藍橋》、《何日君再來》等,更用粵樂(廣東音樂)的音韻,像馬師曾在《關(guān)漢卿》中就把《雨打芭蕉》整首填詞演唱,紅線女在《拷紅》中填詞唱了全首《娛樂升平》。一些好聽易唱的小曲小調(diào),常常成為流行金曲,像《鳳
閣恩仇未了情》、《牡丹亭之“游園驚夢”》、《唐伯虎點秋香》等等。其中,最為人們熟稔和喜愛的粵曲小曲,有“小曲王”之譽的《禪院鐘聲》、《帝女花》、《分飛燕》,凡粵籍人士大抵都能哼唱上兩句,其流行程度就像“黃梅戲”地區(qū)的人會唱“夫妻雙雙把家還”,中原地區(qū)的人會唱豫劇“花木蘭”一樣。那么,這幾闋“小曲王”來自何處?它的作者又是誰?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分飛燕》
是蘇翁填詞的。
依依惜別《分飛燕》!胺诛w萬里隔千山,垂淚似珠強忍欲附凝在眼,我欲訴別離情無限……”(《分飛燕》)《分飛燕》是一首描述情人間別離的對唱小曲,寄調(diào)粵樂十大名曲之一的《楊翠喜》。《楊翠喜》是粵樂的傳統(tǒng)曲目,作者不詳,樂譜最早載于1934年丘鶴壽編《國樂新聲》。“楊翠喜”本是晚清天津一位頗有名氣的藝妓的名字,1907年轟動朝野的“楊翠喜案”的主角之一;洏贰稐畲湎病吩仁怯性~的,后逐漸被人忘卻,留下了優(yōu)美的旋律;洏芬淮趲焻挝某烧J為《楊翠喜》最能傳達粵樂神髓,所以在他的追悼會和出殯儀式上,被選作背景音樂反復(fù)播放。
《禪院鐘聲》
《禪院鐘聲》問世后,最為流行的填詞是由香港著名填詞人蘇翁填的《禪院鐘聲》!霸坪昀洌帕纫拱刖吧嗲,荒山悄靜,依稀隱約傳來夜半鐘……”(《禪院鐘聲》)粵曲小調(diào)《禪院鐘聲》是根據(jù)同名粵樂名曲《禪院鐘聲》填詞而成的,作曲者是粵樂名家崔蔚林(1912年-1978年)。崔蔚林是番禺南村人,1938年到香港,以伴奏粵曲曲藝、粵劇及錄制粵樂唱片為業(yè)。1952年回到廣州,在珠江劇團、廣東粵劇院工作,《禪院鐘聲》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抖U院鐘聲》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作者家鄉(xiāng)番禺南村雷峰山的千年名剎海云寺?上У氖,海云寺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被毀,F(xiàn)在,正計劃重建!抖U院鐘聲》問世后,最為流行的填詞是由香港著名填詞人蘇翁填的《禪院鐘聲》,用辭雅潔雋麗,既有“禪院蕭蕭嘆孤影,仿似杜宇哀聲泣血夜半鳴”這樣凄美之句,也有“情根愛根,恨根怨根,春花怕賦詠,情絲愛絲,愁絲怨絲,秋月怕留情”這樣暗含禪機之句。
個人作品
參與制作過的電影:
斷橋產(chǎn)子 (1962) ....編劇斷橋產(chǎn)子 (1962) .... 作曲 戰(zhàn)地笳聲海棠紅 (1958) .... 原著 梁紅玉擊鼓退金兵 (1958) .... 原著 蘆花河會母 (1961) .... 音樂設(shè)計 楊八姐鬧金鑾 (1963) .... 作曲 楊八姐鬧金鑾 (1963) .... 編劇 夜雨秋燈 (1961) .... 編劇 七兒八女九狀詞 (1960) .... 音樂設(shè)計 無頭女賣頭尋夫 (1961) .... 音樂設(shè)計 梁紅玉血戰(zhàn)黃天蕩 (1961) .... 作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