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路易絲—埃萊奧諾·德·瓦朗是沃州沃韋市的一個古老貴族拉圖 爾·德·比勒家的小姐,很年輕的時候便嫁給了洛桑盧瓦家族維拉爾丹先生 的長子瓦朗男爵。這樁婚姻沒有給夫婦倆帶來孩子,不太美滿,再加上一些 家庭糾紛,便離開丈夫,她的包括一個絲襪廠在內(nèi)的許多商業(yè)投資都遭到失敗,瓦朗夫人便趁薩伏伊王朝的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二世駕臨埃維昂時,過湖去投靠這位 國王。這位國王喜歡裝成熱情的天主教徒,便收留下她,給了她一千五百 利弗爾的皮埃蒙特年金,讓她做自己的政治間諜,引誘新教人士改信天主教,這在一位不甚慷慨的國王來說,夠可以的了?墒牵(dāng)他發(fā)現(xiàn)有人認為他此舉是墜入愛河了,便派了一個衛(wèi)隊把她送到了阿 訥西。在日內(nèi)瓦名譽主教米歇爾·加布里埃爾·德·貝爾奈的主持下,在圣 母往見會六修道院里,她發(fā)誓棄絕原來的宗教信仰。
她改變了許多人的信仰,但最著名的就是讓-雅克·盧梭,1728年,盧梭16歲時在薩伏伊的阿納西與她相識,當(dāng)時他在日內(nèi)瓦的一家雕版師那里當(dāng)學(xué)徒,因故逃出,在重新流浪了一段時間后,盧梭于1733年徒步返回駐在尚貝里的瓦朗夫人處,這位比他大12歲的夫人建議他們正式同居,把他安置在她的鄉(xiāng)間別墅萊沙爾梅特,從此他就時來時去,一直到1742年,盧梭十分欣賞瓦朗夫人的本能德行和自然宗教。他與她的管家C.阿內(nèi)分享她的寵愛,盧梭出于生病而長期離開她之后,他又找了一個更年輕的情人,但對盧梭的幸福仍有一種深情的關(guān)心,當(dāng)1754年盧梭最后一次去看她時,她將她的戒指送給了他的妻子戴萊絲。
人物評價
《懺悔錄》中,給予贊美最多的人當(dāng)屬瓦朗夫人了。他一直到死,都對瓦朗夫人有著不渝的情感,我們看盧梭對瓦朗夫人的描繪,簡直如對女神。他一生中多次回到過初次見到瓦朗夫人的地方,灑下不少的淚水,親吻過那一片他心中的圣地。但客觀地說,在人類的歷史上,像瓦朗夫人這樣有著小小的美德與善意的女人,可以說有如恒河沙數(shù)。但就是因為這小小的美德與善意施與的對象是偉大的盧梭,遂使得她成了法國歷史上最為人們景仰的女性之一。1928年,人們甚至按照盧梭的遺愿,在她當(dāng)年和盧梭相遇的地方豎起了黃金的欄桿,以紀念盧梭與瓦朗夫人相遇200周年,供后人瞻仰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