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出處
《如懿傳》是由新麗電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出品,汪俊執(zhí)導(dǎo),周迅、霍建華、張鈞甯等主演的清宮女性勵志劇。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
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故事。
名字由來
垂眸斂凝眉,猶見青櫻弘歷,綠梅芬芳,唯盼一生一次心意動;醒來萬事空,紅墻飛雪茫茫;诜衲罘?也許本來清凈還復(fù)去。
原名青櫻,與弘歷二字相對,有“青櫻紅荔”之美意。然而青櫻盛放,紅荔未見;紅荔將熟,青櫻已落。二人的青梅竹馬之情終在婚姻圍城中分崩離析。
因為自己姑母的身份而受牽連,處處遭人嘲弄,卻只能忍氣吞聲。昔日的熹貴妃鈕祜祿氏,當(dāng)今的太后娘娘,顧及青櫻的為難之處,特賜名“如懿”。
懿德的懿,意為美好安靜!逗鬂h書》說u2018林慮懿德,非禮不處u2019。人在影成雙,便是最美好如意之事。這世間,一動不如一靜,也只有靜,才會好。如懿,則意為世間完滿的美好太難得,所以太后為青櫻取名為如懿。
此名太后是為告誡如懿完滿難求,有時候退而求其次便是滿足。然而最后竟是一語成讖,如懿如懿,一生未能如意。
角色經(jīng)歷
青福晉→嫻妃→嫻貴人→庶人→嫻妃→嫻貴妃→皇貴妃→皇后(斷發(fā)后被收回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四份冊寶,只保留皇后位號,可說是不廢而廢)
角色關(guān)系
封號:青櫻格格→側(cè)福晉→嫻妃→嫻貴人→庶人→嫻妃→嫻貴妃→嫻皇貴妃→皇后(斷發(fā)后被收回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四份冊寶,只保留皇后位號,可說是不廢而廢)
子女:十二阿哥永璂、皇五女固倫和宜公主璟兕、十三阿哥悼瑞皇子永璟、撫養(yǎng)大阿哥和碩定安親王永璜、撫養(yǎng)五阿哥和碩榮親王永琪
家人:父親烏拉那拉·那爾布,母親、一弟一妹
姑母:烏拉那拉·宜修(景仁宮皇后,史書無載)、烏拉那拉·柔則(孝敬憲皇后,先帝摯愛,對應(yīng)前作的純元皇后)
好友:珂里葉特·海蘭、寒香見、陳婉茵、葉赫那拉·意歡、巴林·湄若、蘇綠筠
宿敵:高晞月、金玉妍、衛(wèi)嬿婉、博爾濟吉特·厄音珠、索綽倫.阿箬、富察瑯?gòu)、黃琦瑩
寢宮:延禧宮→冷宮→翊坤宮
貼身侍女:惢心(中期出嫁)、阿箬(后叛主求榮)、容珮(后期心腹)
心腹:李玉、江與彬、凌云徹
隨從/侍女:三寶、小福子、菱枝、蕓枝、容佩、水芝。
外貌描寫
“膚色如雪,沉靜如冰,明澈眼眸,一雙美目沉得辨不出顏色,纖細的柳葉眉,長長的睫毛如寒鴉欲振的飛翅,纖美挺直的脖頸,細長的手指,白藕似的細腕!
書中對如懿的手指、眉眼、身姿、膚色有多處側(cè)面描寫,但在佳麗云集的后宮,仍算不得最美,須得在姹紫嫣紅的嬌艷中,才顯得格外出挑,如萼華綠梅,美玉翡翠,沉靜的散發(fā)出溫潤光華。如懿的美應(yīng)該是和意歡很相似的。只是外貌上,如懿不及意歡。
人物事跡
佐領(lǐng)那爾布之女,本名青櫻,出生上三旗滿洲大族烏拉那拉氏。
出身高貴,性情桀驁,清冷倔強,自尊敏感。喜愛梅花,尤其綠梅。被皇帝認為溫柔而帶清爽剛氣。
被算出與皇后之位有命無運,外貌與衛(wèi)嬿婉有三分相似。
孝敬皇后與景仁宮皇后的侄女,幼年隨母入宮聽?wèi),與四阿哥弘歷有一面之緣。
小說中曾被景仁宮皇后決意指婚于三阿哥弘時。青櫻故意在與弘時的見面中表現(xiàn)得莽撞無理,流露出厭惡端淑公主的樣子,使得弘時無意思娶她,因此在三阿哥選福晉的選秀中落選。而后因為言語間沖撞了景仁宮皇后,且因為弘時漸漸失勢景仁宮皇后另投方向的緣故,被景仁宮皇后做主參加弘歷福晉的選秀,與富察瑯?gòu)、高晞月等指婚于弘歷的三人一同于漱芳齋聽?wèi)颉G鄼岩鈭D叛婚不做側(cè)室,故意擅自修改戲文《墻頭馬上》的大團圓結(jié)局為悲劇,希望使弘歷厭惡,不成想?yún)s打動了弘歷。二人于戲臺再見,情愫暗生。(在電視劇則改為青櫻與四阿哥弘歷少時相知,有著青梅竹馬的情誼,先被景仁宮皇后指婚于三阿哥弘時,青櫻故意在選福晉時出虛恭,而落選。但因弘時漸漸失勢,景仁宮皇后便及時另投方向,便想讓青櫻成為弘歷嫡福晉。)
后于絳雪軒,四阿哥弘歷準(zhǔn)備選青櫻為嫡福晉,但是此時此刻景仁宮皇后被熹貴妃陷害謀奪皇位,皇帝意圖降罪烏拉那拉家族,趕來驅(qū)逐青櫻。弘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保住了于家族傾倒危難之中慌亂的青櫻,但是只能給她側(cè)福晉之位。青櫻再次被弘歷所打動,如此定下了情緣數(shù)十載。
入侍潛邸時,由于青櫻身份尊貴,所以備受榮寵,地位僅次于福晉富察·瑯?gòu),與后來由格格晉為側(cè)福晉的高晞月平分春色。
被身為嫡福晉的富察·瑯?gòu)脮r刻防范,瑯?gòu)眯母故膛鼐殞⑦M貢的翡翠赤金手鐲里頭摻和使女子絕孕的零陵香賜給二人。
為珂里葉特·海蘭出頭討回一個格格的名分,并邀其同住,一生交好。
在潛邸中與弘歷有著一生最幸福的時光,弘歷視她為知己,無話不談?释耖g夫妻的平凡恩愛,希望弘歷如此待她,不相疑、不相棄。
弘歷登基后,因為景仁宮皇后的尊封一事,而陷入皇帝與太后的博弈之中。青櫻因為自己的姑母尷尬的身份而受牽連,處處遭人嘲弄,卻只能忍氣吞聲;实鄱嗉訍圩o,卻也不得不為大局而權(quán)衡。最終太后以青櫻要挾景仁宮皇后,景仁宮皇后自裁保住青櫻,但是將史書無載,所作所為將嫁接給其姐姐。
太后因與景仁宮皇后之間的恩怨,對待如懿毫不留情,處處打壓,以守孝之名變相囚禁青櫻不給位分。青櫻設(shè)計化解太后與皇帝移宮的矛盾,得到了太后的欣賞,太后解禁青櫻并特此賜名“如懿”。
如懿冊封為嫻妃,地位在皇后富察氏、慧貴妃高佳氏之下,賜居延禧宮。(注:乾隆本是稱如懿為慧,高氏為嫻,可見原先欲立如懿為貴妃)
勸說乾隆封生母李金桂為太嬪。
后發(fā)現(xiàn)宮人苛待大阿哥永璜,設(shè)計讓皇帝知道此事。由乾隆降旨讓永璜自己選擇,因而成為大阿哥養(yǎng)母。
被玫答應(yīng)白蕊姬誣陷以白丹花害其差點毀容,后因海蘭而被還以清白。
因皇后賞賜加了零陵香的玉鐲,長年佩帶因而無孕。
利用皇后近身宮女蓮心除去皇帝近身太監(jiān)王欽后,被金玉妍設(shè)下連環(huán)計。金玉妍蠱惑富察·瑯?gòu)玫氖膛鼐,利用其操縱高晞月,陷害如懿殘害妃嬪,毒害皇嗣,并收買貼身侍女索綽倫·阿箬作偽證,連皇后也蒙在鼓里。
如懿降為貴人,幽居延禧宮。太后為避免有人再欲加害如懿,再貶如懿為庶人,并打入冷宮。
在冷宮時,被慧貴妃毒害,在飲食中下毒,并投毒蛇。
如懿父親輝發(fā)那拉·那爾布去世,宮外卻送來紙錢與冥紙,險被太后賞步步紅蓮。救下被吉太嬪行刺的太后而使如懿獲得走出冷宮的機會。
此時海蘭有孕,如懿無意間打壞玉鐲,因而發(fā)現(xiàn)其中秘密。
皇后被高晞月與素練蠱惑,火燒冷宮,如懿僥幸逃生,被冷宮侍衛(wèi)凌云徹所救。
惢心推薦御前大太監(jiān)李玉及太醫(yī)江與彬,成為如懿心腹。
海蘭在放風(fēng)箏為如懿報平安時,觸怒為病子煩心的皇后,遭其罰跪。后又聽到高晞月的言語,誤以為皇后才是幕后黑手。病后大愈,海蘭宛若新生,在金玉妍的耳邊風(fēng)下,慫恿蘇綠筠害死皇后之子二阿哥永璉。
如懿服用少量砒霜,海蘭給自服朱砂證明害皇嗣的兇手另有其人,絕地反擊引得皇帝關(guān)注,身體恢復(fù)后復(fù)位嫻妃,遷居翊坤宮。并將凌云徹調(diào)離冷宮,提拔其成為坤寧宮侍衛(wèi)。
用計使怡嬪滑胎之事告白于天下。慎嬪(即阿箬)遭受到貓刑而慘死。
海蘭生下皇五子永琪晉封愉嬪,并主動提出交給如懿撫養(yǎng)。
利用阿箬死時棺槨的藍火做文章,使皇帝知道了慧貴妃多年來的所作所為。
在慧貴妃臨死之前與純妃蘇綠筠一同晉封貴妃。
在皇后富察氏死后,被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
嘉貴妃嫁禍如懿與西藏喇嘛大師安吉波桑私通而被禁足,惢心入慎刑司受盡酷刑。衛(wèi)嬿婉假意在養(yǎng)心殿外跪求皇帝而博得皇帝好感。
海蘭和凌云徹借八寶手釧陷害嘉貴妃,如懿成功解圍。嘉貴妃失寵,貶嘉嬪,又降至貴人,并喪失九阿哥的撫養(yǎng)權(quán)。
大阿哥永璜因被小人教唆,而后被乾隆譴責(zé)受驚而亡。永璜死后,如懿被封為皇后,同時皇帝顧忌李朝顏面及金玉妍喪子之痛,在如懿封后兩日復(fù)封嬪位。
南巡出游,與皇帝一同在杭州微服私訪,享受了一日平凡夫妻。
此后幾年倍受皇帝寵幸,接連生下皇十二子永璂,皇五女璟兕,皇十三子永璟。
位居中宮時,恪盡皇后職責(zé),監(jiān)管著后宮,時時勸諫皇帝,為皇帝身體著想,勸諫并阻止皇帝在永壽宮炩妃宮里尋歡作樂。
衛(wèi)嬿婉設(shè)計在陸沐萍贈予的衣物上做手腳,利用金玉妍養(yǎng)的瘋狗“富貴兒害永璂,不料卻嚇?biāo)懒嘶加行募虏〉沫Z兕。金玉妍被責(zé)罰,而后因為爭奪太子而失勢。在金玉妍死前與之見面,知曉金玉妍與素練勾結(jié)的真相,感嘆和富察·瑯?gòu)迷谧詈玫哪耆A斗錯了人。
嬿婉與田嬤嬤密謀在如懿懷孕時替如懿推拿,使其胎位不正,而后接生十三阿哥時捂住其口而死。而皇帝卻聽信天象讒言,致使如懿開始被皇帝疏遠。
嬿婉將此事嫁禍給愉妃海蘭。因此海蘭被皇帝關(guān)進慎刑司盤問,最后還其清白。 而嬿婉的母親為其頂罪。嬿婉仍然不能逃脫謀害十三阿哥之嫌疑而失寵,并且其女璟妧被迫給穎嬪撫養(yǎng)。
如懿不服皇帝對嬿婉的袒護,最后終于查到了嬿婉宮中的太監(jiān)曾接觸過瘋狗,但是被進忠走漏了風(fēng)聲。嬿婉情急之下設(shè)計讓固倫和敬公主璟瑟之子蒙古小王子慶佑墜湖,假裝下水救人,博取和敬公主的好感,憑此救命恩人的身份導(dǎo)致如懿無法取其性命。
如懿因太后之命送其絕育湯給寒香見,致帝后離心,如懿被掌毆,皇帝晉令妃為令貴妃協(xié)理六宮,分走如懿權(quán)力。
揭發(fā)了豫妃博爾濟吉特·厄音珠用涼藥固寵,致其被幽禁永和宮。
恂嬪霍碩特·藍曦與情人阿諾達在木蘭圍場相會被如懿與永璂撞見,因豫妃博爾濟吉特·厄音珠的大叫,造成永璂被挾持,以至后來藍曦與阿諾達五馬分尸而死。
凌云徹被衛(wèi)嬿婉誣陷偷肚兜,發(fā)配至木蘭圍場做苦役。后在木蘭圍場目睹凌云徹舍身救如懿,怒極!回宮后,衛(wèi)嬿婉散播凌云徹與如懿的謠言。
察覺到凌云徹喜歡自己,但因心里只有弘歷,而屢屢對凌云徹暗示以令其死心。
衛(wèi)嬿婉指使茂倩與趙九霄誣陷如懿害八阿哥落馬。
并利用茂倩(凌云徹之妻)與豫妃誣蔑與凌云徹有奸情,凌云徹慘遭受宮刑,導(dǎo)致凈身,并貶至翊坤宮當(dāng)太監(jiān)。因凌云徹被閹而開始和皇帝之關(guān)系急速變差。
海蘭為洗清如懿嫌疑殺死凌云徹;凌云徹心甘情愿受“加貼官”刑罰而死,死前留給海蘭扳倒衛(wèi)嬿婉的有力證物——紅寶石戒指。如懿徹底失寵。
如懿下旨將豫妃關(guān)進慎刑司自生自滅、非死不得出。
此間衛(wèi)嬿婉安插田嬤嬤之女田蕓角,改姓胡氏,成為永琪的侍妾,蠱惑永琪,日日吹枕邊風(fēng)離間永琪與如懿之間的關(guān)系。
皇帝再次南巡時,召集一群以歌妓水玲瓏為首的風(fēng)塵女子在西湖上夜夜笙歌。如懿發(fā)現(xiàn)這與衛(wèi)嬿婉有關(guān),決心即刻絞殺衛(wèi)嬿婉,而后怒登御舟。如懿因為勸阻乾隆不成,一怒剪發(fā),從此二人也就徹底決裂。因斷發(fā)忤逆被乾隆先行送回京師,并裁剪宮人吃穿用度,形同廢后。而嬿婉死里逃生成為皇貴妃。
幽禁翊坤宮不久患上癆癥,命不久矣。
永琪凸顯才華能力,封為榮親王,衛(wèi)嬿婉為防止如懿東山再起,授意胡氏暗害永琪,使永琪得上附骨疽之證。
永琪臨終之前,向如懿坦白一切,卻被趕來的皇帝聽見,加之胡氏進見讒言,誤會如懿因為凌云徹一事疏遠永琪,使得永琪避嫌不用如懿的太醫(yī),最終病入膏肓。皇帝因此奪其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四份冊寶。
關(guān)于結(jié)局:
在初版結(jié)局中,如懿久病纏身,終拔刀自盡,容珮殉主而亡,以皇貴妃之禮入葬妃陵。喪儀由愉妃、穎妃打理,同時晉容嬪(寒香見)為妃,與愉妃一起撫育永璂。衛(wèi)嬿婉因如懿死前故作炫耀,被如懿以自盡方式陷害,被穎妃和七公主撞見,從而被皇帝懷疑。如懿死后,海蘭與穎妃等蒙古嬪妃結(jié)盟;实墼诖撕笫暌恢本拺讶畿病:Lm安插、香見引薦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宮女汪芙芷。此后海蘭、穎妃、香見聯(lián)手壓制皇貴妃衛(wèi)嬿婉。海蘭暗中搜集嬿婉的罪證并通過婉嬪告知皇上,成功扳倒衛(wèi)嬿婉,為如懿報仇。
在典藏版/修訂版結(jié)局中,如懿在死前布下所有局,先離間了春嬋與嬿婉,并從圓明園尋得汪芙芷這枚棋子,而后自盡。在此后數(shù)年皇帝一直緬懷如懿。海蘭遵循如懿的布局,暗中搜集嬿婉的罪證并通過婉嬪告知皇上,并設(shè)計讓嬿婉喝下蕈菇湯,利用汪芙芷與如懿容貌的相似,使得嬿婉陷入幻覺招認罪行。最后永壽宮封宮,嬿婉每日飽受蕈菇湯之毒癮,多年以后被毒死。
在劇版結(jié)局中,如懿因蕓角之事而決定反擊,借眾人之力,設(shè)下“毒心”之局。借太后之力,在皇帝龍體“虛弱的時候,以儲位為誘餌引嬿婉入甕,以皇帝疑心使嬿婉方寸大亂;借海蘭之力,以凌云徹的戒指作為證據(jù);借春嬋、佐祿、王蟾之力,成功讓嬿婉招認所有罪行。
皇上請求與如懿重修舊好,但是如懿已經(jīng)看破男女之愛的“蘭因絮果”,只是讓皇上保重。如懿在翊坤宮看著從前郎畫師給自己與皇上畫的畫,她拿起剪刀將畫從中剪開,剪下自己的肖像,放入火中。在生命的最后一晚,如懿一人留在庭院之中,望著皇上曾經(jīng)送給自己的綠梅,安詳?shù)仉x開了人世。
由于衛(wèi)嬿婉垮臺洗刷冤屈,但乾隆因認為如懿希望自由自在不被宮中所有事約束,于是始終沒有復(fù)其位分,認為這樣也許是放了她。如懿之后,皇帝下令選秀不再選烏拉那拉氏,讓烏拉那拉氏后人都可以以平凡夫妻的身份活下去。
嘉慶四年,乾隆已垂垂老矣,他命人翻找出盛放著如懿斷發(fā)的盒子,剪下自己的白發(fā),與如懿的斷發(fā)放在一起。乾隆捧著盒子入夢,恍惚之中仿佛回到了當(dāng)年的絳雪軒,看著年輕的青櫻向他走來。乾隆安詳離世,此時殿內(nèi)枯死多年的綠梅終于發(fā)了新芽,“情起情滅不由人,花開花落自有時”。
歷史原型
繼皇后烏喇納喇氏(1718—1766)。滿洲正黃旗,佐領(lǐng)訥爾布之女。雍正時,賜為皇子弘歷為側(cè)福晉。弘歷即位后,初封嫻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嫻貴妃;十三年七月初一晉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冊立為皇后。三十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忤旨截發(fā)失寵,提前送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歷次冊寶夾紙。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貴妃禮葬,乾隆四十年,追封為皇后。葬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之東側(cè)。且不設(shè)神牌、無祭享。
史籍記載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
皇后,烏喇那拉氏,佐領(lǐng)那爾布女。后事高宗潛邸,為側(cè)室福晉。乾隆二年,封嫻妃。十年,進貴妃。孝賢皇后崩,進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冊為皇后。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發(fā),上益不懌,令后先還京師。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蘭,命喪儀視皇貴妃。自是遂不復(fù)立皇后。子二,永璂、永璟。女一,殤。
四十三年,上東巡,有金從善者,上書,首及建儲,次為立后。上因諭曰:“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cè)室福晉,孝賢皇后崩后,循序進皇貴妃。越三年,立為后。其后自獲過愆,朕優(yōu)容如故。國俗忌剪發(fā),而竟悍然不顧,朕猶包含不行廢斥。后以病薨,止令減其儀文,并未削其位號。朕處此仁至義盡,況自是不復(fù)繼立皇后。從善乃欲朕下詔罪己,朕有何罪當(dāng)自責(zé)乎?從善又請立后,朕春秋六十有八,豈有復(fù)冊中宮之理?”下行在王大臣議從善罪,坐斬。
雍正十二年是選秀年,在二月的選秀中雍正帝把17歲的她賜給弘歷當(dāng)側(cè)福晉,于當(dāng)年十一月初八舉行婚禮。九個月后弘歷即位,封她為嫻妃,其封號“嫻”在內(nèi)務(wù)府《鴻稱通用》中記載的滿語為“elehun”,意為“安和的、恬靜的”。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被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三月孝賢皇后富察氏死后,中宮之位懸缺。當(dāng)時弘歷三十八歲,正值中年,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對于后宮無皇后之事相當(dāng)關(guān)心,見嫻貴妃端莊惠下,有母儀之風(fēng),勸皇上在孝賢皇后喪期過后立嫻貴妃為皇后。乾隆因與孝賢皇后婚配多年,感情深厚,乾隆覺得孝賢皇后剛?cè)ナ啦痪茫性诖髥势陂g就冊立新后,于心不忍,但念及“中宮虛位。必有顧之而愴然者。固宜亟承慈命。以慰圣心。且嬪嬙內(nèi)侍。掖庭之奉職待理者甚眾。不可散而無統(tǒng)。至王妃命婦等、皆有應(yīng)行典禮。允曠不舉。亦于禮制未協(xié)!彼仍谇∈昶咴掳褘官F妃晉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即代替皇后掌管六宮大小事務(wù)),暫代行皇后職務(wù),等到孝賢皇后的喪期過后,于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正式將其冊立為新皇后。
冊立禮剛舉行過半個月,那拉皇后就陪著皇帝展謁祖陵、西巡嵩洛、五臺山進香,又下江南巡視。那拉氏春風(fēng)得意,榮耀非常。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次年生皇五女,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當(dāng)時的那拉氏皇恩優(yōu)渥,倍受寵幸。
乾隆三十年正月,那拉皇后陪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這次南巡成了那拉皇后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在途中,皇帝還為她慶祝四十八歲千秋。閏二月十八日,他們來到杭州,在風(fēng)景秀麗的“蕉石鳴琴”進早膳時,皇帝還賞賜給皇后許多膳品,但到了當(dāng)天晚上進晚膳時,皇后就沒有再露面,陪著皇帝進晚膳的只有當(dāng)時還是令貴妃的魏佳氏、慶妃陸氏、和容嬪和卓氏,此后,皇后再也沒有露過面。
后來才知道,在閏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把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師,南巡結(jié)束,回到京師不久,乾隆帝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裁減了她手下的部份傭人,到了七月份,那拉皇后手下只剩兩名宮女,按清宮制度,只有后妃中最低一級的答應(yīng)才有兩名宮女,第二年七月十四日,那拉氏默默離開人世,終年四十九歲,乾隆同時傳旨,命喪葬儀式下降一級,即等同于皇貴妃的的制度舉行,當(dāng)年九月二十八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那拉氏雖然被冊立為繼皇后,得到過皇帝的寵愛,但她在乾隆心目中卻遠不如前皇后富察氏。其一,烏喇那拉氏所生皇十二子永璂,一直沒有像富察氏所生的永璉、永琮那樣被乾隆秘密立為儲君,這讓她感到焦慮和不安。其二,乾隆心里一直懷念已經(jīng)作古多年的富察氏,而烏喇那拉氏卻相對冷淡,這讓她感到傷心和失敗。而南巡途中發(fā)生的另一件事情,終于激起烏喇那拉氏內(nèi)心積壓多年的怒火。十七年前,富察氏陪同乾隆東巡時,在濟南一病不起,后死于德州。此后,乾隆每次途經(jīng)濟南時,總是避開這座“傷痕城市”,繞城而行。這一次,乾隆還專門為富察氏作詩:“濟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闭沁@首蘊涵對富察氏苦苦相思的抒情詩句,切實刺痛了乾隆身旁烏喇那拉氏那顆極其要強的心。接下來的“斷發(fā)”,不過是烏喇那拉氏在情感絕望中一次歇斯底里的爆發(fā)。
但此說同樣經(jīng)不起推敲,因為經(jīng)過濟南后乾隆為那拉氏慶祝了四十八歲千秋,繼后生日當(dāng)天乾隆不僅恩賞王公大臣,還賞賜兵丁兩月錢糧
○賜扈從王公大臣。并江南大小官員等食
○諭、此次南巡。所有江浙二省。派出辦差兵丁。著賞給兩月錢糧。以示恩賚 《清高宗實錄》
據(jù)當(dāng)值史官記載,帝后同堂,“備極歡洽”,如果經(jīng)過濟南時繼后就懷恨在心,過后又如何能與皇帝“備極歡洽”。再者,繼后剪發(fā)時已近知天命的年紀(jì),為什么年輕時不妒忌乾隆與孝賢皇后情深誼摯,反而此時醋海生波?其三,永璉、永琮未夭折前乾隆都未曾明示立儲之意,如果不是夭折后乾隆表明曾屬意此二子為儲君,世人并不得知二人曾被秘密立儲。那么此說又該如何證明乾隆從未屬意永璂承繼大統(tǒng)?另外,儲君人選是國家最高機密,天下只有皇帝知道,皇后本人又怎么知道被秘密立儲的不是自己兒子呢?因此“為子斷發(fā)”說同樣不成立。
那拉皇后到底做了什么事,讓乾隆立即把她送回京師,并收回四份冊寶呢?事后只聽說那拉皇后忽然自己剪發(fā),在滿族的習(xí)俗里頭這是最忌諱的,只在皇太后、皇帝駕崩時,皇后才可以剪發(fā),當(dāng)時的皇太后、皇帝都還健在,那拉皇后卻突然剪發(fā),無疑是在詛咒他們一樣,在當(dāng)時引出了一些傳聞,說皇后隨駕南巡,觸犯了龍顏,只得削發(fā)為尼,出家到杭州寺庵之中。另外,據(jù)有的史書記載,那拉皇后隨乾隆南巡來到杭州后,乾隆曾深夜換上便服登岸游玩;屎笤偃齽裰G,甚至哭著勸諫,乾隆不僅不聽,反而說皇后精神不正常,派人將她送回京師。乾隆是中國史上著名的風(fēng)流天子,他模仿他的祖父康熙不斷南巡,目的卻只是貪戀江南美景,又可趁機尋花問柳。據(jù)說他南巡時就曾在清江浦得到一個昭容的女伶,帶在身邊,后來又特命用鈿車錦幰送回揚州,還賜給她玉如意、粉盝、金瓶、綠玉簪、赤瑛、玉杯、珠串等。還有一個女伶名叫雪如,也是美貌多姿,乾隆南巡時又看上她,加入行幄,頗受眷顧。事后,雪如特地在上衣肩頭繡上一條小團龍,并且對人說,乾隆皇帝曾經(jīng)用手撫摩過她的肩膀,因此特繡小龍,以志寵異。
在《東華續(xù)錄》乾隆朝卷二十二中的一道諭旨中說“皇后自冊立以來尚無失德,去 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歡洽慶之時,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因令先其回京,在宮調(diào)攝。經(jīng)今一載有余,病勢日劇,遂爾庵逝。此實皇后福分淺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長受朕恩禮所致。若論其行事乖違,即予以廢黜,亦理所當(dāng)然,朕仍存其位號,已為格外優(yōu)容。但飾終典禮不便復(fù)循孝賢皇后大事辦理。所有喪儀止可照皇貴妃例行。 ”那拉氏一向溫柔婉順,淑慎賢明,夙嫻禮教,她出身滿洲,在宮中生活了三十多年,什么是國家大忌,她會不知道嗎?究竟受了什么重大刺激,會把這位溫順懂禮的皇后逼到不顧觸犯國俗大忌,甚至發(fā)瘋的地步?野史中的傳說不能說是空穴來風(fēng)、無中生有。
在那拉皇后過世之后,當(dāng)時乾隆在木蘭圍場打獵,聽到皇后病故的消息,只命那拉皇后的兒子永璂回宮。當(dāng)時有個叫李玉鳴的御史上疏,請依皇后禮舉喪,結(jié)果竟被謫伊犁。十二年后,又有一個名叫金從善的書生,上書乾隆皇帝,談到立后之事。乾隆還為此發(fā)怒道:“那拉氏本是我即位前的側(cè)福晉。我即位后,因孝賢皇后病逝,她才循序由皇貴妃又立為皇后。后來她自犯過失,我對她一直優(yōu)容。國俗最忌剪發(fā),她卻悍然不顧,我仍然忍隱,不行廢斥。她病死后,也只是減其儀等,并未削去皇后名號。我處理此事已經(jīng)仁至義盡,況且從此未再立皇后。金從善竟想讓我下詔罪已,我有何罪應(yīng)當(dāng)自責(zé)?他又提出讓我立皇后。我如今已經(jīng)六十八歲了,豈有再冊立中宮皇后的道理!”竟因此將金從善處斬,從此之后,就沒有人再敢提及那拉皇后的事了。
實際上,那拉皇后的喪禮比皇貴妃的級別還要低,按皇貴妃的喪儀規(guī)定,每日應(yīng)有大臣、公主、命婦齊集舉哀、行禮一項,在那拉皇后的喪事中,這項被取消了。那拉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單建陵寢,卻葬在了妃園寢內(nèi),更有甚者,按慣例,凡葬在妃園寢內(nèi)的,無論地位有多低,都各自為券,而那拉皇后卻被塞進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位于一側(cè),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貴妃的下屬。清制:凡妃、貴妃、皇貴妃死后都設(shè)神牌,供放在園寢享殿內(nèi),祭禮時在殿內(nèi)舉行,而嬪、貴人、常在、答應(yīng)則不設(shè)神牌,祭祀時,把供品桌抬到寶頂前的月臺上。而那拉皇后即不設(shè)神牌,死后也無祭享,入葬以后也只字不提,比民間百姓的葬禮還不如。
演員介紹
周迅,1974年10月18日生于浙江衢州市,中國內(nèi)地女演員。1991年出演電影《古墓荒齋》而出道;1998年憑《蘇州河》獲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獎及法國演藝集團最具潛力新人獎。2000年憑《大明宮詞》獲中國電視金鷹獎最受歡迎女演員。2004年,《戀愛中的寶貝》獲第1屆中國電影導(dǎo)演協(xié)會年度獎最佳女演員獎;2005年憑電影《如果·愛》獲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第4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等獎項;2009年,憑《李米的猜想》獲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等10個中外獎項;2009年獲得亞洲電影博覽會,亞洲制片人協(xié)會 "年度亞洲之星";2010年被CNN評選為亞洲最偉大的25位演員之一;2014年2月獲得法國藝術(shù)及文學(xué)勛章騎士勛章;同年10月,主演電視劇《紅高粱》。 2016年,主演史詩片《明月幾時有》。2018年5月6日,憑借《明月幾時有》獲第二十五屆北京大學(xué)生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獎。